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哨】脚踩三大黄金赛道,亿纬锂能扩张野心背后的困境
继宁德时代(03750.HK)于今年5月成功登陆港交所之后,又有两家A股上市的电池企业开始筹备港股上市事宜。
近日,亿纬锂能(300014.SZ)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与此同时,欣旺达(300207.SZ)也发布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在A股市场,亿纬锂能的股价走势与宁德时代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11月其股价触顶后,至今已累计下挫近70%。这背后,是由于亿纬锂能受电子烟政策冲击以及动力电池业务增长乏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野心勃勃扩张,却陷“缺粮”境地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发展至今,其业务涵盖了三大热门赛道: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亿纬锂能在该三大赛道均跻身全球前列,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前三大、中国第二大消费电池供应商(市占率11.7%);中国第五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占率2.8%;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电芯供应商,市占率为17.2%。
然而,这家二线电池厂商的野心并不逊色于宁德时代。公司不仅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三大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还逐步从消费电池领域的龙头,转型为一家涵盖动力及储能电池的综合供应商。
此次港股上市融资,亿纬锂能亦是奔着“扩产”而来。公司上市募资所得款的规划只有两个用途:扩产和企业运营资金。
其中,扩产是港股上市募资的首要用途,亿纬锂能计划用于匈牙利生产基地的持续建设及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第三期建设。
据悉,匈牙利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电池,规划产能达30GWh,亿纬锂能通过该基地意在“掘金”欧洲电动车市场;马来西亚三期项目则主要生产储能电池,年产能约38GWh,预计今明两年开建。
由于在过去三年中持续进行产能扩张,亿纬锂能的资本开支一直处于高位。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分别高达138.3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50亿元以及55.45亿元。
资料显示,公司匈牙利项目投资额预计高达99.71亿元,马来西亚三期项目投资额不超86.54亿元,两个基地合计投资额预计超过180亿元。
如此巨额资金,从哪来呢?对于马来西亚基地,亿纬锂能计划从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或自筹资金来获取。
而根据招股书,未来若没有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的加持,亿纬锂能的扩产野心或会受阻。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85.12亿元。如果将这些资金全部用于马来西亚三期项目的建设,仍将面临超过1亿元的资金缺口。
因此不难看出,亿纬锂能此次赴港上市,对资金的渴求有多迫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亿纬锂能急需资金满足其“全球化”布局野心的同时,其分红却相当豪气。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派息3.04亿元、3.27亿元及10.2亿元。根据Wind数据,其中2024年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达25.01%,为2010年以来第二高。
业绩放缓趋势明显,产品售价持续下滑
2023年-2024年,国内大量动力电池新增产能投放,但需求增速放缓,导致企业库存积压;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暴跌,传导至中下游电池厂商。
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面临业绩放缓的问题。
2024年,亿纬锂能的收入为486.15亿元,同比录得微幅下降;年内利润则同比下滑6.61%至42.21亿元。在今年一季度,公司在营收同比增长37.34%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增速只有3.32%。
亿纬锂能的应收账款问题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高达160.81亿元,这导致公司不得不计提了10.21亿元的减值准备。公司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也从2022年的89.1天攀升至2024年的120.3天,显示出公司回款压力逐年上升。
动力电池业务曾是亿纬锂能业绩高增长背后的一张“王牌”,然而,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已时过境迁,行业竞争加剧、供需失衡等因素冲击下,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拖油瓶”。
2024年,公司来自动力电池业务的收入为191.67亿元,同比下降约20%。公司解释是因为主要由于若干关键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的平均售价下降,抵销了销量的增加。
招股书显示,亿纬锂能三大产品的平均售价在2024年均录得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动力电池板块下降幅度最大。而公司加入行业价格战,亦是导致产品售价下降的重要原因。
总结
对于亿纬锂能而言,港股IPO或许能暂时缓解资金饥渴,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当行业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家二线电池厂商能否在宁德时代的阴影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其匈牙利和马来西亚基地的成败,或将决定它能否从“扩张狂魔”蜕变为“盈利能手”——毕竟,资本市场已经不会为单纯的故事买单了。
作者:遥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