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绑定全球巨头供应链,森松国际(02155)被“非理性低估”?
2025 年过半,随着金融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国内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5 月 15 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实施降准政策,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数据显示,5 月 A 股市场合计共有近 3900 只 A 股上涨,占全部 A 股总数逾七成;港股三大指数全月走势均有涨幅,恒生指数涨 5.29%,国企指数涨 4.41%,恒生科技指数涨 1.63%,表明投资者信心获得积极提振。
近日,一家低调的跨行业 “隐形” 龙头正悄悄迎来上市的第四个年头:5 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森松国际 (02155) 获南向资金增持 29.6 万股,近 20 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增持 13 天,累计净增持 1017.4 万股。
森松国际是一家老牌的关键工业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尽管在个人投资者群体中公司知名度并不高,但其产品和技术却遍及全球市场和各行各业,包括了默沙东、礼来、赛诺菲等国际制药巨头的生物反应器以及模块化工厂解决方案,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能源公司的油气上下游项目,宝洁、联合利华以及其他日化行业跨国企业的核心生产设备和模块化解决方案,以及全球第一代新能源车用锂电池原材料的产业链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生产装备和工程化解决方案。可谓是一家业务横跨多个行业、高端客群深度绑定全球巨头的 “幕后王者”。
从业绩方面来看,上市四年来,森松国际在充斥着疫情、国际地缘冲突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中依然保持业绩整体的增长趋势,营收从 2020 年的 29.83 亿元放大至 24 年的近 70 亿元,利润也从 20 年的 2.90 亿元增长至 24 年的 7.30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但与此同时,公司在港股市值仅有 76 亿港元左右 (换算为人民币约 69 亿元),市值仅有一年营收规模。
在股票市场整体回暖的趋势下,森松国际的真实价值是否在被显著低估?公司是否有望迎来价值回归?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客户关系牢固 + 产品快速革新 + 全球化布局领先,“三驾马车” 助力穿越周期
在对森松国际的估值逻辑进行剖析时,客户关系、产品革新与全球化布局三大亮点共同构筑了公司的业绩护城河。
作为一家横跨半导体、日化、医美、锂电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赛道的高端先进工业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方,森松国际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与国际知名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在石油化工领域,公司长期服务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等国际油气巨头,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多个地区成功交付油气加工模块;在医药领域,公司结合自身在生物反应器领域的先发优势及模块化工厂全球交付能力,已积累了包括诺华制药、罗氏、礼来、辉瑞、赛诺菲、药明生物、凯莱英等在内的大量国内外知名客户;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 (和服务) 持续从核心设备向整体工程延伸,从工程交付向工艺担保延展,客户群已覆盖华友钴业、格林美、宇部化学、三菱化学等全球锂电材料核心厂商。伴随下游行业的技术迭代,特别是各行业头部企业的产品革新,森松国际随时能够孵化出新的业绩增长点。
利用深厚的全球人才和技术资源,凭借对行业的前瞻性洞察,森松国际向客户提供 “以工业化技术为平台、以核心设备和整体工程解决方案为载体、以生产工艺持续改进为目标” 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度参与下游行业的创新和迭代。
最新财报显示,森松国际坚持投入 20% 左右的工艺与研发资源以深度参与下游客户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与应用落地,通过帮助客户共同挖掘下游产业的深层价值、快速响应客户技术升级需求,极大提升客户粘性,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持续参与下游行业的技术迭代及工程数据积累,公司已具备为不同行业交付数字化工厂及打造数字化工厂营运平台的能力。
据智通财经 APP 了解,森松国际在产品层面不断推陈出新,在下游领域的价值链位置不断前移。2024 年公司已向市场推出以桌面化和小型化为应用场景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把公司的行业定位从制药行业的商业化生产阶段向实验室和其他小型化应用场景拓展;公司在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推出整体交付的海外模块化工程中心,使之成为客户在项目现场的培训和研发平台;在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和国内知名高校联合打造中试生产装置;在人造蛋白领域,成功交付了全球第一台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生物反应器。更多高附加值且更贴近下游行业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有望显著驱动公司盈利能力跃升。
在海外市场,森松国际也已取得显著成果,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2024 年,森松国际达成首次承接海外超大容积生物反应器项目、首次交付海外偶联抗体药物模块化生产装置、首次交付全球首套生物质绿色甲醇生产装置、首次签约南美洲绿色能源项目等多项里程碑,公司的产品足迹遍及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立足亚太,放眼全球,在可见的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森松国际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就现状而言,2024 年,公司 70% 以上的订单来自海外市场,2025 年,随着全球不同产业资本开支周期的陆续到来和持续深入,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不同下游行业的持续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全球化优势持续巩固,森松国际有望迈入持续高质量增长路径,并真正蜕变为一家横跨多行业、多领域的综合性全球工业解决方案巨头。在此基础上,ESG、AI 等新产业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更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前瞻性布局高景气赛道,“AI+ESG” 提振未来成长预期
在 AI 产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 AI 算力的重要载体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为 2773 亿元,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3180 亿元;中研普华数据则显示,预计到 2030 年,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有望突破 1.2 万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自 2020 年起,森松国际便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业务,目前能够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室内集成式数据中心和大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等多种解决方案,灵活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除了在智能化建筑和能耗等方面的经验,公司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在资源条件截然不同的国家和提取实现 AI 算力相关基础设施的快速部署。
在 AI 赛道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且 AI 概念投资热度不减的背景下,森松国际的数据中心业务不仅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曲线,亦将驱动公司市场估值进一步抬升。
与此同时,得益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多国设立减排目标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ESG 及其相关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投资报告》表明,2024 年全球能源领域的投资额预计将首次达到 3 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清洁能源产业就获得了 2 万亿美元的投资;英国 “碳简报”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额就高达 6.8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 9400 亿美元。
行业投资规模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亦为森松国际的清洁能源布局奠定了长期增长基础。
智通财经 APP 了解到,不仅森松国际的锂电池业务将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增长,公司还在绿氢、绿氨、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 等绿色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并在 2024 年完成了全球首套商业化生物质绿色能源生产装置的交付。目前公司已承接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低碳项目,并预期在未来几年,绿色投资将会成为公司的另一条重要下游赛道。
展望后市,在 AI 算力爆发与能源转型的双轮驱动下,森松国际有望凭借 AI 硬件解决方案与清洁能源业务的前瞻性布局,持续享受这两大高景气赛道的快速发展红利,为长期业绩注入强劲增长动力。
综合来看,凭借扎实的客户基础、领先的产品优势及全球化的业务布局,森松国际已构建起稳固的长期竞争壁垒,且 AI、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也有望催化公司股价上行。在二级市场估值与基本面明显错配的当下,森松国际已成为具备极高投资性价比的优质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潜在回报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