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朵财经

导读:

互联网圈在十年前就将大数据称作未来之匙,时至今日,大数据尤其是细分的大数据更是早已成为各大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各类APP索权堪称贪得无厌。

但大数据与个人隐私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互联网公司有没有权利收集、使用甚至贩卖个人信息?

「 1 」

上周六,李开复在 HICOOL 全球创业者峰会上进行了公开演讲。

这个演讲,惹了大事。

李开复说:

旷视科技是我们在 8 年前投资的一个企业……我们早期帮助他们寻找了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帮助他们分析各个行业怎么切入。

李开复的意思,简单明了。旷视科技曾从美图和阿里巴巴拿到大量人脸数据。

这就有意思了。尽管中国互联网圈不乏中国网民不在乎隐私之类的怪论,但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成规模的公司敢于对公众坦诚自己利用网民私人信息牟利。

尽管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尽管排行榜前列的APP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曝光过存在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相关事件——

但收集并使用(尤其是贩卖)公民私人信息这事儿,就像新妇进洞房一样,做得,说不得。

李开复这是捅了大篓子。

而且,是人脸信息。

“人脸”当然也戳到了公众尤为在意的点。有网友评论道:被卖卖电话号码也习惯了,脸都被卖?不能忍。

「 2 」

李开复这个篓子捅得还相当不是时候,蚂蚁集团的办公楼近日据说可是沉浸在行将IPO的美梦之中,但前有国家严格限制利率,中有独董胡祖六涉嫌贱卖股权给亲戚,这些“倒霉事”都还在发酵,偏偏又在这当口李开复说什么提供人脸数据给别的公司……

嗯,无巧不巧旷视科技也是正在IPO的。所以说李开复这个嘴瓢杀伤力真的挺大,美图倒是还好……

总之,数据啊……人脸啊……打的真疼!

蚂蚁金服第一时间发布了澄清声明——

旷视科技赶紧跟上——

题外话啊,不得不说,蚂蚁金服的措辞水平比旷视还是要高不少的……

看蚂蚁金服这回应,

先是反打脸李开复(跟旷视合作这事儿跟李老师您没毛关系),

再是解释只给旷视提供了算法,没有泄露数据。

最后是上价值——“蚂蚁金服重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蚂蚁的生命线,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用户明确授权原则和最小化原则,是我们采集、留存和使用数据的三条红线,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

尔后,李开复也出来道歉。解释说实乃口误。

全文如下:

1)初期曾经建议并帮助旷视团队寻找更多应用合作伙伴,以增强技术水平,提升模型识别率。(和蚂蚁的说法对应上了。)

2)合作中,旷视提供AI技术给到合作方,李开复表示理解数据一直存在合作方客户服务器中,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与传输。(此处跟李之前的说法冲突)

3)发言口误,给三家公司带来困扰,深感歉意。

大家都回应了,速度快,能自圆其说,而且各方说法若何符节。

按说事件至此该告一段落了?

然而并没有。

「 3 」

花朵财经注意到,即使在蚂蚁,旷视,李开复三方都回应了此事之后,舆论却仍未平息。

各种媒体的报道就不说了,题中应有。

网友们的看法很有意思,极其一致。

网友们绝大多数都表示:我不信。

我不信他们没卖数据; 

我不信他们没用人脸数据做商业用途; 

李开复不是口误,是说漏了; 

别装了,还不知道你们吗……

讲真,这一次,花朵财经是倾向于相信蚂蚁金服没有对旷视泄露人脸数据的。

倒不是说多相信他们的节操,而是因为,人脸数据这个东西很明显是蚂蚁金服的核心机密。

人家多少年来辛辛苦苦收集的,除非是全资子公司,否则怎么可能轻易泄露给别的公司?

再说个实际点儿的,就算真的脑抽了想卖,也得有人买得起才行……全中国能买得起蚂蚁集团用户人脸数据的公司,恐怕还真不多。

事件至此,舆论的方向就很耐人寻味,大家为什么不信呢?

首先当然是人们本就倾向于相信坏事、丑闻。

其次,花朵财经觉得,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在对网民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其他大互联网企业先不说(也都有),支付宝2017年不就爆出了默认签蚂蚁信用协议的事件吗?

还有诸如前面提到过的,各类APP索权贪得无厌,点个外卖开定位就够了吧,拍个照开摄像头就够了吧,叫个车定位加实名认证够了吧?

它们不满足,它们全都要,恨不得所有权限全开放才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怪吃瓜群众不相信蚂蚁金服和旷视们的澄清声明吗?

随着互联网的演进,人们逐渐在心理上普遍接近告别免费时代,对服务和安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当此之时,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也应该不再仅仅将当初得到的大数据当做运营利器,而是应该视作一把双刃剑。珍视且不滥用,逐渐改善互联网的隐私数据保护。这是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