【风口解读】光启技术控股股东又要减持还债!贷款已展期,定增资金吃利息

6月2日晚间,光启技术(002625.SZ)公告,控股股东西藏映邦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不超过4309.17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事实上,自2020年末限售股解禁以来控股股东减持十分频繁,面对贷款展期的窘境,其只能一次次减持缓解压力。

1、大股东已捉襟见肘

今日披露减持计划显示,减持原因为用于归还银行展期借款,合理控制负债率。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年末,西藏映邦持股比例为40.76%,光启空间持股比例为3.32%,目前西藏映邦持股比例降低至36.00%,光启空间持股比例降低至2.12%。

光启技术的前身是龙生股份。2017年,龙生股份向西藏映邦、光启空间、达孜县鹏欣环球资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十名特定对象以7.13元/股的价格发行9.67亿股股份,募集资金68.94亿元。

2018年6月6日,光启技术实施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转增7股。

西藏映邦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取得的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分别调整为9.18亿股、7152.88万股,两者合计持股9.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92%。

借助这次定增,龙生股份的产业从主营汽车零配件转型至超材料领域,公司更名为光启技术

2020年11月30日,西藏映邦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技术持有的2.91亿股上市流通。而由于2017年通过银行借款拿下公司控制权,西藏映邦也背负了不小的债务,因此,其在解禁后立即开始持续减持套现。

这便是控股股东捉襟见肘的由来。

注意时间节点:

2020年11月30日,西藏映邦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持有的2.91亿股上市流通。

而西藏映邦和光启空间第一次抛出减持计划的时间为2020年12月25日晚。

即刚一解禁,实控人便开始了不断减持。

2、上市公司靠定增资金吃利息

2015年光启技术筹划定增、易主,这一重大事项于2017年2月初完成。公司成功募资68.94亿元,这些资金计划投向两个项目,项目总投资72亿元,计划在3年内建设完成。

然而,定增募投项目屡屡调整、延期。

2018年3月,光启技术调整募投项目,产业化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保定光启超材料,募资计划投入金额部分调减至49.96亿元,调减资金转投拟新建的“产业化运营中心网络建设项目”(简称“运营中心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简称“信息化项目”)。2019年4月,募投项目又调整,终止产业化项目,新增顺德产业基地项目(简称“709基地”)、沈阳光启尖端装备产业园(简称“沈阳项目”),并将其中10亿元募资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本次调整,未做用途变更的募资21.63亿元。当年10月,公司还将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主体变更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光启超材料。到了2022年4月,光启技术又公告,将研发中心项目、运营中心项目、信息化项目等均延期至2023年12月。

2022年年报显示,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方面光启技术累计投入金额24.35亿元,其中还有14亿元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公司真正用于募投项目上的资金仅有10亿左右。

定增募资用于真正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后,实际用途是去“吃利息”、买理财了。

据公司2022年12月6日晚公告:“为控制风险,公司及所属相关子公司、孙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品种为低风险、期限不超过一年的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等短期投资品种。”

2017年至2022年,光启技术的利息收入分别为1.10亿元、1.16亿元、1.12亿元、1.09亿元、1.61亿元、1.92亿元,理财产品收益为1250万元、1246万元、588万元、1850万元、1458万元、356万元,两项合计分别约为1.28亿元、1.28亿元、1.18亿元、1.28亿元、1.76亿元、1.96亿元。

同期,光启技术利润总额分别为1.11亿元、0.93亿元、1.28亿元、1.88亿元、3.33亿元、4.44亿元。

可以“躺赚”巨额的利息和理财收入,是不是上市公司迟迟不愿推进募投项目的原因呢?

然而,当初的定增摊薄了每股收益,最终中小股民又成为“买单者”。

来源: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