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配率0.04%!史上最难中签精选层股票大揭秘
精选层网上打新,哪家公司最难中签?答案是,永顺生物。0.04%的获配率,中一签永顺生物,可以说跟中彩票概率差不多。
那么,永顺生物为什么能受到投资者追捧呢?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永顺生物发行规模偏小。永顺生物网上发行股票数量只有36万股,相比同批其他精选层公司来说,发行数量相对较少。这也是永顺生物中签难的主要原因。
二是公司实力相对不错。永顺生物是一家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有三款,市场占有率都不错。其中,猪瘟疫苗市场份额第一、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份额第二、禽流感灭活疫苗份额第六。
表现比禽流感疫苗更为出色的猪疫苗,同时也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2018年,公司猪疫苗收入占比均超过60%。
当然,过度依赖于猪,也不一定是好事。受非洲猪瘟影响,公司去年业绩大幅下滑:2019年,公司营收3.31亿元,同比下滑151.5%;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38.64%。
不过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淡去,国内猪的存栏量又开始恢复增长,永顺生物的业绩,应该也会得到修复。
那么,问题来了,永顺生物中签率低,核心原因究竟是发行股数太少,还是实力过硬?
/ 01 /
猪疫苗:非洲猪瘟带来的变数
作为永顺生物的拳头产品,猪疫苗可以说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关键。
公司猪疫苗主要来自两款产品,分别为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其中,猪瘟疫苗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019年,公司猪瘟疫苗收入为1.0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3%;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收入为2177万元,占比6.57%。
对于猪疫苗来说,业绩能否增长的关键,是猪的数量。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2018年猪瘟疫苗市场规模为8亿元,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市场规模约5亿元。两者不到13亿元市场规模,永顺生物要想业绩增长,自然是希望猪的数量多多益善。
但正如上文提及,因为非洲猪瘟,猪的存栏量反而减少,让公司2019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应收帐款”上。随着下游日子不好过,公司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从2018年的28.82% 增加至2019年的42.92%,并且有部分客户由于非瘟影响濒临破产,可能导致部分应收帐款无法回收。
例如,雏鹰农牧也曾是大客户之一。由于雏鹰农牧出现危机,也让公司蒙受损失。根据2019年年报,公司应收雏鹰农牧的461万应收帐款,计提了383万的坏账准备。
非洲猪瘟带来的另一大影响,是下游客户集中度提升。非洲猪瘟加速了中小型养猪场的出清,大型猪厂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
这对于永顺生物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随着下游客户集中度的提升,势必导致公司议价权降低。
相比海外动保龙头企业,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重大疾病新药研发还集中在国家兽药科研所及大学下属科研机构。
现阶段市面上效果最好、技术最优的猪瘟疫苗(传达细胞源),正是永顺生物和哈兽研共同研发。
不过,虽然是由公司研发,但为了防疫,也不得不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目前,共有18家动保企业拿到了该疫苗的技术授权。行业竞争激烈,而下游客户集中度上升,显然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随着下游养猪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一些企业索性直接自己生产疫苗。比如温氏股份已经开始自己做疫苗了。如果未来永顺生物第一大客户牧原股份也开始自己生产相关疫苗,势必对公司造成影响。
总体来看,非洲猪瘟的影响终究会淡去,但更为集中的下游行业,究竟会如何影响疫苗行业,还需要时间观察。
/ 02 /
禽类疫苗:市场化后能否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猪疫苗,禽流感疫苗也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近三年,永顺生物禽类灭活疫苗的收入分别为1.12亿、0.99亿、1.60亿。
禽流感疫苗收入快速增长,源于政府采购价格的提高:2017年、2018年政府采购价为0.17元/毫升,2019年增长至0.25元/毫升。
政府之所以提高采购价,是因为2019年禽类疫苗由之前的二价灭活疫苗升级为三价灭活疫苗。
如果没有升级换代,政府采购价格不会再有大的变动。因此,在未来几年内,要想再提高禽类疫苗的收入,只能提高市占率。
一直以来,我国重组禽流感病毒的种毒及相关生产工艺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哈兽研所有,基于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的需要,由哈兽研将相关种毒和疫苗生产工艺技术转让给农业农村部指定的企业进行使用与生产。
目前,得到哈兽研授权的三价疫苗生产企业多达11家。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2018年禽流感灭活疫苗市场空间约14亿元。可以说是僧多粥少。
据永顺生物的路演问答,公司的疫苗技术与可比公司不存在差异,比拼的就是销售能力。目前来看,永顺生物与其他10家企业相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018年,永顺生物禽类疫苗的市场份额为8.2%,较2017年的8.6%下滑0.4个百分点。过去两年,永顺生物市场份额排名均为第6。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该领域的新进玩家来势汹汹,尤其是华南生物。入局第一年,华南生物就拿到了10%的市场份额。
要知道,农业农村部指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定点生产企业,相关产品只能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方式实现销售。
也就是说,新玩家势力增长,只会削弱原来玩家的力量。而华南生物和永顺生物一样,同样位于广东,未来在两广区域,两家企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解决原有政府采购模式下的政府资源配置低效和疫苗品质低劣共存的问题,“先打后补”政策正在加速推进:即农户先用疫苗,后续去申请补贴。
疫苗生产企业将直接与终端养殖户进行销售,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成为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
这给了各个公司争夺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永顺生物目前也在摩拳擦掌,调配人员应对市场化政策,但未来情况如何,谁也说不准。
/ 03 /
水产疫苗:蓝海领域,
但要实现营收要看政策
除了猪类疫苗和禽类疫苗,永顺生物还在水产疫苗取得突破,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水产疫苗 GMP 认证的生产企业。
目前,永顺生物拥有两项水产疫苗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一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另有4项水产疫苗产品在研发中。
不过,虽然具有先发优势,但目前来说很难产生收入。
一方面,已有的水产疫苗由于技术还不够先进,并且水产动物的病原菌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制约了大面积推广。
另一方面,水产疫苗接种难度大,更是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水产疫苗主要的接种方式有注射、浸泡和口服。
注射要一条鱼一条鱼的注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虽然浸泡省时省力,但成本较高;口服容易受到消化道对疫苗的分解影响,导致免疫效应较差。
更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目前化学用药更便宜、更方便。正如此前315曝光的海参养殖业,敌敌畏驱虫效果更好。
所以,水产疫苗想要推广,还得依赖于国家的政策。如果能像禽流感疫苗和早期猪瘟疫苗那样,由政府购买强制实施,才能真正推广开来。
如果水产疫苗也开始强制实施,这无疑会为永顺生物打开成长空间。但这一切,都得依靠国家爸爸的大腿。否则渔民为什么要放弃方便快捷便宜的化学药物,而去用各项成本高昂的水产疫苗呢?
/ 04 /
总结
从拳头产品市场份额来看,永顺生物的地位可谓突出。短期来看,随着生猪存栏量上升,永顺生物业绩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但长期来看,随着生猪养殖业下游集中度上升,会对猪疫苗业务带来何种影响,显然还要观察。
在禽类疫苗方面,由于大家都是同质化竞争,随着市场化竞争后,公司能否守住现有的市场化份额或者攻占其他企业的份额,也是需要时间去验证。
当然,水产疫苗公司具有先发优势,虽然目前还很难产生收入,如果未来收获政策红利,成为公司另一增长引擎也不奇怪;另外,永顺生物也在拓展其他产品线,未来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虽然永顺生物中签率低的核心原因是发行股数不高,但与其实力必然也有一定关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