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汽车销量大跌,华为要亲自下场造车?
华为的当务之急,是重塑标杆,为合作提供可以复制的样本。
正解局出品
最近,有网友发现,赛力斯AITO汽车官微3月8日悄悄使用了“HUAWEI问界”的措辞,取代了此前的“AITO问界”。
华为终端官微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再次强调“HUAWEI问界”的措辞。
很多人猜测,宣传“不造车”的华为,是不是要亲自下场造车?
华为,为何急了?
华为会不会造车?
外界一直有疑惑。
2020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面对媒体,直接作出了“华为永远不会造车”的表态。
在今年2月22日的采访中,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原则,算是对这段时间“华为会不会下场造车”大讨论一个正面的回应:
车厂已经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们要再去建工厂,自己去造车?没必要。中国的汽车工厂闲置很严重,我们把闲置的资产充分利用,是对社会资源最大的保护,车厂挣大钱,我们挣小钱。
早在2021年的《华为不造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是大好事》一文中,正解局就分析了华为“不造车”的原因。
简单地说,就是没实力、没必要、没到时候。
没实力,不是说华为技术不行,而是说资金问题。
汽车是重资产行业,至少需要几百亿的投资。
华为的现金流,还没有多到可以去开拓整车制造产业。
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布局 资料来源:华为官网、中银证券
没必要,是说华为的优势是技术强、生态链完善,以轻资产的方式深度参与造车,也能赚到钱。
自己下场造车,没有必要。
没到时间,是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现阶段还不成熟,华为经验也不足,还没有到亲自下场的时候。
所以,华为以供应商的身份介入汽车产业。
退可守,进可攻,是最稳妥的战略选择。
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问界汽车,就是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两者分工上,华为主要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销售渠道等方面发力,赛力斯主要负责生产制造。
正是在华为的加持下,主要面向低端市场的赛力斯,一跃而上推出30万元级别的汽车。
问界的表现确实不俗,自去年3月启动交付以来,最高月销量超1.2万辆,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此前,问界的宣传海报,使用的都是“AITO问界”的措辞。
这表明,问界隶属赛力斯,华为藏身幕后。
现在,“AITO问界”变成了“HUAWEI问界”。
华为为何突然走到台前?
主要原因,是问界卖得不好。
赛力斯发布的2023年2月产销快报显示,问界系列的销量为3505辆,同比增长230.35%。
看起来不错,但与1月相比,环比下降了21.68%,这是连续第二个月销量环比下降。
赛力斯今年2月的产销快报
这一下跌趋势,与正在回暖的全国车市格格不入。
要知道,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36.4万辆,环比上月增长6%。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公司相比,问界也是唯一下滑的汽车品牌。
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对比
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问界的月销量,不过3000多辆,一年总计不到5万辆。
这与华为此前定下的“2026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差得太远了。
再看看其他合作。
华为与北汽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极狐阿尔法,2023年前两个月累计交付量为995辆,实在是有点少得可怜。
华为携手长安、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阿维塔品牌,截至3月2日累计交付也不过4000辆。
按照华为的计划,与车企合作,车企赚大钱,自己赚小钱。
目前看,华为与车企合作的汽车品牌,销量整体不高,甚至下滑。
这必然影响了华为赚钱。
有媒体透露,华为还将与奇瑞、江淮合作。
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基于奇瑞E平台,内部代号E03,售价或在20万元左右;与江淮合作的智选车新车售价区间或在20万-35万元。
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华为与赛力斯、长安、北汽合作的不顺利,可能影响华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
华为,当然要急了。
因此,华为的当务之急,是重塑标杆,为合作提供可以复制的样本。
销量最大、合作最密切的问界,无疑是最佳选择。
要想逆转问界销量下滑的趋势,只能增加“含华量”。
虽然这不等于华为要亲自下场造车,但也意味着,华为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
问界的优势,是华为的技术、品牌,不足是整车质量和售后服务。
华为要做的,是拉长板、补短板。
将“AITO问界”升级为“HUAWEI问界”,只是第一步。
华为希望借助自家的金字招牌,增加问界的品牌优势,拉动销售量。
但是,30万元的汽车,不是几千块钱的手机,消费者的决策会更慎重。
消费者买单,买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华为下不下场造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推出好产品。
期待华为再造问界。
中国汽车行业,需要华为这条鲶鱼。
最近更新
-
四川三线城市,撑起中国大飞机的脊梁
昨天 13:01
-
谁杀死了公共自行车?
05-31 12:57
-
楼市有变:二手房的房东们,卷起来了!
05-30 14:22
-
中国最强便利店,为什么诞生在东莞?
05-29 13:10
- AMD在数据中心领域举步维艰,竞争越来越难
- 建发股份拟63亿元控股美凯龙,车建兴能渡过难关吗?
- 突发大火,浓烟滚滚!比亚迪回应!
- 大国资产全线反弹,可以抄底A股了吗?
- 华强电子网法务人员现身于控股股东 赶场打官司涉嫌人员混淆
- IPO后,北森驶向HR SaaS深水区
- 巨额担保超公司净资产,协鑫能科收年报问询函,董秘任期未满便辞职
- 被带走协助调查?中信建投总经理李格平辞职!曾在证监会任职!
- 周评1:昨夜外为全线大涨,A股盘后迎行业大利好,散户提前预定红周一。
- 佛朗斯冲击港交所IPO:叉车租赁的未来是数字化?
专栏推荐
-
军师点兵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604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144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4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
推荐阅读
-
挖贝北交所周报:星昊医药、武汉蓝电上市 东方碳素、豪声电子获批文
-
下周资本市场大事前瞻:苹果重磅新品将亮相 英伟达CEO黄仁勋或将访沪
-
五月回款同比增加近50%,珍酒李渡中报业绩或超预期
-
已致超300人死亡!印度“夺命列车”背后:平均每天45人丧生,多次与牛相撞
-
快看,粤港澳大湾区正乘“云”而上
-
北向资金涌入“英伟达的世界”,还先知先觉加仓宁王
-
控股股东注入资产后,华能水电拟投资超583亿建设新项目
-
包凡事件最新进展:若明年10月2日前未满足条件,华兴资本或被联交所除名
-
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徐波被查:简历仍在官网,高值耗材采购灰色空间巨大
-
美的入主科陆电子,能否扭转公司业绩颓势?
-
定心丸!“618”大促美妆首战告捷 多个国货品牌成交额增超90%|行业动态
-
中招“二阳”后咳嗽不止 治疗缓解可用连花清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