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向关联方借钱锦龙股份的破迷雾、见真章

独立 稀缺 穿透


天助自助者!

 

 

 

作者:楚逸

编辑:时完

风品:陈晨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都说新年新气象,锦龙股份也时来运转了?

2025年2月11日,证券板块整体下跌0.45%,锦龙股份却逆市上扬,盘中一度涨停,收盘涨7.64%,收于14.8元。

要知道,前几日公司刚发布利空公告。2月5日披露一份关联交易公告,称为偿还公司借款、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同意向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及其母公司弘舜公司借款,总额不超15亿元,期限一年。预计本次借款年利率不超10%,且无需提供任何抵押或担保。2025年1月1日至今,公司已向前述关联人累计借款3599万元。

2月6日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截至目前,拟转让所持中山证券67.78%股权的交易已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目的在于征寻标的股权意向受让方。公司已聘请证券服务机构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开展尽职调查、审计和评估等工作,受聘机构已展开相关工作。

种种闪转腾挪折射了资金困境。在此背景下,上述股价走势好似一针强心剂。但即便如此,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50只证券概念股中,锦龙股份2024年以3.07%的涨幅位列倒数第9。浏览互动平台,一些投资者也不乏疑虑“为啥涨停?有知道的吗?”“涨得稀里糊涂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高光低谷

志在必得VS摆上”货架”

LAOCAI

股价起伏本是资本常态。想穿越迷雾,还需从基本面找答案。

细观锦龙股份,烦心事不算少。先看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正如上述公告提到,2024年曾多次披露关于转让中山证券67.78%股权的相关信息。

早在2024年6月6日,公司就发布公告称,将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中山证券全部1,206,393,810股股权(占总股本的67.78%),并明确表示转让目的是“为了加大资金回笼规模,以期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

与此同时,转让东莞证券股权的计划也在加快。2023年11月,锦龙股份曾公告拟转让其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

回溯获取过程可谓志在必得。2007年,受“严禁混业经营”政策影响,东莞银行转让旗下东莞证券40%股权,锦龙实控人杨志茂借此开启金融转型之路。据财联社,当年6月,锦龙股份以1.9元/股价格受让东莞市西湖大酒店持有的东莞证券4%股份,耗资4180万元;12月又以2.12元/股价格受让5%股份,耗资5825万元,并以3.42元/股底价获得20%股份,耗资3.76亿元;2008年12月再以2.07亿元价格获得11%股份,至此,锦龙股份累计持有东莞证券40%股权。

2013年至2014年期间,通过“现金+并购贷款”方式,锦龙股份又先后收购中山证券66.05%股份,并从广新控股处竞得4.43%股份,至此公司手握两张券商牌照。期间,逐步剥离自来水、房地产等非金融业务,因超90%收入来自证券业务,一度被称券商“影子股”。此外,公司还参股了清远农商行、东莞农商行、华联期货等金融机构,逐步构建起一张庞大的金融版图,一时风光无二。

不过衍生代价也不算小,以在金融版图占据重要地位的东莞证券为例。收购过程中,杨志茂曾以身犯险。2017年5月4日,锦龙股份公告披露,杨志茂因在收购东莞证券股权过程中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6411万元被起诉。据财联社,当年12月,因犯单位行贿罪,其被判刑2年,缓刑3年。

此后,锦龙股份开始收缩战线,出售多处金融资产股权,但始终牢牢掌控中山、东莞证券。没曾想,曾经趋之若鹜的资产,如今也悉数摆上货架,决绝之态令人唏嘘。

02

连续向控股股东借钱 无息追问

LAOCAI

再看借款事件,也不是首次向控股股东伸手了。经过梳理过往公告发现,早在2019年2月21日,锦龙股份就披露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向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借款,借款总额不超15亿元,期限一年。预计本次向新世纪公司借款的年利率不超 10%。本次借款无需提供任何抵押或担保。

2020年1月4日公告,借款总额不超15亿元,期限一年。预计年利率不超10%;2021年2月3日、2022年1月29日、2023年2月2日又公告借款总额不超20 亿元,期限一年。预计年利率不超10%。2024 年2月,借款总额不超15亿元,期限一年,借款年利率10%。

自2019年以来,锦龙股份已连续6年向控股股东借款,累计借款额超100亿元,借款原因均为“偿还公司借款、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图片

2023年报显示,锦龙股份当年归还新世纪公司借款31.58亿元,支付利息9249.86万元,相应减少利润9249.86万元。当年扣非净利为-3.673亿元,还息压力及影响肉眼可见。

图片

2024年4月20日,锦龙股份突然宣布“经双方协商,自2024年4月起,该借款利率由年利率10%调整为无需向新世纪公司计付借款利息,公司仍无需提供任何抵押或担保。”2024年1月1日至4月19日,公司向新世纪公司借款发生额为10.7467亿元,借款余额3.866721亿元。

2024年6月4日,锦龙股份在互动平台答复问题时透露,调整为无息借款后,按当时借款余额估算,预计2024年可减少约4000万元利息支出,具体数额需待报告期结束后才能确定。

图片

换句话说,这一调整当年为锦龙股份腾出至少4000万元利润空间。然看似减轻负担,却也引发市场质疑,如彼时有投资者发问“大股东这才是真正的支持上市公司,但之前的高息借款难道没有侵权吗?”、有无利益输送、操纵利润可能?

图片
图片

03

负债率高企 资金链紧绷

LAOCAI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等待时间来作答。单从向控股股东借钱以及出售证券业务看,锦龙股份确实缺钱了。

自2014年以来,锦龙股份负债率始终处于70%以上。据Choice数据,2014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分别为73.79%、74.8%、79.49%、83.42%、82.34%、80.83%、77.36%、74.86%、77.66%、77.17%和81.5%。

以2024上半年为例,当期公司短期借款15.93亿元;长期借款40.54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合计27.5亿元,分别是平安银行的5.77亿元、东莞信托的17.73亿元以及公司股东朱凤廉的4亿元,累计43.3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9亿元,尚且能完全覆盖同期债务。但问题是同期还有46.53亿元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均在一年内到期。若去除来算,公司还有27.06亿元缺口。

2024年12月15日,因借款合同纠纷,立合投资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受此影响,锦龙股份所持东莞证券6602.9万股被冻结,占东莞证券注册资本4.4%。对此,锦龙股份表示正积极与相关方沟通,以解决借款合同纠纷问题。目前,尚未收到相关诉讼文书。

2024年1月。锦龙股份公告称,董事会于1月15日审议通过《关于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借款的议案》。为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同意锦龙股份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

彼时,证券时报网援引券商投行人士分析认为,银行对有实业基础的好企业给予贷款,锦龙股份可能因主营没有实业且基本面不好看,而未能获得大力支持。另有市场人士谈到,考虑到典当行利息高,上述借款可能为短期。

2024年9月,锦龙股份公告,因上述借款未能在借款到期日及时偿还,持有的东莞证券4995万股股份被法院冻结。好在,后续与智库公司达成借款展期,已解除该笔股权冻结。

虚惊一场可喜可贺,但公司偿债压力依然不小。2024年10月29日,锦龙股份披露,其向广东景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金保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的借款已经到期,借款本金为1500万元、8000万元、5.77亿元。截至公告当日,到期未清偿债务合计6.72亿元。

04

连续4年亏损 转让之后呢?

LAOCAI

桩桩件件,无一不体现出公司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上述忍痛割爱也或有无奈与急迫。然明眼人都知道,无论卖股还是借钱仅是一时之计,想要真正渡劫,根本还在自我造血力改善。

据业绩预告,2024年锦龙股份预计营收6.1亿元-7.6亿元,上年同期为1.92亿元;归母净利-1.114亿元至-5760万元,同比增长71%-85%;扣非净利-8810万元至-4770万元,同比增长76%-87%。

对此增长,公司表示,控股子公司中山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净利同比扭亏为盈;参股公司东莞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受此影响,本公司营收大增,净利亏额收窄。

以2024上半年为例,中山证券收入4.94亿元,归母净利1.57亿元;东莞证券收入10.27亿元,归母净利2.93亿元,为同期锦龙股份业绩双增立下汗马功劳。但若拉长时间线,两主力的盈利水平均已有所下降。以2016半年报为例,当期中山证券营收9.84亿元,归母净利1.79亿元;东莞证券营收10.94亿元,归母净利3.4亿元。

深入分析,券商所处行业有“靠天吃饭”的特点,较难摆脱市场环境对经营业绩的波动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头部效应加剧,中小券商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继而影响业绩成长。

叠加中山证券受到“泛海系”事件的牵连,以及2020年8月,因多项内部控制问题,中山证券被监管部门暂停新增资管产品备案、暂停新增资本消耗型业务等相关业务,为期一年。导致业绩一度大滑。

据财报,2020年至2023年,中山证券营收17.42亿元、10.51亿元、4.14亿元、4.6亿元;归母净利2.56亿元、-0.5亿元、-1.79亿元、-1.11亿元,连续亏损三年。

同期,锦龙股份营收16.73亿元、10.06亿元、2.474亿元和1.92亿元,对应增速10.12%、-39.84%、-75.42%和-22.4%;归母净利6608万元、-1.314亿元、-3.921亿元和-3.841亿元,对应增速-6.38%、-298.93%、-198.31%和2.04%。

再看东莞证券,2022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会会议审核通过。2023年2月全面推行发行注册制,深交所于当月受理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但因需更新财务资料,2024年3月31日起东莞证券的IPO审核被迫中止。当年6月审核得以恢复,但目前审核状态仍为“已受理”。

2020年-2023年,锦龙股份净利率分别为8.92%、-13.97%、-180.83%、-220.71%。造血能力受到较大削弱。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1亿元、-1.655亿元和-5.494亿元,持续告负。

进入2024年虽有好转喜态,可总体仍未改变亏态、连续4年亏损。叠加开文股份转让计划,后续主业剥离后如何培育新曲线、改善经营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锦龙股份仍有一道考题横亘。

05

股份质押、拍卖

控股股东烦恼知多少

LAOCAI

不算苛求。毕竟大股东的资金状况也不算多乐观。

据2025年1月8日公告,朱凤廉(杨志茂配偶)质押公司1.25亿股,占总股本13.94%;实控人杨志茂质押6580万股,占总股本7.34%。此外,杨志茂控制的新世纪公司也质押持有的锦龙股份2.45亿股,占总股本27.34%。综合来看,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合计质押的股份比占高达48.62%。

1月17日,锦龙股份再发公告称,杨志茂和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锦龙股份部分股份将被司法拍卖,合计6230万股。其中,杨志茂被拍卖6030万股,占其所持股比达90.95%。

早在2024年7月,锦龙股份就曾公告称,新世纪公司、杨志茂等主体因涉及广州市中院的执行案件,导致相关股权被冻结。该案件起因是新世纪公司与中信金融资产广东分公司签订了融资协议,并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由于新世纪公司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偿还融资债务,中信金融资产广东分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杨志茂等人作为该融资协议的保证人,也受到牵连。好在公告还提到,新世纪公司正与债权人积极沟通,争取尽快妥善解决股权司法冻结的问题。

然从最新情况看,新世纪公司偿债压力依然巨大。1月8日公告披露,新世纪公司各类借款总余额19.65亿元,未来半年内需偿付的债务额达17.25亿元。

控股股东也没多少余粮,一旦不再借款“输血”,锦龙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2019年7月发布的《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要求,综合类券商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至少要满足“最近3年持续盈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最近3年长期信用均保持在高水平,最近3年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居于行业前列;总资产不低于5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核心主业突出,主营业务最近5年持续盈利”等条件。

监管层也表示,充分考虑行业现状后,对现有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达不到《股权规定》条件的,给予5年过渡期,逾期仍未达到要求的,不影响该证券公司继续开展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等常规证券业务,但不得继续开展场外衍生品、股票期权做市等高风险业务,即该综合类证券公司需转型为专业类证券公司。

从2021年起,锦龙股份中断了此前连续三年的盈利态势,至今过渡期已过大半。叠加中小券商业正面临转型洗牌挑战,内外承压下,锦龙股份此时出售中山、东莞证券,可说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之举。

06

跨界算力野望 破迷雾见真章

LAOCAI

当然,也可能是蜕变之举。所谓不破不立。对锦龙股份而言,上述出售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资产处置,意味着其主营业务将发生重大转变。若能借助宝贵子弹、盘活资源、业务聚焦、进而一点点走出困境,实现转型新生也是一件好事。

2024前三季,锦龙股份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313.73%。

早在2024年4月22日晚,锦龙股份就公告称,拟与赛富建鑫、九章云极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在广东地区开展智算中心的建设及运营业务。公告显示,该智算中心的总投资规模不超10亿元,规划建设两个各含125台8卡服务器的算力集群,计划分三期逐步落地。

2024年6月5日公司再次公告,目前第一期项目正在推进中。通过出售中山证券,可以加大资金回笼规模,降低公司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从而为业务转型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公司向实体经济转型,拓展新质生产力,确保可持续发展。

瞄准新兴战略赛道,下一盘算力领域转型大棋,可喜可贺可期待。只是实施效率、推进速度或还需加快。2024年11月5日,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目前智算中心项目公司尚未成立。

图片

放眼上市公司,跨界转型算力者并不少见,例如金字火腿、莲花控股、安奈儿、群兴玩具、鸿博股份等,但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寥寥无几。以莲花控股为例,2024年前三季算力服务收入5570.71万元,仅占总营收2.88%。

整体看,算力行业门槛较高、专业性强、培育周期长、烧钱如“流水”。在巨头林立中,想以此跨界改善业绩、脱胎换骨,锦龙股份挑战自知,需战略更精准、实操更高效、产品更特色专业,即市场业绩表现要见更多真章。

开工没有回头箭。开文的两则公告,意味着锦龙股份、杨志茂一直在努力自救,精神韧性可嘉。也意味着,留给两者盘整的时间并不多。

2025年能否时来运转、击破迷雾迎来黎明?天助自助者!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