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小梨 编辑|曹杰军

“微粒贷”虽好,过犹不及。

5月以来,微众银行和祥润中药、辅仁集团的合同纠纷进入了大众视野。银行2018年放出去的900万贷款,至今仍有500万元没能收回。

事实上,因小额贷款兴盛的微众银行,近年来不断在其他金融场景寻求突破,却屡屡遇挫。租金贷、汽车金融等消金业务,都成了微众银行踩雷的“伤心地”。

而由于资本充足率连续下降,微众银行在资金补充方面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今年已经抛出高达800亿元额度的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用以缓解资金压力。

展业一波三折

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背靠腾讯母公司,依托微信、QQ等主流社交平台,业务发展相当迅猛。

根据微众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底,其核心产品“微粒贷”笔均贷款仅约8000元,约70%的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这为该行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

结合2021年,微众银行个人贷款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60.54%,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也达到了54.70%,且由于小额短期贷款利率较高,这一业务也贡献了该行的大部分利润。

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个人贷款业务不仅贡献了微众银行的主要利润,还成就了该行逐渐形成的负面口碑。根据赣商发布统计,去年全年微众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为4381件,占比高达92.06%。在网上关于该行的投诉信息中,不乏关于其暴力催收、威胁恐吓行为的投诉内容。

业绩方面,2021年微众银行的户均利润贡献仅23元,是依靠“薄利多销”来拓展用户,但随着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和客户数量逐渐饱和,一味依赖客户数量增长是行不通的,2019-2021年,微众银行个人有效客户增长速度已经由同比增长68%下滑至18%左右。

不论出于何种立场,微众银行确实为减少对个人贷款的依赖性,在过去几年做了其他金融业务的努力和尝试,但过程并不顺利:

2020年,租金贷业务踩雷蛋壳公寓成“接盘侠”,涉及金额高达15亿元;2021年,微众银行通过汽车金融平台“灿谷”发放消费贷,也出现了多起逾期情况;今年5月,微众银行又陷入与辅仁集团的合同纠纷,涉及逾期未还贷款500万元。

微众银行的不断尝试和踩雷似乎也说明,尽管背靠腾讯,拥有海量用户基础的巨大优势,但似乎只产出了小额信用贷业务这一成果,难以复制到其他金融业务上。

资金面临压力

除业务上对微粒贷的依赖难以减少、展业进度坎坷之外,微众银行本身的经营如今也遇到了难题,资金方面常常受到掣肘。

自2019年开始,微众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均在持续下降,到2021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下降了78个基点至11.06%。

2021年,微众银行的客户存款占比是73.69%,这一成绩在民营银行中属于优秀水平,但同比去年也下降了7.08个百分点,这一下降幅度让微众银行压力骤增。

相比起传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补充资本金,民营银行由于在监管指标上不能满足要求,大多只能借助增资扩股、利润留存等手段来达到目的。截至目前,民营银行中只有网商银行发行过永续债。

微众银行2020年、2021年分别申请了600亿元、700亿元的同业存单发行额度,虽然最终就均未实际发行,今年的申请额度又再次增长至800亿元,可见微众银行也将发行同业存单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揽储方法。

不过比起一般存款,同业负债不仅负债成本更高,其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更大。

增次扩股方面,自从2016年,微众银行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42亿元后,就再未变动。并且由于大股东受制于30%的持股比例限制,当前已经持股30%的腾讯难以再加一步增持加大投入。

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金的方法也不太现实,微众银行尽管息差较高,但发展时间较短,利润累计并不深厚;且随着规模的扩张,微众银行的风控压力也在增长,2016年来,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由0.32%上升至1.20%。

当前出现的各级资本充足率连续下滑、负债端揽储压力上升等情况,使得短期内微众银行的资金压力难以消化;但如果选择发行同业存单缓解压力,就要承受更高的负债和管理风险,微众银行显然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