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前,伴随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市场对经济复苏、A股回暖普遍存在乐观预期。进入2月,在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A股春季行情是否会超预期展开?大类资产配置的逻辑将发生哪些变化?海外市场又会有哪些精彩看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兔年最新A股投资策略,您请收好!

一、“春耕”行情即将启动?

观点一:伴随着疫情之后经济的持续修复,春节后我们或许将观察到经济数据同比修复的开始,经济数据的筑底回升将会是市场中期表现的基础,之后企业盈利的修复也将逐步得到验证,市场将会迎来中期震荡上行的区间。

观点二:二十大结束后,投资者逐渐开始关注2023年的经济或货币政策。房地产、疫情、消费等行业的政策均出现了较大的方向性变化,指数的反转已经展开,过去1年比较有效的熊市思维(利多兑现就离场)可能失效,建议转入牛市或震荡市思维,利空不出现,即建议持有。真正有可能终结这一次反转的利空,大概率要等2023年4月的1季报。

观点三:2022年A股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业绩下修,估值下移,目前A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显著低估区间,2023年国内经济将逐步企稳回暖,国内地产政策和防疫方针逐步放松,有望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

二、节后中小盘优势更为显著?

观点一:风格层面上,春节后一周、两周内往往成长风格表现居首,春节后一个月内稳定、周期风格相对占优。进一步观察春节至两会期间,稳定、成长风格优势最为明显,消费风格也表现居前。两会前政策预期密集发酵是支撑稳定、成长风格走强的重要因素。

观点二:今年春节前后都是业绩预告披露的高峰期,此前过高的预期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往往会低于预期,导致中小成长的压力更大。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疫后复苏进入兑现期,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的新预期形成阶段,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因此,中小成长风格在春节后有望回归。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

三、消费修复仍有空间?

观点一:(1)修复“空间”:中国部分医药、食品饮料和休闲服务细分行业,相较于全球“第三阶段”防疫优化后的修复“高点”,仍有较大修复“空间”。(2)修复“时间”:出行链消费品能继续修复到3月,医药即便“共存”后仍能获得持续超额收益。(3)地产链“稳增长”政策和“扩内需”政策,有助于强化中国消费行情的持续性。

观点二:大消费板块在节前已录得快速涨幅,春节期间的消费数据恢复成色或难以支撑其在节后延续“快攻”行情,消费板块或陷入分化行情,除医药这一方向外其余细分宜谨慎。

四、外资快步入场A股?

观点一: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阶段,叠加美债收益率以及美元的走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强势表现,尤其在美国23 年经济衰退预期逻辑,越发得到市场认可之后,外资已经成为 A 股的主要增量资金,同时我们认为此类特征的总量趋势大概率贯穿 2023 年上半年。

观点二:外资的持续大幅流入是近期A股表现强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01/20北上资金今年已累计净流入1125亿元,对比去年全年仅900亿元。

五、二月行业板块哪家强?

观点一:行业层面上,春节后一个月内环保、纺织服饰、公用事业、通信、美容护理等行业表现整体居前,成长风格的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行业表现也相对较好。进一步观察春节至两会期间,占优行业往往受到政策预期催化较多,环保、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农林牧渔、通信、商贸零售等行业表现较好。

观点二:2月大概率会有很多板块开启补涨,所以2月的风格可能是普涨。(1)成长中建议关注新赛道。(2)金融地产近期超预期,或可以超配到2023年年中。(3)消费中,疫情和地产政策驱动的修复是年度逻辑,不只是短期博弈性逻辑。(4)周期中,地产链边际变化大,季度内反而可能更强。

六、2023年大宗商品机会展望

黑色:振幅收窄,地产压制仍存,整体走势呈“N”字型,炉料弹性强于成材。下半年价格强于上半年。

有色:预期主导行情时偏强,现实主导行情时偏弱。上半年铜价预计围绕65000元/吨运行,铝向上赔率合适。

能化:风光已过,但仍有期待。市场煤与天然气价格预计高位运行,原油存在一定上行空间,赔率较高。

建材:若地产超预期改善,玻璃先行;水泥改善时点可能置于各类大宗商品末尾。

七、科创板迎来黄金时代?

观点一:就2023年Wind一致盈利增速预期来看,2023年科创板中增速居前的赛道有,IT服务、光学光电子、化学制药、汽车零部件、电池、生物制品、金属新材料、计算机设备、电子化学品、塑料、通用设备、自动化设备、电网设备、软件开发、其他电子等,这些领域的23年Wind预测增速均在50%以上。

观点二:对科创板而言,主导其牛市的底层逻辑在于,上市约三年且聚焦硬科技的次新股,一则次新股具备天然的时代感,继而契合了十四五时期的强链补链、能源革命、智能经济崛起;二则科创板自2019年推出,多数公司经历了近三年的估值消化。

八、关于港股及海外市场

观点一:在港股市场内外部因素及港股上市公司内生因素等驱动下,展望2023年,港股市场或将迎来企稳反弹,势在途中,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回升,结构性牛市机会可期。

观点二:展望2023年,港股市场成长股或是投资主线,主要以科技股为代表,预判成长股或快于价值股首先实现“戴维斯双击”。

观点三:本周欧洲多数市场出现反弹。考虑到欧洲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影响,预计在开启新一轮右侧行情之前,以德国DAX、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意大利富时MIB等为代表的欧洲多数重要市场指数还将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加拿大S&P/TSX综合指数、澳洲标普200、日经225等发达市场还将出现一些震荡。(据相关资料梳理)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东高科技投顾 李德(执业证号:A01006221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