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重要新闻比较多,好多朋友看完之后直发蒙,跟大家简单聊一下。

第一个,问题,关于“降准”。其实昨天的时候,已经有消息灵通的业内人士在传这个消息了,不过在权威的几大财经媒体,并没有报道。原因是什么呢?这个传闻,并不是哪个官方机构的正式发言,而是一位相关人员,在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的发言建议。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国通胀压力不大,可以适当降准。

这个问题怎么去看待呢?首先,虽然不是官方正式文件,但是可能折射出了一些货币政策走向宽松的信号。但是,它对于股市,恐怕没有太大的利好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传言出来之后,我大概看了一下,转发这个消息的媒体都是什么类型的?不是股票,大部分都是房地产。联系一下这段时间房地产的新闻,在经过了持续几个月的高压之后,很多房企顶不住了,比如恒大出事了,然后就是前段时间,央行首次提出了“两个维护”,然后就是反复提到“两个维护”。再到最新的两则消息,管理层说了什么呢?第一个,恒大的风险只是个案,第二个,房地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类似的这些表态,从“房住不炒”政策确立,“三条红线”划定以来,都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说大家考虑问题,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方式。降准了,所以股市要涨,流动性拐点,所以股市要跌。你看市场上一直在炒美国缩减购债规模,流动性拐点的问题,结果美股是怎么走的呢?这其中的逻辑,看过我之前视频的朋友都清楚,这里不再多说。

第二个问题,最近话题度非常高的是哪个方向,大宗商品。大家看盘的时候,经常会有即时消息弹出来,这两天你肯定看到最多的就是,焦煤焦炭动力煤这些期货品种,大涨了多少,大跌了多少。这些方向跟股市的连结是非常紧密的。比如我们看今天“煤炭概念”板块的表现,好多股票都是,前两天 还在涨停,现在却出现了一字板跌停。这个方向有多难做呢,前几天给大家举过例子,一个做纸尿裤的公司跑去炒期货,就是最近波动很大的焦煤焦炭,亏掉了7000万。如果它选择在前几天止损并做多,这两天又会爆亏,左右挨耳光。

这个方向为什么这么难做?我们来看一则消息:发改委又在继续召开座谈会,参会的都是有实权的部门。前段时间监管层已经出了很多政策,比如深入到港口码头去打击炒作,银行严谨提供资金用于炒作大宗商品,还有就是放开产能,增加进口量。现在的力度就更大了,以前煤矿出事故之后,整个区域停产,这个很正常,现在严禁。

为什么力度这么大呢?煤价涨太多了。煤炭钢铁天然气,这些东西可不是大葱大蒜,涨价是要出问题的。一些地方的采暖用煤,已经从800元涨到了2000元,不能再涨了。

为什么大宗商品这样涨,之前给大家说过,一个是全球通胀的问题,这个很难应付。但是另一个方面,大家一定要知道,矿产资源并不紧缺,缺的是产能。其他国家要增加产能,是非常吃力的。比如美国和日本让欧佩克增加石油产能,欧佩克说就不。欧洲让俄罗斯增加天然气产能,俄罗斯说就不。但是我们国家是不一样的,一声令下,谁敢不从?制度差异一定会导致经济层面的差异,投资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相比较对于煤炭的政策,管理层对于新能源的表态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所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电力板块,尤其是前几天我们刚刚说到的风力发电板块,表现特别好。

其实大家对于像是光伏、风电、储能、军工、锂电这些有政策和产业高景气背书的方向,千万不要去争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比如说,今天光伏涨的好,明天该轮到储能还是锂电池了?虽然有时候,一些突发消息会刺激这样的轮动,但是散户跟着消息去做股票,肯定是来不及的,逻辑更重要。不能说这几天我们在集中详细讲解新能源和储能,我们就不看其他的了。其他赛道比如军工锂电半导体这些,同样有机会,我会在日推文章中给大家详细整理。

再来说一点,高层的这个讲话,这三点,是什么意思?后面两点其实好说,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平台涉足金融业务,诱导消费者提前消费,说的是谁,不用解释,大家都懂。这第一点是什么意思呢?

有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如果你去翻看前些年的新闻的话,你会发现一件事,对于产业资本涉足金融这件事,一直是偏于温和甚至赞同的态度。曾经的股市第一庄,德隆系,就是产业资本涉足金融的典型代表。它名下有177家子公司孙公司,19家金融机构,20多家有关联的上市公司。2004年,德隆系资金链出问题,不能继续维护市值,也不能从金融机构继续套取资金,被警觉过来的银行断粮,直接崩掉。从这件事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在说,要严控产业资本渗透金融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才开始重提这个事,背后还是一个顶级的大逻辑,就是共同富裕。

很多人痛恨操控股价的庄家,其实布局几十个公司的产业资本,才更加可怕。如果它们出问题,你手上的股票已经不是下跌的问题了。不能再从银行体系套钱出来,这种公司可能只剩下一个空壳,股票会变成废纸。

德隆系老三股之一的新疆屯河,在危机爆发之后,从46元跌到了1.58元,大家不要看后面又涨到了30多,那是被中粮集团收购,后面又赶上了07年大牛市,加上当时上市公司壳资源还是稀缺的东西,所以还能扛回来。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在,就不是这么好善终的了。

这个问题,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说明。不过有一点值得说一下,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尤其是前十大股东的变动,都会有很多值得深挖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