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概念爱好者

前言:这两天连续写了多篇关于涨价概念的内容,实际背后的逻辑就是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复苏叠加通胀效应,造成了资产大爆发,所以就有乡亲问我,如果说生产资料已经反映了未来的趋势,那么生产工具会不会也反映这种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通用自动化设备」的情况。

先说说通用设备固定投资和PMI等宏观数据的关系:

具体逻辑链条为:需求复苏,企业家信心好转,PMI 走强,需求进一步复苏供不应求反应为价格指标 PPI 上涨,PPI 上涨带动工业企业利润上行,工业企业利润上行又对 PMI 产生正反馈。当生产端继续供不应求,企业产能利用率打满,且企业家对为未来经济持续好转有信心时,将主动加大资本开支扩大再生产,反映为制造业投资增速上行。

PS:老规矩,加粗内容为重点,方便加快阅读。

一,事件背景

工业机器人、激光、注塑机、机床等通用自动化设备由于景气度均与制造业投资相关,历史上主要受汽车制造业投资、3C 制造业投资及其他一般制造业投资波动影响,景气趋势上体现出方向上的一致性(幅度有差别)。

可以看下面几幅图的变化

由上面四幅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机器人、激光、注塑机、机床四个行业体现出相似的 3-4 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动特征。2019 年为此轮增速低点,假设周期性特征延续,在 2020-2021 年有望看到增速回升。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通用自动化行业复苏趋势显著,增速持续向上。

二,市场前景

1.疫情过后景气度进一步提升。

通用设备行业的景气程度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2020 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低迷,双循环政策加码,且中国作为最早从疫情中走出来的国家和全世界的供给中心,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验证。疫情后中观产量数据及微观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已启动复苏。展望 2021 年,出口和汽车投资复苏,制造业投资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2.制造业投资的传导链条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与 PMI、PPI、工业企业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2020 年疫情之后,国内生产生活迅速恢复,从 3 月起 PMI 位于荣枯线之上,但 PPI 走弱,由于成本端的下降更超预期,所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 10 月份开始转正,12 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达到 4.1%,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降幅逐步收窄,12 月收窄至2.2%。

3.通用设备迎来更新周期

2009 年起的四万亿投资使得众多领域的设备销售在 2011-2012 年期间达到其峰值,按照设备类 10 年左右的使用寿命,目前有望开启一轮朱格拉周期。

4.从产业发展到产业升级

一般一个国家承接产业后发展 30-40 年开始产业升级,中国正面临这一历史机遇期。从外部环境来说,传统规律是低端产业向更低人力成本地区和国家转移,但目前全球尚未有与中国制造匹配的下一个制造大国出现。从内部环境来说,国内自动化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在人力成本优势不再显著的时候,更优的选择是在中国完成产业自动化升级。

5.外部环境促进投资


 

从上面三个图可以看出,在利润持续好转,周转率提升和负载下降的前提下,企业加大投资的基础是牢固的,只要宏观政策没有大的转向,21年的投资还会持续。

三,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趋势来看,这一轮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已经启动且 2021 年能够持续,将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

1.制造升级背景下高端化&自动化是战略必然选择

上一轮投资周期中,企业新增的产能过多,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行业未能完全消化前期新增产能。本轮资本扩张周期,企业的投资着重点是对存量设备的升级,以提升效率。相对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国的生产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自动化行业将极大地受益于这一过程。

2.产业升级,制造业走向高端

经济转型对应到制造业的升级就是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通过观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之差,可以发现2017 年和 2020 年这个指标持续走高,反应制造业投资向高技术领域倾斜的趋势。

制造升级,向高端发展对设备类投资的影响:

1)机器人机器人应用将逐步从简单的搬运、码垛等向更复杂的应用发展,结合 3D视觉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范围扩大。

2)激光:激光由于其自身的技术优越性,能使得加工速度更快、出产效率更高,代表了智能制造的方向,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

3)注塑机:大型机两板化、小型机电动化的趋势持续。 

4)机床:向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更加智能、更加复合的方向发展。

3.头部趋势愈发显著

2015 年后,无论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或者是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各个行业均体现出集中度提升,头部效应越发显著的趋势。这会导致设备类企业做新的一轮资本开支时将倾向于选择同样具备竞争力的设备类企业的产品。

4.技术进步叠加供应链安全保证,进口替代加速

四个通用自动化行业,仅注塑机行业国产化率较高,其他三个行业依然面临进口替代的机遇和挑战。

五,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

1.工业机器人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贡献了超过 30%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2019 年市场规模达 400 亿。但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 187 台/万人,落后于其他工业国家,有很大提升空间,若达到日本 364 台/万人的水平,则是一个年市场规模800 亿的市场。未来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将像日本 20 世纪 80-90年代一样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稳定增长阶段,预计未来三年 CAGR 超过 20%。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在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和汽车行业中自主品牌分别占比约为 30%和 14%,均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国产机器人品牌技术进步促进进口替代。

2.激光

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接近 200 亿元,其中光纤激光器出货量占总体的一半。中国下游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达到 656 亿元,十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未来 OLED、半导体等新兴领域需求将有力拓展增量空间,同时 LED、PCB 配套自动化设备也可打开细分领域天花板。

目前上游除了泵浦源和有源光纤等核心部件尚不能实现完全自产之外,其余元器件均由国内厂商供应。国外激光器厂商在中国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目前低功率领域已经完成国产化进程,中功率领域国产化过半,高功率领域国产化率正在快速提升,国内厂商竞争力不断增强。

3.注塑机

目前我国注塑机行业呈现“一强多 X”的局面。“一强”指的是海天国际,为行业绝对龙头,注塑机全球出货量第一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多 X” 指的是由伊之密、震雄集团、泰瑞机器、力劲科技、博创智能等组成的第二梯队集团,虽相比龙头海天国际产品覆盖度和品牌知名度上稍弱,但能够维持 5 亿以上收入水平,与行业众多小企业拉开规模差距。

4.数控机床

行业具有明显的 10 年左右的大周期性特征,2020 年从中国数据来看行业景气有所回暖,但全球行业仍可以说是处于周期底部。我国是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国产品牌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依赖进口。中高端机床国产化率约为 20%,高端机床国产化率不足 10%。因此国产中高端数控机床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总结:四大基础行业的对比如下:

从历史成长性上看,机器人>激光>塑料机械>机床。 

从行业规模看,机床>激光设备>机器人>注塑机。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注塑机>激光器>工业机器人>机床。

从国产竞争力上来看,注塑机>激光>机器人≈数控机床。

五,相关上市公司

其中下列个股更具看点:

埃斯顿:布局全产业链的国产机器人龙头,收购德国百年隐形冠军 CLOOS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国产化先行者

拓斯达:从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到智能制造平台型公司 

科瑞技术:实现跨行业集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柏楚电子:国产激光切割系统龙头,高功率进口替代打开成长空间

锐科激光:十年铸造国资光纤激光器龙头,高功率市场潜力无穷,垂直整合迎战未来

伊之密:成长性十足的注塑机龙头,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海天国际:注塑机行业龙头,全球注塑机销冠

创世纪:剥离亏损资产,创世纪涅槃重生

海天精工:专注数控机床十八载,2020Q2 起单季度收入持续创新高

后记

马上就要迎来三月大会,所以现在已经开始做一些前瞻,作为产业升级的基础,尤其是「十四五规划」中对于高端制造业的重视,这里有个政策的换挡,具体我不方便展开说,所以先从制造业的源头开始梳理,接下来这个系列将取代「涨价」系列成为我下阶段的关注重点。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