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格隆、同花顺:港股科技VS恒生科技,有何不同?

投资港股科技股,恒生科技指数或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实时上,还有一只同样优质的指数可以选择——港股科技指数(931574),今年来涨幅29.81%,最大回撤-6.81%,均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统计截至3月13日)。

目前跟踪港股科技指数的,规模最大的产品是港股科技50ETF(159750),今年来日均成交额超2亿元,流动性十分充沛,可日内T+0交易。

1、兼顾更多中小型科技股成长潜力

首先,从成份股数量来看,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数量为50只,恒生科技为30只。

千亿以上市值个股数量均为19家,两只指数在大市值科技股的分布数量相当,港股科技指数在中小型市值上的数量更多。

港股科技指数在聚焦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广泛兼顾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潜力。

截至2025.3.12,币种为港元

2、新能源车+生物医药含量更高

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两只指数在可选消费零售、软件服务、硬件设备三大细分行业上的分布较为接近,除此之外,港股科技指数在汽车、医药生物领域的权重占比更高。

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新能源车龙头,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再鼎医药、微创医疗等医药领域明星企业,都是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且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来源:wind,截至2025.3.13

3、 AI产业链覆盖度更全

港股市场凭借其开放性和国际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上市。许多头部企业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AI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均有覆盖。

其中,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自身覆盖了AI全产业链,不仅在基础技术研发上占据领先地位,还在AI应用场景的拓展上表现出色。在这一层面,港股科技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多有交集。

而在AI应用层,如智能汽车(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AI医疗(百济神州、药明生物、晶泰控股),在AI应用中都有着丰富的场景,港股科技指数亦有着更广泛的覆盖。

资料来源:iFind,上市公司官网、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等(标红为港股科技指数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特有成份股)。

4、 指数历史表现

港股科技指数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截至2025年3月12日,累计涨幅超106%,相对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更优,在近年来、近一年、近三年多区间段来看,阶段表现同样更优。

统计区间:2014年12月31日—2025年3月12日。港股科技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