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大家可能看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我觉得AI的方向搞错了。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现在是AI都去写诗和画画了,我们人类还在扫地、洗碗“。虽是段子,其内容值得深思。自2023年以来的AIGC大行情是供给而非需求驱动的,我们也看到了上游算力和中游大模型的亮眼资本市场表现,但这一切终究要在应用端找到一个容量足够大的兑现点。大家畅想的近乎”全知全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或可算作重要的方向,而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最佳载体。
工具选择上,如果大家更看好机器人产业链自身的机会,跟踪指数布局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环节的机器人ETF基金(562360)是较具弹性的选择,短期也可以受益于设备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
如果大家更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作为通用AI重要终端对科技创新赛道的长期驱动作用,那么跟踪指数布局科创板中小市值个股,小盘科技成长风格鲜明的科创100ETF(588190)值得关注。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解放“新质生产力“,这些中小市值个股盈利提振、成为各方向龙头从小到大过程中产生的红利或值得期待。
一、题材端:人形机器人近期催化频现,量产预期再提前
人形机器人赛道近期催化频频出现,商业化速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并带来一定题材机会。
(1)Optimus能力提升。2月24日,由全球人形机器人龙头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展示了旗舰人形机器人产品Optimus在测试场地内行走的情况,并配有诙谐标题“完成每日步数”。最新视频中,Optimus二代行走速度大概保持在0.6米/秒或1.34英里/小时,与正常成年人大致相当,相较几周前发布的视频,速度提升明显。行走过程中步伐也更加稳健,动作也更加流畅和自信。
(2)机器人基础模型有望在GTC大会上发布。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决定了其能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AI大模型或可切实赋能人形机器人的“大脑“。3月18日,2024年度全球GPU技术大会(GTC大会)将在美国举行。GTC大会作为某算力芯片龙头公司每年最重要的发布盛会,已成为市场公认的”AI风向标“。本届GTC是时隔5年之后首次在线下举行,值得大家期待。
会上,该算力芯片巨头将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也均将在会上展示下一代机器人产品。市场预期机器人基础模型有望在GTC大会上发布,并在2025年落地,成为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里程碑。
(3)海外科技巨头竞相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除二级市场表现外,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热情或也能反映某个题材的产业化进程。据外媒,美股多个科技巨头正在竞相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积极探索将“人形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新机遇。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机器人名为”Figure 01“,计划执行一些不适合人类从事的危险性工作,该技术未来或可缓解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在本轮融资以前,Figure Ai的公司估值已有约20亿美元,本轮融资的规模达到6.75亿美元。市场投资热情可见一斑。
(4)国内政策端持续跟进。政策端,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两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文章,称机器人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载体;北京市相关部门1月宣布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经开区,目标规模100亿元。上海市2月21日宣布争取人形机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政策助力下,近期国内厂商屡有突破,其中某头部机器人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使用的场景。
图:人形机器人仍然处于发展早期
(信息来源:国信证券)
人形机器人当前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开篇提到的Optimus,可能也是当前世界上进展较快的人形机器人大致处于L1-L2阶段。2023年3月,Optimus能够做到拿起电动工具,对刚性物体进行操作;2023年12月,Optimus能够做到对易碎物体(鸡蛋)进行操作,手指具备传感器,已在向L3级别迈进。随着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快速发展,机器人ETF基金(562360)、科创100ETF(588190)或具备配置价值。
三、应用端:量产实现后,应用场景发展路径几何?
短期:工业场景自动化率逼近瓶颈,人形机器人或为破局关键。针对简单、高精度、工序简单的场景(如焊接、搬运、切割),工业机器人就能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大都已经实现自动化替代。而面临零配件多、工序复杂,需要变通+决策的场景,例如汽车总装环节、手机组装环节等,仍需人形机器人破局。可想而知,一旦这些领域也被人形机器人所替代,企业的生产力有望获得更为充分的释放。
图:汽车总装为当前能力人形机器人确定性最强的应用领域
(信息来源:广发证券)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由于Optimus和某全球电车龙头出自“同门“,新能源车总装也成为业内公认人形机器人最可能率先应用的领域。据测算,按照2030年5000万辆新能源车的预测,在60%和90%的渗透率假设下,对相关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分别达到83万台和125万台,成长空间广阔。
中长期:向更大空间的消费领域探索。当人形机器人大模型逐渐成熟,交互及运控能力更强时,有望进军更复杂但市场空间也更大的消费领域。由简到繁或可分为三大类型:(1)结构化单一场景、集成多种机器人功能。例如扫地+园艺+儿童教育+娱乐,类似请了个“管家“。(2)非结构化单一场景,着重某特殊专业的传统自动化死角。例如烹饪。(3)通用人工智能。解决各种无标准答案的困难问题,如老年陪护、智能管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