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最新内部调研更新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 最新内部调研更新
1.公司人形机器人量产规划
马斯克最近关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节奏更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数千台,2026年增至5-10万台,2027年更有望增长十倍以上。与市场此前预计2027年仅能达到十几万台至几十万台的规模相比,若能解决运控和大脑算法的快速迭代问题,实现百万台出货目标的时间点可能大幅提前至2027年,而非2030年或更晚。特别是在工厂替代人工及面向C端销售方面,百万台量级是可行目标。
量产时间节点:Optimus预计将于2025年四季度在德州工厂正式量产。2025年将成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从小批量生产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起点。这和之前的预期接近,市场定价上可能从主题性投资转向更注重量产落地及业绩转化。
2.2025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投资关注点
上半年产品发布预期:预计,特斯拉或将在2025年一季度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或对第二代进行重大升级。核心改进预计集中在灵巧手的自由度提升方面,单手自由度将从11个提升至22个。同时,电机和金属件配置将显著翻倍, BOM成本与零部件用量具备较大的弹性增长。此外,手部触觉传感器面积也有望大幅增加。
年中到年底量产定点变化: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后,关注重点将从高壁垒细分赛道(如减速器、行星滚珠丝杠、传感器等)扩展到量产规模化需求较大的赛道,包括散热管理、金属结构件和简单IMU等。这一阶段,相关公司如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在供应链中的确定性较高,有望因定点量产带来显著业绩弹性及估值提升。
3.公司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推荐
传统核心部件相关标的:在传统核心部件领域,行星滚珠丝杠和减速器等赛道仍是关注重点。行星滚珠丝杠方面,可关注合力液压(偏长期布局)以及双林股份、北特科技(偏短期弹性配置)。双林股份对接拓普集团,北特科技对接三花智控,其走势具有一定同步性。
新方向:在人形机器人金属结构件领域,量产阶段将带来新机会。推荐关注旭升集团、爱柯迪及拓普集团。其中,爱柯迪业绩稳健,预计2025年增长15%,当前PE不到15倍,未完全反映机器人预期,旭升集团与特斯拉商务关系良好,PE在15-20倍区间;拓普集团则在压铸产能布局方面具备优势。
4.人形机器人其他相关赛道及估值思路
其他相关赛道:在IMU领域,人形机器人对精度的要求偏向汽车级别,相关标的包括华测导航、华依科技。在传感器领域,虽然A股上市公司与特斯拉合作较少,但可关注柯力传感、安费诺和汉威科技等。此外,还可关注兆明科技和肇民科技等公司。
当前,大多数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公司其业绩与市值尚不匹配。参考新能源汽车早期发展阶段,投资者更关注公司进入赛道的能力、潜在市场空间及PB水平。在产业初期,PB约为1倍或更低,估值扩张高峰期可达4倍左右。这一估值模式可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提供借鉴。
5.未来可观察的产业预期
行业重要变化:
1.特斯拉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时代到来,其2025-2027年量产规划的增速远超协作机器人早期发展速度。
2.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使国内创业公司如智元机器和银河通用上调预期。例如,智元机器2025年出货目标从300台提升至3000-4000台,2026年规划达到1万台;银河通用预计2025年一季度向美团药房送样100-200台,并在未来两年收到美团4万台订单。
3.英伟达在CES大会发布全球首个物理世界基础模型Cosmos,解决了人形机器人端到端及数据训练问题,大幅提升部署性能。
2025年将是AI核心资产的收敛年,核心参与企业如拓普集团、三花智控,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北特科技、双林股份和绿的谐波更具增长潜力。同时,与国内创业公司相关的上市公司进入兑现期,营收有望达到2000万至5000万量级。除核心供应商外,还可关注如博众精工和华兴源创等设备企业。此外,未来2-3年,特斯拉灵巧手定型后,或将重现此前关节驱动方案的投资关注度。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