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政府终于撮合成了一项历史性交易。周日,瑞银宣布将收购瑞信,并透露,这是一宗全股票收购交易,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的股东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瑞郎),总对价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30亿瑞郎的收购价较瑞信最近一个交易日周五的市值打了大概四折,从而也让瑞信成为了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此起收购有两个问题备受关注。一是瑞银与瑞信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央行的现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两家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指导方针,从瑞士央行获得流动性。二是瑞士财政部长卡琳·凯勒-萨特在3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个商业解决方案,而非救助。”

为什么两家银行都能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银行现有工具,从瑞士央行获得流动性,可能并不是瑞士央行心甘情愿的,而是被迫无奈。但凡有一点办法,瑞士央行也不会做出这种后续负面影响非常大的举动。因为,此举就等于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会让未来充满流动性过剩、发生通货膨胀风险的。而瑞士财政部将此次收购与自己撇得这么清,恰恰证明瑞士政府为了此次收购,付出了惨重代价。因为,央行的资金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以国家信用和政府利益背书的。一旦因为超发货币引发通货膨胀,不仅财政资金会贬值,政府为了保障民众利益,需要投入更多财政资金用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平衡市场物价等,就可能需要增加企业税负,或者大量增加政府负债,否则,政府会无法运转。近年来的美国政府,就正面临这样的局面。

作为一家百年大行,瑞士信贷成立于1856年,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收购了瑞士第四大银行———Leu银行和第五大银行——瑞士人民银行,足见其实力之强大。没有想到的是,也就短短的30年时间,自己要被瑞士银行收购了。为什么要被收购而不被破产,原因就在于,其已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大到可以绑架政府的程度。明知此项收购隐含很大风险,明知这样的收购不符合投资者意愿,但是,如果不采用收购手段,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无人能够承担,并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

事实也是,今天的全球金融市场,确实有点风声鹤唳、山雨欲来的感觉。瑞士信贷只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在美国,虽然没有再现雷曼兄弟那样超大规模金融机构倒闭现象,但是,硅谷银行的破产,已经引起美国金融市场的严重震荡,似乎让外界听到了美国金融市场银行破产的阵阵雷声,且声音越来越大。据《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目前有多达186家银行有可能存在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这项由美国多所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美联储加息“极大地”增加了美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许多美国银行持有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银行的资产价值有的甚至减少了20%以上。一旦出现市场信心不足、储户提款增加,就会有多达186家银行可能将资不抵债,面临“爆雷”。

这样的局面,不仅对美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是一次严峻考验,对美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也是一次严峻考验。美联储在为了自己的激进行为买单、给硅谷银行以资金支持的同时,如果继续加息,将对其他中小银行带来怎样的危险,确实令市场担忧。而由央行给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无疑是“挖肉补疮”,补好了,也会留下许多伤疤。补不好,会让金融肌体伤痕累累,甚至全身溃烂。

从美联储到瑞士央行,都在用“挖肉补疮”的方式给商业金融机构输血,或者让商业金融机构苟延残喘。只是,除美国和瑞士之外,还有哪些国家的金融机构会出现“爆雷”现象、什么样的金融机构会发生“爆雷”问题,眼下还真的难以预料。特别是瑞士信贷,作为全球公认的国际大行、不能倒的大行,也到了需要被收购的地步,足以能够说明,眼下的全球金融市场,真的已经听到阵阵海啸声了。

美欧为了应对高通胀带来的风险,被迫采用激进加息手段。特别是美国,采用了暴力加息手段,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出现的低利率、“零利率”,又让美国国债变成了香饽饽。只是,在暴力加息政策面前,这个香饽饽很快就发臭了,变成压在许多银行手上的烂账,“浮亏”十分严重。不出现客户挤兑还好,只要客户挤兑,一切也就只能以破产关闭来应对了。那么,发达经济体央行能够依靠“挖肉补疮”方式解决问题吗?能淌过这个泥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