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样一种论调:中国石油连续大涨,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石油大涨,不是什么好事,接下来A股可能要崩。

持有这个观点的朋友还有一套严密的逻辑闭环:基金机构不看好后市了,所以要卖股票。

但是苦于基金管理相关法规的规定,在卖出股票后,必须保持相应的股票持仓(不像散户可以空仓),所以买入流动性好、承接力强的中国石油,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逻辑闭环”其实漏洞百出。

首先,很多基金规定必须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这个确有其事。但是规定之中已经有了非常活泛的空间,比如百分之六七十到百分之九十,这百分之三十的空间已经足够调配了。

如果极力看空后市,干嘛不去买风险更低的债券?

第二,中国石油的确是“避险”的好品种。老股民都知道,已经跌成这个X样的中石油,只要拿得住,配合补仓策略,的确大亏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所谓的“流动性好”,却并不一定对。流通市值排名前列的股票里,白酒、银行、保险,每一个的每日成交都比日均成交额十来亿的这货要活跃。

从行业来讲,受制于能源价格波动周期的石化行业,明显也不如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其他行业要好。所以在基金的十大重仓里,很难找到这货的身影,这不是偶然。

哪个基金经理想不开,放着酒不喝车不开,跑去坟地招魂呢......

顺便说一句,去年四季度开始,基金就开始投资大宗方向了,现在已经是考虑逐步撤出的阶段了,散户尽量别盯着分时图一时激动去抬轿子。

这段时间的上涨,内在驱动力,还是环球经济持续复苏,能源进入上行周期。大家想想最近几个月开车加油是不是涨了不少?而这货的价格实在低得不像样了。

但是散户如果想参与的话,一定要想想,一个坚守三五年,才能换来偶尔5个点阳棒的大爷,你伺候得起伺候不起。

说到物价,现在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最新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于近期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这是铁了心要跟通胀干下去了。

大家不要觉得二师兄最近身价暴跌,就没有物价压力了。除非极端情况,否则工业大宗商品才是物价的根源。

之前跟大家讲过,作为进口型的经济体,本币升值可以降低通胀压力,但是这要冒着出口行业受冲击的风险。所以大家看到了,最近人民币汇率有所回落,跟着而来的就是国家储备向市场投放。

这是一手技术难度极高的平衡木。我个人认为,单纯依靠国家储备去控制通胀,而一直压着人民币升值,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最近我看有人担心人民币要开启贬值周期了,恐怕有点杞人忧天。高层的博弈,恐怕不会被股市一根1个百分点的阴线所终结。

今天有色金属板块继续被重锤,就是这个原因。好在投放的品种里面没有煤炭,所以这个方向还在高位震荡,不过后面回落的压力恐怕会继续加大。

总之,别把这些都牵强解释为:“监管和机构都在盯着我账户里的几个钢镚猛打”就是了。

今天市场的回落稍微有一点猛,本想着下午能收回去,结果也失败了。照这个势头的话,恐怕接下来两天还有低点,但是幅度应该不会太大了。3500一线的支撑还是比较强的,有想建底仓或者补仓的可以考虑下。

最近有个行业出了件大事:经过长达三年的诉讼,中国LED企业在美国胜诉了,以后不再有侵权的担忧。

IT行业全球化方面,侵权是个很大的包袱。现在A股的上市公司,有不少外贸业务占到了营收的一半以上。过去几个月来,“公司好但股价难以大涨”的魔咒,算是清除了,对这个方向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