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象财经/贾甜)2020年,受疫情影响,家电大盘整体走弱,但也有品类保持发展态势,比如个护小电,多数产品相对不算高昂的客单价、关联“健康”的产品属性,以及对线上渠道和近年新兴的电商直播的适应,都是该品类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的“细分明星品类”家用美容仪,正属于美容类的个护小电。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早些时候整理的一份资料,2015年至2019年,国内美容美体仪器线上销售规模持续提升,虽然后续增速有所回落,但销售额仍从22.41亿元攀升至156.96亿元,当时预测,2020年的销售额约至201亿元。

另据据天猫平台生意参谋数据,在2020年的1-11月,天猫平台家用电子美容仪交易额超过50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50%。

二象财经观察认为,近年来家用美容仪的兴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整个小家电行业活跃之下的连锁反应,二是颜值经济持续兴旺下导致旺盛需求。
当然,行业活跃之下,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就市场参与者而言,传统综合性家电巨头、个护小电代表品牌、美容护肤品牌、初创型公司等等纷纷参与其中,难免鱼龙混杂;

就技术、产品而言,从参与者众多不难看出,行业技术入门门槛不高,这是整个小电板块的通病,另外,行业鱼龙混杂之下,屡见品质、安全问题出现。

据了解,最近,南都鉴定以消费者身份将选购的9款热销美容仪产品进行了送检。检测机构为检测机构为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据了解,其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IECEE认可的CB实验室之一。

从结果来看,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性方面:

此次送检依据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13.2条进行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测试,9款美容仪器样品工作状态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不过,依据GB/T36419-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标准附录A.4对对家用美容仪产品进行的温升测试,或暴露了一些产品隐患。据了解,Me-Smooth、TriPollar等两款美容仪样品表面温升超限

二象财经认为,一方面,消费者需要审慎选购产品;另一方面,行业需要避免“蒙眼狂奔”,行业标准需要尽快完善。另外,对于厂商而言,夯实技术能力也尤为必要,小家电“种营销、外观设计,轻研发”的状况需要被改变。(二象财经原创,转载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