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内股价下跌近50%,一则盈喜能否开启瑞尔集团(06639)反弹行情?
11 月 19 日,瑞尔集团 (06639) 发布了公司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 6 个月的 2026 财年半年报盈喜,公告称其报告期内,预期取得除所得税前利润不少于 2000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740 万元有所提升。对于利润增加主要归因,瑞尔集团表示是因为公司 AI 赋能临床及业务管理系统带来的营运提升,患者需求及服务量持续回升以及公司严格的降本增效计划。
得益于财报盈喜利好,瑞尔集团当日股价在开盘后便一路走高,早盘涨幅一度达到 11.32%,随后小幅回落,最终收涨 9.43%,结束了 “六连跌” 行情。
拉长时间来看,自今年 7 月走出一波拉升行情将股价涨至阶段性高点 2.90 港元后,瑞尔集团便步入了一段近 4 个月的下行周期,股价也一路跌至 11 月 18 日盘中最低的 1.59 港元,较前高跌去 45.17%。显然,处于超跌区间的瑞尔集团需要一个催化剂推动股价反弹,而此次的业绩利好能否成为这个关键催化剂呢?
股份回购竟是股价关键支撑?
今年 3 月 10 日,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正式生效,因检讨期内市值表现未达标,瑞尔集团在当期被踢出港股通。
智通财经 APP 观察到,虽然早在今年 3 月 10 日至 3 月 19 日,瑞尔集团的港股通持股比例随其股价出现过明显下降,期间从 11.48% 降至 10.24%,但此后港股通持股比例减持速度大幅减缓。尤其是今年 9 月后,随着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场内的港股通资金已鲜有交易,持股比例仅减少 0.11%。
通常来说,标的 “出通” 后往往会迎来场内港股通资金的单向抛压,但对于瑞尔集团而言,经过了 8 个月时间,目前港股通抛压影响显然已降至最低。

为何瑞尔集团能在存在港股通资金抛压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却在抛压消退后股价一路下跌?这或许与公司的回购策略有关。
去年一整年,瑞尔集团的股价便波动不断。为此,公司持续回购以期稳定市场信心。2024 年,瑞尔集团累计回购 1736.35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到 3.08%。然而,在退通卖压面前,频繁的回购操作并未对其股价有太多支撑作用。
但随着今年 4 月退通卖压逐步释放完毕,瑞尔集团股价短期卖空出现力竭,于是公司管理层开始选择小幅回购来 “试探” 市场情绪。
智通财经 APP 统计数据显示,瑞尔集团在今年 4 月再次开启公司回购。然而相比去年单日回购超百万股的策略不同,公司此轮回购选择了 “小步快跑” 策略,进行连续小额回购,从 4 月 3 日至 5 月 23 日,瑞尔集团总共回购 21 次,每次回购股数约 7-9 万股,4 月 14 日的回购数甚至只有 1000 股。目前公司本年累计回购股数为 154.30 万股,本年回购股数占公司总股本的 0.27%。

虽然瑞尔集团在回购上 “小步快跑”,但该策略依旧对公司股价拉升起到了正面作用。在公司 4 月 7 日宣布第二次回购的次日,公司股价大幅收涨 8.38%,随着公司的持续回购,其股价也一路走高。
5 月 23 日,在进行了本轮最后一次回购的次日,瑞尔集团股价小幅收涨 0.89%,虽然显示出持续回购对股价刺激的边际效应递减,但在 5 月 26 日正式停止本轮回购后,公司股价次日便出现冲高回落,随后便出现横盘震荡以及一波 “七连阴” 式的股价俯冲,直到后续公司披露 2025 财年的年报后才出现新一轮股价拉升。

业绩利好能否成为股价反弹催化剂?
根据《2024 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数据,2024 年国内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共达成 811 笔融资交易,较 2023 年下降 37.6%; 累计融资总额 73 亿美元,较 2023 年减少 33%。
其中口腔行业当期投融资一共发生 13 起,占总融资交易数的 1.6%; 融资总额约 9 亿元占总融资额的 12.32%。并且在上述 13 起融资中,口腔上游企业融资数为 11 家,中下游仅有 2 家。
投融资遇冷从侧面展现出口腔服务中下游产业链面临的困境,而从直观数据来看,2025 年,中国口腔门诊数量突破 15 万家 (年增速 12%),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从 2019 年的 28% 暴跌至 9% ,在瑞尔扩店数放缓的同时,中小口腔诊所却迎来批量倒闭,其 2024 年注销量同比增长约 45%。
行业遇冷的背后,监管收紧、集采冲击都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原因。因此要想在行业寒冬中逆行,公司发展策略选择尤为关键。
回望 2024 财年半年报和年报,瑞尔集团从扩张转向稳健的发展方向转变还是较为明晰。
实际上,在 2024 财年以前,瑞尔集团的发展策略主要以扩张为主。根据其招股书数据,瑞尔集团在 2019 和 2020 财年扩张门店的速度较快,分别新开业 16 家、10 家医院 / 诊所,其中成熟盈利期的门店占比降低。2020 财年,成熟门店仅占 35%(毛利率 20.2%),而扩张期门店则占到 49%(毛利率 - 30.8%)。
但随着后续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叠加集采的影响,导致国内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出现明显变革趋势,而瑞尔集团也顺势将业务发展重心转向存量市场,致力于提升现有诊所的精细化管理 ,并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2025 财年半年报中,瑞尔集团表示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在中国 15 个城市合共拥有 123 家门店,包括 112 家口腔诊所及 11 家医院。按照半年比例算,公司同比营收、接诊人数以及利润变化不大,扩店也没变化,说明公司进入了平台调整期,出现短期扩张放缓现象。但另一方面,扩店放缓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扩店对公司盈利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现在财报上则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表观净利润近 400 万元,再次实现正增长。
精细化管理叠加成本控制,让瑞尔集团稳健增长业绩再次在 2025 财年年报中得以体现:当期收入约 16.88 亿元,同比仅减少 3.3%; 与此同时,同期净利润增至 1620 万元,同比增长 20.5%。而这也成为缺失股票回购支撑后,瑞尔集团在今年 7 月股价拉升逾 30% 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 A 股 “牙茅” 通策医疗的 Q3 季度财报来看,其也只是依托规模优势和资本运作在营收上保持住微增,而同行业的皓宸医疗的净利润却暴跌近 300%,出现亏损。这或许也从侧面说明,国内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整体环境并未实现彻底改善。
在此背景下,瑞尔集团能在 26H1 财报中实现除所得税前利润不少于 2000 万元的业绩,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可持续性。由于持续的股价下跌,瑞尔集团的 PB 估值仅 0.51 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1.63 倍,较公司近三个月 PB 平均值低 3%,且在技术面也处于 BOLL 线下轨的超跌区间。这些条件都为瑞尔集团后续可能的股价反弹提供了一定条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