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杀和逻辑杀

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消费股涨得特别凶残,搞到大家似乎对估值杀的看法都意外的乐观。

这两天我在各个渠道都看到一个说法——估值杀不用怕,终究会涨上去的,可怕的只有杀逻辑,茅台不是杀逻辑,所以再跌一下就可以大胆抄底了。

每逢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觉得大家首先应该回顾一下漂亮50里那堆高估蓝筹后续十年的情况,再不济也应该看看08年A股那堆金融股后续因为估值杀而产生的股价变化。

可口可乐1999年的时候PE高达49倍,股价曾经去到68美元以上,而随后的十年里直到07年的金融风暴前夕,才回到这个位置。

然而在这期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是一直保持不错的增长,直到2010年的时候,可口可乐的净利润涨了400%,年化接近15%。

茅台虽然不比可口可乐差,然而茅台未来的成长性也不会比2000年附近的可口可乐好多少,因此同样的成长性以及当前接近的估值下,如果大家还认为估值杀不可怕,那么似乎是一个过于乐观的判断了。

万一看错怎么办

我们知道,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我们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基本面的一个预测来进行估值的。

而如果我们以过高的估值去买入一家公司,那么将会出现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万一公司的基本面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怎么办?

我们且不说基本面会迅速反转,但一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瓶颈和意外,比如这两年的保险行业就来到了一个瓶颈期。

同样,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板块也不例外,过去五年的扩张周期里,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高端白酒的提价逻辑,并且认为以后也会持续提价,当然支撑的逻辑也确实有——人们收入不断提高。

但是,如果你对提价逻辑进行线性外推,问题就会非常严重。因为未来总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得短期乃至中期的白酒价格停滞甚至下滑。

比如说,你很难判断当前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究竟有多少被屯起来,有多少是真的消化掉。

另一方面,如果茅台真的要走高端的大众消费渠道(毕竟这是高端白酒扩展的核心逻辑),那么它的价格就不应该超过一桌酒席,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茅台的终端价格大概在人均月收入的30%-50%之间,这个也是一个参考佐证。

当这些隐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跟当前茅台的高估值结合起来,原本可能微不足道的风险就会被快速放大。

伴随而来的第二个风险是,开始你以为是杀估值,结果杀着杀着变成杀逻辑了

这对于信息获取相对落后的散户来讲,这个问题可能是更致命的。

机构由于能够很快获取一手信息,所以如果茅台终端价格开始出现松动,那么他们也会快速行动起来,开始杀逻辑,然而这时候大家估计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杀估值的行为。

当你最后反映过来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腰斩了。

长期逻辑确实是我们手上的武器之一,但这个武器只有结合起估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个长期成长性在乐观预期下只有15%的品种,你却用一个匪夷所思的40甚至70PE来买入,光是估值也几乎把你5年甚至10年的成长性给全部兑现了,更别说中途如果出现杀逻辑的意外了。

估值的不确定性

最后来看回估值上。

如果光看过去一年的情况,35PE甚至是一个中枢偏低的位置。

然而如果你拉长一下时间来看呢?比如我们就看个5年吧,

你会发现30PE才是一个中枢位置,30%分位点则已经去到27PE,也就是低估边缘附近。

那么这一年多里茅台的基本面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吗?显然没有,甚至外资过去一年还在持续卖出。

这基本意味着过去一年茅台的估值提升完全是内资主导炒作的行为,所以想要用“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贴现率下降”的逻辑来论证茅台,显然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连相对注重价值的外资也明显忍受不了国内机构的那种贴现率大法。

所以,如果你认为35PE甚至40PE以下的茅台就很安全,那么在估值这一块上大概率也过于乐观了。

以上,大家还觉得“估值杀”不重要吗?

-------

1.这两天我看到已经有券商给小招的估值打到20PE,算上今年的净利润增长配拍到80块。

怎么说呢,我觉得哪怕小招优秀这个估值也已经是有点离谱的位置吧,不过目前的位置也不贵所以原本低位布局好的朋友继续拿着也没啥问题,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也还行,买入就不太建议了,除非你非得想这个时候配置一些银行。

这是之前的地惨。

这是今天的地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