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机F35,要被中国卡脖子?
正解局出品
去年9月,美国军方突然暂停接收F35战机,理由是其违反了军方的采购法规,在涡轮发动机上使用了来自中国的组件。
不过,五角大楼很快妥协,给出的理由很诚实:更换中国组件将“过于昂贵和费力”。
这个中国组件,就是永磁体。
什么是永磁体?
中国永磁体,真的卡了美国战斗机的脖子?
人们常说的磁铁,其实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能永久保持磁性的软磁体,另一类则是不易失磁、不易被磁化、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永磁体。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永磁体。
磁体为什么有磁性?
经典的解释是安培的分子电流理论:电子的排布对外表现出整齐的分子电流,意味着磁体内部的磁矩排列一致,就产生了磁场。
安培分子电流理论示意图
永磁体的特点,就是电子排布的整齐队列一旦成形,队形就不容易打乱,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矫顽力很大,磁矩在很长时间内都能保持一致性,磁性就非常持久。
永磁体的应用非常广泛,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离不开它。
从家居生活到军事国防,可算是无处不在。
在日常用品喇叭里,就有永磁体。
根据音量而变化的电流通进喇叭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通电的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不停地来回带动纸盆振动,喇叭就有声了。
某音响的结构剖面图
永磁体另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电动机,比如电扇,又如电动车上的电机。
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动车的销量,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已高达61%。
中国电动车能实现弯道超车,离不开电机技术。
国外电动车大多使用“交流异步电机”,中国电动车超过九成都在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电机能量转换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于是整车性价比就提高了。
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构造图
精明的马斯克自然也关注到中国的永磁体,他在2018年建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时,就果断将自家电机换为“永磁同步电机”。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壮阔征途中,也离不开永磁体,而且科技含量更高。
2019年发射升空的人造卫星“实践二十号”使用的是LIPS-300型离子电推进器,里面就有中国制造的金属合金永磁体。
单单这一项技术的突破,就是个大新闻。
推进器能够实现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放电室的磁场,显然,磁场能不能稳定发挥作用,磁性材料是基础。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型耐高温金属合金永磁材料,即便在高达450℃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消磁现象,保证了人造卫星的在轨应用。
在军事上,永磁体也是刚需。
现代战机上的发动机、机载雷达等多个重要组件,都需要用到永磁体或永磁材料,比如刚才说的F35战斗机。
此外,想要大幅度提升武器的精确制导能力,就得使用很多小电机,永磁体也必不可少。
可以说,现代军事中的高科技,每一项几乎都离不开永磁体。
不仅如此,电视、扬声器、皮包扣、数据线磁环、计算机硬盘、手机振动器等等物品上,都有它们的存在。
永磁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磁体已经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很多人对中国永磁体的实力并不了解。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永磁体超过90%的生产能力和85%的加工能力。
2022年,我国出口永磁体53288吨,同比增长8.6%,出口量创下新纪录,年度出口量保持持续增长。
中国稀土永磁体的出口数量
中国永磁体今天的行业地位,来自过去几十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
我国的稀土永磁体生产最早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面向军工需求,以钐钴永磁体为主导产品。
在1983年11月的第七届国际磁学会议上,日本住友的Hideo Kim宣布日美联合团队发明了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材料,精明的日本人只说是稀土钕磁体,闭口不谈合金比例。
但当时我国的材料科学家谢宏祖早已试过,钕铁无法成为合金。
在第二年的美国物理学会第29届磁学和磁性材料年会上,美国科学家宣布新的永磁体材料为钕铁硼合金。
谢宏祖团队采用低氧工艺,研制出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突破了日本人的技术垄断。
直到今天,永磁体的世界纪录仍然由他的团队保持。
1987年,我国钕铁硼永磁体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包头稀土研究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钕铁硼磁体中试线,政府专门投资200万美元购入日本设备,年产能力飞跃至40吨。
虽然大大满足国防需要,但产量仍然很小。
1990年,日本钕铁硼永磁体产量为1170吨,而我国仅有180吨。
仅用了十年,到2001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产量就占到全球的一半。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成本节节攀升,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我国政府适时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世界著名磁性材料制造企业进驻中国。
我国磁体工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以12.6万吨的产量占据全球八成的市场。
除欧洲和日本外,我国集中了几乎所有钕铁硼磁体的生产企业。
回到本文开头的故事。
如果可以替换,美国人肯定不会在F35战机上使用中国的永磁体。
让美国无奈的是,F35战机发动机上的永磁体,短时间内只能用中国制造的。
此外,配置有中国永磁体的美军战机,还不止F35这一款。
早在2014年,美国军方生产战机雷达系统和起落架时,也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永磁体。
不管美国军方怎么调查,最终肯定都会不了了之。
因为倘若真要严查,美军恐怕就没什么战机能飞上天了。
战机如此,前面提到的精确制导武器也一样。
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对永磁体的依赖,甚至还大于战机。
就拿美国著名的“爱国者”导弹来说,每一枚大约要使用4公斤的金属合金永磁体。
毫无悬念,美军精确制导武器中的永磁体也来自中国。
美国的军事实力全球第一,难道就没办法突破永磁体的困境吗?
可能短期内还真没办法。
永磁体跟高精尖仪器不同,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逆向仿制还特别容易。
不知道合金比例?
买一块来做一下元素分析就能搞清楚——否则美国人也不会大方地公布出来。
不知道具体工艺?
合金制作中的烧结法本身非常成熟,无非是针对专门的稀土材料有点小小的变化。
总之,从合金比例到生产工艺,永磁体都很难成为一个能卡别人脖子的技术。
难就难在永磁体的原料——稀土。
稀土,是制造永磁体最重要的原料。
根据美国能源部去年发布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链深度评估》报告,中国在采矿、分离、金属冶炼和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等四个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分离、金属冶炼和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等三个环节,在全球的市占率约为90%,处于龙头地位,掌握绝对话语权。
2017-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预测趋势图 制图:中商情报网
中国掌握了全球的稀土产业链,由此掌握了全球的永磁体产业链。
在刚刚结束公众意见征求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就包括了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还专门提到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以及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备技术。
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来源:商务部官网
中国永磁体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有力的反制利器。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永磁体仍有两大短板:
一是钕铁硼材料烧结方法的600多项专利,几乎被日本垄断。
二是中国高性能磁体产量不高。
中国永磁体的优势,在于资源、成本和产量。
虽然美国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品,但还谈不上被“卡脖子”。
中国,还得加油!
最近更新
-
四川三线城市,撑起中国大飞机的脊梁
昨天 13:01
-
谁杀死了公共自行车?
05-31 12:57
-
楼市有变:二手房的房东们,卷起来了!
05-30 14:22
-
中国最强便利店,为什么诞生在东莞?
05-29 13:10
- AMD在数据中心领域举步维艰,竞争越来越难
- 建发股份拟63亿元控股美凯龙,车建兴能渡过难关吗?
- 突发大火,浓烟滚滚!比亚迪回应!
- 大国资产全线反弹,可以抄底A股了吗?
- 行业向下 荣耀反周期向上 荣耀CEO赵明:2023年荣耀还是积极进攻
- 全国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这是什么信号?
- 华强电子网法务人员现身于控股股东 赶场打官司涉嫌人员混淆
- 低吸一股今日大涨34%,指数反弹尽拉杂毛,龙头跌停是什么信号,下周风格换了?
- IPO后,北森驶向HR SaaS深水区
- 巨额担保超公司净资产,协鑫能科收年报问询函,董秘任期未满便辞职
专栏推荐
-
军师点兵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604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144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14人已购
¥288.00/月 -
财报拆解 知识点解读+实战案例,帮你5小时学会看财报 72人已购
¥19.90/月
推荐阅读
-
快看,粤港澳大湾区正乘“云”而上
-
北向资金涌入“英伟达的世界”,还先知先觉加仓宁王
-
控股股东注入资产后,华能水电拟投资超583亿建设新项目
-
包凡事件最新进展:若明年10月2日前未满足条件,华兴资本或被联交所除名
-
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徐波被查:简历仍在官网,高值耗材采购灰色空间巨大
-
美的入主科陆电子,能否扭转公司业绩颓势?
-
定心丸!“618”大促美妆首战告捷 多个国货品牌成交额增超90%|行业动态
-
中招“二阳”后咳嗽不止 治疗缓解可用连花清咳片
-
每年发生上万起事故,造成超1万人死亡,印度火车为何成“全世界最不安全”?
-
【图解牛熊股】本周三大板块成牛股集中地 主力资金“激战”AI概念
-
AI+纺织服装促进行业深度变革!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
聚焦IPO|华鸿股份“家族企业”弊端凸显,社保缴纳方面有损害员工权益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