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ST泛海、*ST博天退市启示录

周期总有轮回,而时代只会滚滚向前。

据凤凰网《风暴眼》,据传,卢志强当年为自己第一家地产企业取名“泛海”,正是取意于王阳明代表作《泛海》。

历史资料显示,这首诗是王阳明被贬途中、遇险境绝处逢生后所写,表达出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的确,商海沉浮本是常态,拼的除了实力还有心态。只是,时下泛海控股想要在二级市场“泛海”,或已难比登天。

2021年开始,泛海集团开始出现流动性风险,旗下资产陆续遭查封、冻结、业绩巨亏的消息报道时不时出现,二级市场上泛海控股价也震荡下行。

2023年5月5日,泛海控股正式被披星戴帽,摆脱退市危机成为头等大事。遗憾的是,一代大佬卢志强最终没能挽狂澜于既倒。

2024年2月7日,*ST泛海被摘牌,正式告别A股市场。6日企业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决定终止上市。同时,董事长栾先舟收到处罚决定书,关于内幕交易行为,责令其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63.77万元,并处1691.31万元罚款;关于泄露内幕信息行为,处以4万元罚款。

并非开年退市孤例,2月5日开市起*ST博天停牌,2月2日企业公告称,因连续5年财务造假,上交所已下发《事先告知书》,决定对股票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这是继1月底,证监会通报*ST左江财务造假案调查进展后,监管层释放的又一“零容忍”信号。清除“害群之马”、加速“优胜劣汰”、让监管“长牙带刺”,显然不是一句空话。而警钟长鸣,遗憾退市的背后,又带给企业界、资本市场哪些启示呢?

01

山东首富“浮沉”往事

LAOCAI

回望卢志强创业史、颇为传奇。凭借教培起家,随后投身房地产,1988年在京创办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注册资本40亿元。从一名基层公务员辞职创业,逆袭蝶变仅用了三年时间,个中的脱胎换骨除了个人能力、也有时代红利使然。

1995年是卢志强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柳传志加入大名鼎鼎的“泰山会”,成为众多商界大佬一员。1998年其通过借壳“南油物业”上市,完成资本布局第一步。

2000年,中国民生银行即将上市。卢志强抓准机会、泛海控股耗费1.6亿收购民生银行1.3亿股份,成功跻身最大股东之一。2002年又控股黄河证券,并将后者更名为“民生证券”。同年4月,卢志强进军保险业,成为民生人寿保险发起人之一。

至此,泛海系横跨银行、证券、保险的基础金融版图正式成立。2007年3月,泛海建设公告,通过定增实现整体上市,土地储备规模增加的建筑面积超800万平方米,一跃成为A上市一线房企。左手金融右手地产,卢志强一时风光无二。

2014年开始,泛海控股多元化步伐日益铿锵有力。随着民生信托、民生期货牌照相继落地,其成为国内少有的拥有全金融牌照的民营资本。

2015和2016年,卢志强连续进入《胡润百富榜》前十,身家力压许家印。2015年以830亿元财富,成为山东首富。2016年10月13日,卢志强家族以850亿元财富位列“2016年胡润百富榜”第九名、2018年以800 亿元财富排名第21名、2020年以670亿元财富位列第18位。

也是2018年开始,泛海系金融板块盈利能力出现下降。以民生信托为例,当年净利10.8亿元,2019年滑至9.04亿元,2020年大跌至2.32亿元。

业绩颓态,与内控风控不足有关。2020年底,民生信托踩雷武汉金凰珠宝80亿元假黄金案,为此泛海控股计提减值损失超21亿元。随后,民生信托又踩雷了中建五局“萝卜章”案。一系列“翻车”看似流年不利,却折射了企业合规内控方面的疏漏,在尽职调查上缺乏对业务的有效监督。

另一厢,民生银行对泛海系的贷款审核开始收紧。叠加房地产寒冬洗牌、挤泡沫,伴随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下,大佬风光不再、渐露危机。虽从买买买到卖卖卖、努力瘦身去杠杆,最终还是没有力臂狂澜。

2021年7月,卢志强因拖欠49.99亿元,一度被北京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02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泛海路在何方?

LAOCAI

盘点往期“买买买”操作,2016年应算一个峰点。这一年泛海控股对外投资高达468亿元,包括收购万达影视股权、民生信托股权并增资、增持民生银行股权、增资亚太财险等。

而2018年起进入一个拐点,卢志强开始变卖资产。仅以融创为例,2019年初以125.53亿元接手上海董家渡、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等;2021年以22亿元收购浙江泛海建设投资公司。

现如今,上海董家渡、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项目已是孙宏斌脱困的重要筹码。也是2021年,泛海控股多次转让民生证券股权。甚至作价13亿美元将明星投资机构IDG出售给黑石。

粗略算来,上述操作累计回笼资金规模超400亿元、动作足够决绝,但相较负债仍有些捉襟见肘。2018年,泛海控股总资产约2121亿元,同期总负债则达1837亿元,资产负债率约87%。

2022年报显示,截至期末,泛海控股归母净资产为-54.62亿元,已处资不抵债境地;当年营收130.71亿元,同比下降12.4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115.37亿元,不仅连续第三年亏损、且亏额同比增超2.8亿元。

2023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公司融资余额517.53亿元,平均利率成本达9.18%。由此测算一年资金成本接近50亿元,而前三季企业营收仅6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8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54亿元,经营亏损有所增加、累计逾期规模已超800亿元。截止第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高达108.26%。

据深交所2023年11月30日处分决定显示,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泛海控股存在多笔重大债务逾期未及时披露的情形。其中,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涉及债务本金90.55亿元,占泛海控股2020年净资产54.53%;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涉及债务本金103.4亿元,占泛海控股2021年净资产的178.74%。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从买买买到卖卖卖,仅凭一己之力泛海已无法“泛海”。起于地产、兴于金融、最终衰于粗放扩张、高杠杆重压,泛海、卢志强的兴衰起伏令人唏嘘。从赢家到输家,针对负债率较高的重整主体,“无底洞”投入或是潜在接盘方的最大踌躇点。而对于泛海、卢志强,想要真正重启,首先要反思自身的错付误判。

2013年是中国房企“出海”元年,这一年碧桂园、万达等纷纷开展海外布局,彼时泛海控股也宣布开启国际化战略。

2013年12月,泛海控股以不超2亿美元收购美国洛杉矶Fig Central(菲戈罗亚中心)项目。2014年底又以2.96亿美元收购美国旧金山 First & Mission 项目,计划建起当地第二高地标性建筑。

2015年8月,泛海控股旗下控股子公司拟3.9亿美元购纽约地产项目。当年11月又以1.92亿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的奢华品牌住宅公寓项目。

不仅是房地产,2016年10月,泛海控股以27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纽交所上市的美国最大的长期护理保险公司GENWORTH。

据凤凰WEEKLY消息,2017年3月,泛海花费12 亿美元完成对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收购。

然而,一系列豪买在2017年底迎来转向,12月《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出台,给这一轮海外“大跃进”带上紧箍咒。随着国家加大对民营企业海外不合理投资的监管约束,大潮逐渐褪去,一些激进者露出裸泳姿态。

2021年5月,泛海控股美元债务出现实质性违约,也拉响了海外债务的连环危机警报。2023年9月,泛海控股境外附属公司中泛控股因1.34亿美元债未如期兑付,被颁布清盘令。

除了境外债务人步步紧逼,国内昔日朋友圈也拿起法律武器。如2021年9月,史玉柱控制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因8.7亿元借款合同纠纷起诉泛海集团。

好基友“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个中有大佬的无奈与急迫,但说到底折射了行业变迁、时代变迁下的战略错付误判。

兴衰叹惋之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潮势不可挡。高杠杆、粗放规模驱动模式已经退场,高质量、深耕细作才是新周期企业的发展之道。

03

上市即造假!

“环保大佬”遗憾不

LAOCAI

相较之下,同样站在退市关口的*ST博天,则主要败在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上。

其《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或虚减营收、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20年少记应收账款381.94万元,多记在建工程8.22亿元,多记应付账款3.51亿元;2021年,多记应收账款4.1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3.58亿元。

虚增利润方面,2017年至2022年虚增利润为11801.65万元、50144.73 万元、11605.96万元、4939.16万元、24944.26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0.68%、223.80%、14.01%、11.90%、17.37%。五年累计虚增利润达10.34亿元。

上交所认为,*ST博天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已触及强制退市规则。

要知道,2017年2月博天环境才登入A股市场。即企业上市第一年就开始财务造假。屡屡摩擦监管红线,拷问高管层敬畏心。作为博天环境实控人,赵笠钧长年深耕环保圈,先后获得多项环保殊荣,堪称“环保大佬”。然光环之下,其深以为傲的企业却是另一张面孔,上市后没有实现做大做强夙愿,反落个造假退市下场,难免令人遗憾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博天环境上市会计会所,中兴财光华事务所频频收到监管层罚单。

据中新经纬报道,截至2022年底,中兴财光华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3次、纪律处分1次;50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2次、纪律处分1次。

2023年6月,财政部发布行政处罚事项决定书显示,2022年6月至8月对中兴财光华所执业质量等情况的检查中发现五方面问题,且均涉及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决定给予中兴财光华所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20万元并处罚款440万元的行政处罚。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认为,“*ST博天的财务造假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公司股东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损害市场信任,还扰乱了正常的资本市场秩序。”

证券从业人士杨柳对铑财表示,注册制背景下,监管层执法监管将形成常态化,高压之下企业自主退市和被强制退市的数量将不断增加。优胜劣汰的清出机制,有利基本面好的企业实现长期价值。

04

拐点也是赛点

能重塑信誉金身?

LAOCAI

没错,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需要激浊扬清、强化良币效应,唯此才能真正黏住投资者、提振投资信心,培育出真正高质量的上市企业。

伴随退市企业增多、频繁“亮剑”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一个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法治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1月22日,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2月5日、6日,证监会两日四度发声,严惩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7日吴清接棒易会满,截止2月18日,这位新帅履新短短11天证监会已对5家券商开出罚单,截至开年以来合计被罚券商已超13家。

不断压实看门人责任的背后,“零容忍”打击不动摇、让行政执法“长牙带刺”、对行业乱象露头就打,显然不是说说而已。

当合规弦儿越绷越紧、见真章成为常态,相信退市者名单还会不断加长,带来的相应启示录、反思录也会不断丰富。

而在高质量警钟长鸣、不断冰火淬炼中,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也会渐行渐近,这对广大投资者、优质上市企业自然是件好事。

同样,若泛海、博天能以此退市为节点,知耻后勇、痛定思痛,脱胎换骨、重塑信誉实力金身也未可知。

拐点也是赛点,一时成败难论英雄,大不了重头来过。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会有绝地反击么?

本文为铑财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