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亚方舟递表港交所,AI医疗上市热潮来袭!
近日,北京科亚方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科亚方舟医疗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其核心产品深脉分数是第一款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可在中国开展商业化的三类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也是全球第二家同时拥有可在中国、美国及欧盟商业化批准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
相较于“科亚方舟”的企业名称,其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周亚辉显然更为人熟知。
作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家、投资人,周亚辉现为昆仑万维董事长,并曾投出过趣店、映客、达达、快看漫画、clubfactory等上市公司或独角兽。
科亚方舟医疗致力于深度学习赋能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器械的研发及商业化,旨在实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改革。公司在北京及上海正在建设两座先进生产设施,总建筑面积分别为2470平方米及1800平方米。该公司预计将使用该等设施以支持血管介入机器人在研产品、震波球囊在研产品及病理玻片扫描分析影像系统在研产品等的开发及生产。该公司目前的研发团队由160名人员组成。
采用自主研发的商业模式,这家公司自主研发了全部产品及在研产品。目前已策略性设计及建成目前由17种产品或在研产品组成的全面产品组合,其中11种为深度学习三类医疗器械,6种为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二类医疗器械。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深脉分数,一种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软件医疗设备,其可进行冠状动脉无创生理功能评估,并根据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计算血流储备分数(FFR),以及深脉脑卒中智能影像分析系统,一款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检测及诊断脑卒中的软件医疗器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深脉分数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内首张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国内首张AI医疗三类证,其也快速推进了科亚方舟的商业化布局。
招股书披露,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科亚方舟医疗与中国728家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该等医院中设立人工智能诊断中心,其中428家为三甲医院,涵盖中国三甲医院总数的约55%。公司已与中国顶级医学院合作完成19项临床试验,共招募14170名受试者;正在进行九项临床试验,共招募10633名受试者。
科亚方舟医疗的绝大部分收入产生自向医院提供研究服务,但该公司尚未自商业化取得收入。该公司表示,将于2021年开始自商业化产品(特别是深脉分数)产生收入。
2019年和2020年,科亚方舟医疗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下同)116.7万、70.9万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5392.5万和4.87亿元。同时,招股书披露,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呈现3倍增长,从2019年的3543.5万增加到1.167亿元。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科亚方舟已先后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约为9亿元。
2月,科亚方舟获得由昆仑万维、IDG资本领投,上海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等联合跟投的亿元B轮投资;
8月完成GGV纪源资本领投,昆仑互联网智能基金、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联合跟投的1.5亿元B+轮融资;
11月完成IDG资本领投,源码资本、天士力等联合投资,原有股东雅惠资本继续跟投的2亿元C轮融资;
12月31日再次宣布获得由中金资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高足资产、约印医疗基金等新老股东联合投资的超3亿元D轮融资。
整个AI医疗赛道已经处于一个黄金时代,随着种类越来越细分,将会有更多的创业公司脱颖而出,但是,相比互联网行业,医疗创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科亚方舟虽然被资本看好,但是目前产品单一且研发时间长等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未来能否在市场角逐激烈且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持续推出优质的技术或者产品将会是获得二级市场看好的重要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