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业板块大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高领导人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第二、新闻报道,8月国家粮储少收了近一千万吨小麦。
本人举双手赞同要节约粮食,坚决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但对于第二条我认为过于牵强了。
请教了一下专门从事粮食工作的兄弟,说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粮食生产企业收购前置;另一个是粮农自储粮增加。

这是今年7月15日的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今年各地加强了农资调运和小麦田间管理,总体看疫情对小麦生产未产生大的影响。这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基础!
玉米因为历史原因内部供给不足是真的,进而用小麦替代。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形成“猪周期”也是真的。但制造其他的恐慌,就是良心问题了,千万别这么做!
难道只有南海开战才能赚军工股的钱吗?你支持国家发展大北斗、大飞机,怀着能攻关通信世界难题的美好愿望,依旧能赚到军工的钱。

难道只有疫情扩散才能赚到钱吗?你怀着希望疫情早早结束的美好愿望,买一些复工复产票也能赚钱,即使是开工率不足的电影院,认真做也会翻倍。更不用说你去买一些人畜无害的大型医疗公司,希望通过支持他们从而天下无疫。
看到7月社融数据环比下降,但同比依旧大幅增长,想到的为什么不是,经过上半年这么放水,多增加的20万亿会促使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呢。
黄金、白银和一般商品是有区别的,有货币属性,所以率先上涨。但它的市场容量有限,所以,上涨到一定程度,也就走势趋缓了。
接下来,一些商品或者服务领域的紧平衡被打破,价格就会上涨,这个上涨背后,是货币因素在推动。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航运价格,以及上游一些金属价格。
这些价格上涨,看上去是需求推动,但大家会发现,即使供需平衡了,价格也下不来。其原因是周边价格也上去了,比如说成本、比如说原材料,货币超发需要一轮商品价格普涨,才能稀释。
无论怎么看,是整个价格体系都会抬升的问题,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抬高。不过乐观的看,通胀总比通缩好。
从投资角度看,依然可以跟着复工复产做需求旺盛的上游和中游,需求越强劲,涨价的货币溢价越大,暂时不用过多考虑估值因素。

今 日 福 利


关于华为造车,这几天讨论又多了起来,大概是因为2020中国汽车论坛中,华为作为官方合作伙伴,比较引人注目。
这两天又有新闻,说华为在武汉有一万多人的基地,这个基地正在研发100线雷达,争取短时间内把成本降到100美元,这是好事。百度目前用的是上千美元的英伟达,死贵。
从电车整车价值来看,电池价值第一,IGBT第二,MDC+T-BOX以及周边连接元器件,应该是全车价值第三。随着智能化提升,软件方面包括服务的价值也是会逐步提高的。
但无论是最高等级的“无人驾驶”,还是“人车协同”的“自动驾驶”,首先面临的,或者说永远需要面对的就是安全问题。
智能汽车(ADAS)和车联网(V2X)分别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内部和外部要求。相较于具备强外部性的V2X技术,ADAS更易推进,是智能汽车的早期技术,目前国内国外在跑的中高端车型上基本加装了部分ADAS功能。
不久前,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发生了一起车祸——撞上了一辆横着的拖车。出现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监测和雷达的重要性。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发布了2025年的计划书,要求从2022年7月起,新车必须配备DMS,此举有望倒逼中国相关强制政策加速出台。
主动安全系统技术门槛高,普及时间更长,需要配备传感器数量较多,目前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警系统的普及率目前正在爬坡期,2020年会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而被动监测系统已经充分进入市场,成为汽车必备功能之一。


由于中国汽车零部件后装市场较不成熟,缺少可靠数据且不确定性较大,所以九点君认为国内将选择前置安装。
根据渗透率和产品价格测算,2020年国内前装ADAS市场规模已过千亿,国内相关芯片、软件和算法厂商都在大力推动DMS技术的发展,比如说华为的激光雷达和T-Box。


我一直看好这个方向,原因很简单,汽车是全球最大宗的商品。且其智能化程度和手机形成了巨大的代差,但实际上却是5G+AI的最佳应用场景,同时正在快速地能源替代。


汽车的电化和电子化是和智能化同步的,将孕育出一个二战后类似航空业爆发的行业机会,这个赛道长达十数年,必将牛股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