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迎重磅利好政策!上半年疯涨的生物科技还能继续飙?

生物科技早些年一度是港股的明星板块,不过这个市场明星在最近几年陷入“寒冬”之中,相关概念股在股价持续暴跌的同时,还遭遇了融资困局。

好在进入2025年以后,生物科技等来了反转时刻,是港股涨势最强的板块之一,似乎有重拾昔日荣光的意思,这也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和机构的关注。

而在近日,生物科技行业再度迎来重磅政策利好,这对其后市发展有何影响?

生物科技疯涨源于多重利好

具体而言,从生物科技相关的指数来看,生物医药B类股在上半年累涨近90%,创新药概念也整体飙升逾45%。

个股方面,和铂医药-B(02142.HK)上半年飙升近356%,信达生物(01801.HK)、诺诚健华(09969.HK)、科伦博泰生物-B(06990.HK)等多股涨逾100%,百济神州(06160.HK)、再鼎医药(09688.HK)等股也都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

而生物科技概念在今年飙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资金面来看,生物科技板块的大涨和港股市场流动性复苏,资金持续涌入有关。如下图所示,伴随着生物医药B类股指数的持续上扬,板块的成交量出现了显著放大。

从消息面来看,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出海(license-out)势头迅猛,并在今年迎来大爆发,这提振了各方对生物医药的信心。

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首付款大于5000万美元)中的占比,已从2021年的5%飙升至42%。默沙东(MRK.US)、礼来(LLY.US)、辉瑞(PFE.US)等多家头部跨国药企(MNC)与中国药企积极开展交易,获取相关药物的全球权益。2025年前5个月交易额已达455亿美元,全年或将再破纪录。

而得益于授权交易数量增加,更多创新药企在近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整个板块的基本面也得到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一好百好”。在概念股大幅上涨之后,生物科技领域的融资困境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年内已有众多生物科技企业进行了配股融资,一时间港股市场出现了“配股潮”。

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有6家港股市场的生物科技企业提出配股融资计划,涉及信达生物、君实生物(01877.HK)、科伦博泰生物-B等。

其中,信达生物在6月26日盘前发布公告称,拟配售股份5500万股,配售价较6月25日收盘价82.40港元/股折让约4.90%,合计募资约43.10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2.65亿港元。

当前国产创新药处于什么阶段?

在板块持续飙涨,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屡创新高,配股频现的当下,生物科技领域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那么国产创新药的实力究竟如何?

根据天风证券的研报,从同靶点首款上市的创新药的时间看,中国和全球的差距已经从10年以上缩短至1-5年内,双抗、ADC等项目已经完成了FIC的突破,如下图所示。

从临床数量看,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占比已经超过30%,截至2025年6热门靶点的占比更超过了60%。Insight数据库数据显示,以EGFR、HER2、VEGF、IL-17、CD19、GLP-1等TOP10的热门靶点临床数量看,中国(以企业总部所在地)临床数量持续提升,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从2016年的15.7%提升至2024年的65%,已经超过全球一半。截至2025年6月,中国企业在热门靶点的管线数量占比已经近70%,为68.4%。

此外,以首付款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看,中国分子在其中的占比已经突破25%。

总的来看,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以前扎堆仿制药的现象得到大幅改善,与此同时创新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开始显现,2025年生物科技板块的股价迎来爆发式上涨也有其内在基础。

重磅利好政策继续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日前,又有重磅利好政策出台,有望为生物科技领域再添“一把火”。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次调整也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

国元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商业保险将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灵活性和补充性,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同时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后,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

光大证券认为,上述政策通过研发端、准入与支付、临床应用多个层次的组合拳,构建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闭环体系,有望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跨越,推动包括创新药龙头企业、细分领域特色biotech、CXO产业链的全面繁荣。

另外,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进行了修订,之后只包含药品和生物技术,剔除掉CXO企业,成为首批在编制方案中明确剔除CXO,聚焦创新药的指数。

有投资者认为,“提纯”过后,没有CXO企业来分散资金,对生物科技企业来说也是利好。

机构如何看待行业前景?

关于生物科技后续的发展,近期也有多家机构发表了最新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同时分化也将更加明显,拥抱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下半年相对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考虑到创新药板块除海外斩获外,新增国内政策大力支持,中信证券认为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将迎来回报,有望带动板块稳步向上。建议横向维度上,下半年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尤其是最具贝塔效应的创新药领域。

湘财证券则在日前的研报中指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近期,创新药板块迎来阶段性调整,但创新药产业趋势向好且可持续,后续催化剂不断,在调整后可进一步加强关注。当前,中国创新药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开发优势,在热门技术赛道如ADC、双抗、细胞治疗等已经具备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展现行业竞争力。在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验证后,叠加高性价比优势,可以看到全球大药企从中国企业引入的分子数量占比快速提升。

作者:云知风起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