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獐子岛,又有新消息了。3月2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司法拍卖显示,獐子岛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有的10996万股股票被成功拍卖,成效价为3.43亿元,折合每股价格约为3.12元。

这场拍卖,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这场持续一天的司法拍卖,仅有1人报名,报名者为一家大连的国资公司。到底是无人问津,最终只有一家公司参加竞拍,还是此前已经与这家国资公司商定好了,包括起拍价等都已经有了约定,值得关注;二是拍卖折合每股价格约为3.12元。獐子岛最新股价4.16元计算,大致相当于打了“75”折,这是否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是一个需要回应的问题。

作为一家饱受诟病的上市公司,近年来,獐子岛也算是证券市场一家“名气”很大的公司。早在2014年,就出现过公司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因为“冷水团”原因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约8亿元。

到了2016年,一则《2000人实名举报称獐子岛“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称,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居民提供了一份2000多人签字的实名举报信,称所谓“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并不属实,涉嫌造假。后经证监会立案调查,于2020年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的处罚。

而这期间,一篇题为《扇贝跑路的秘密:关于扇贝跑路的一个调研》的网文,还闹出了一个“大连扇贝有可能受振动波影响,迁徙到北海道”的笑话,让獐子岛更加名声大振,成为一家“明星公司”。

也就是说,獐子岛在这些年中,就没有安静过,且都以负面消息为主。而到了现在,更是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被债权人冻结股权并拍卖变现。公告显示,自2021年6月28日至2021年10月6日,獐子岛控股股东累计被拍卖、变卖及抵偿债务的股份为‪5879.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8.27%。由此,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也由30.767%变为22.50%。再经过此次竞拍,被国资公司拿走10996万股,留给控股股东的股权也就剩下5000万股,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也就易主了。

由于在现有的獐子岛股东中,除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超过10%,达到22.5%之外,其它股东持股都在10%以内,大连国资公司在获得了獐子岛10996万股之后,已经超过了现控股股东2/3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了近15%,因此,大连国资将成为獐子岛的第一大股东。而随着大连国资的进入,很有可能对其他股东的股权展开收购工作,从而使獐子岛成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对獐子岛这样一家负面消息很多,经营极不正常,且受自然因素较大的公司,国资进入之后,能否有所改变呢?诸如扇贝跑路、“冷水团”让扇贝绝收这样的现象还会不会出现呢,会成为投资者持续关注的问题。

虽然说国资进入后,可以对现有的管理层进行调整,对管理架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对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但是,要想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也是很难的。因为,痼疾在身,需要动大刀子,需要大刀阔斧地改。獐子岛的控股股东能够以“75折”的价格拍卖股权,也确实说明獐子岛已经病得不轻,再不引入投资者,可能就难改退市结局了。为了保住上市公司,大连国资充当一次“英雄”,也属于无可奈何,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化竞拍。只是,随着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收购这样一家上市公司,对大连国资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幸福”的事,能否让獐子岛挺过难关,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