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上半年净利润稳增长,“好房子”战略与科技创新构建新标杆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SH)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一创五强”战略目标,扎实推进七大任务,在主营业务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落地、ESG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多项积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增长3.2%;每股基本收益0.73元,同比增长2.8%。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显示出较强的业务韧性和价值创造能力。
一、主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报告期内,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基建维持稳健增长;分业务来看:2025一季度,公司房建、基建、地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964、2734、1319亿元,同比下降7%、增长2%、增长13%;分别实现毛利润512、280、211亿元,同比下降2%、增长2%、下降7%。房建领域,住宅业务签单占比由2024一季度的22%进一步下降至19%,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同增16%,占比同比提升5pct至30%。基建领域,新签合同额同增10%,维持较快增速,其中能源工程、市政、水利水运签单额同比高增34%、44%、31%。地产板块,上半年新增土储520万平,均位于一二线及省会城市,旗下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稳居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公司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实现新签合同额占比79.3%,完成投资额占比88.7%。在高科技工业厂房、市政工程、能源工程、水利水运等细分领域持续突破,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公司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运营业务,发布《城市更新业务工作指引》,构建全周期、一体化业务模式。其中,北京中海大吉巷项目通过拆旧改造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更新典范,开业首日吸引客流近20万人次。
新兴业务加快发展,公司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半年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公司不断探索新业务增长极,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好房子”营造体系落地应用,科技赋能构建行业新标杆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并应用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核心价值,围绕“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五大维度,系统解决百姓居住痛点。该体系已在38个项目中进行实践,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经验。
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新增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4个。承担包括《住房质量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内的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彰显了公司在建筑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公司还推动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平台、建筑工业机器人等数字化成果广泛应用,初步选出“新建好房子”“旧改好房子”“模块化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11项产品进行产业化推广。
三、海外业务稳健推进,ESG治理持续深化
中国建筑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报告期内实施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中泰高铁4-3标段、沙特萨勒曼国王知识区等重点项目,经营区域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在ESG方面,公司迭代升级ESG指标体系,推进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建立多级联动的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并发布《中国建筑绿色发展报告2025》。所有上市子公司实现ESG报告披露全覆盖,体现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系统管理和透明沟通。
四、改革与风控并重,运营效能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连续第四年获评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3家子企业新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培育名单。通过完善董事会权责、制定市值管理与估值提升计划,公司进一步强化治理水平和市场价值认同。
在运营管理中,中国建筑通过“法人管项目”标准化建设、重大项目监督检查等措施,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质量。同期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下降1.6%和11.7%,反映出“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知名财经评论员、金董汇负责人、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先生表示,中国建筑在上半年展现出较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效能,不仅在传统业务中保持基本盘稳定,更通过“好房子”体系、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推广等举措,积极回应市场与政策导向。特别是净利润逆势增长,反映出公司盈利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能力。长期来看,公司在绿色建筑、城市更新和海外高价值项目方面的布局,符合ESG投资趋势和新型城镇化方向,有望在行业转型中持续领先。
市场注意到,8月29日,公司股价早盘高开后一度强势拉升,显示出资金对半年报业绩表现的积极态度。截止发稿公司股价收报5.67元/股,对应动态市盈率3.9倍,总市值2343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2025年半年度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