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获控股股东加速增持,构筑稳市“压舱石”引领估值修复
资本市场春潮涌动,国资主力军再添重磅动作!4月8日,中国建筑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建集团已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1.099亿股,总金额超6.1亿元,并宣布将加速推进增持计划。
知名财经评论员、金董会创始人、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先生表示:在中央汇金领衔的“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全面发力的关键节点,中国建筑作为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以真金白银的行动,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不仅彰显了央企龙头在资本市场波动中“压舱顶梁”的责任担当、更是对企业价值的强力背书,从制度保障、风险对冲、价值共享三个维度构建起投资者保护体系,为中小股东吃下“定心丸”。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环境,我国多部门近期打出稳市组合拳。中央汇金首次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国资委更要求央企加大增持力度。
数据显示,中建集团现持有中国建筑57.7%股份,此次增持后承诺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内及法定期限内持续加码且不减持。这种“只增不减”的坚定态度,与国务院国资委“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平准基金”机制效能释放,兼具低估值、高分红、强成长属性的基建央企,有望成为长线资金配置的“压舱石”。
邢星先生进一步表示,作为中国房建领域最高水平的代表,中国建筑的增持底气源于三大核心优势:一是万亿级市场话语权:2024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总额45,027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地位,在“两新一重”建设中持续领跑;二是不断塑强“科技中建”的定位:2022年、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958.27亿元,旗下拥有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8家院士工作站,75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19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202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工程建设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4名;三是高股息防御属性:自上市以来,中国建筑累计分红15次,累计分红金额为928.29亿元,分红融资比188.6%,位居行业首位,股息率长期高于银行理财收益,成为险资增配权益资产的重点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增持恰逢建筑业估值修复窗口期。截至4月8日,中国建筑动态市盈率仅4.16倍,市净率0.49倍,显著低于近五年均值。中建集团此时加速增持,既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重估,更是对我国经济长期的看好,和自身长期发展的信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