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点 君 论

昨天晚上,一个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兄弟给我来了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听说牛市来了。

我熟悉这个兄弟,他并不是一个职业股民,甚至称不上股民,人家生意忙的要命,没精力玩股票,但是我知道他拿过42连板的ST金泰,对市场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

我们两个电话里聊了有差不多1个小时,并约好了月中见面聚聚。在和他通话的时候,一边想着怎么敲他一笔竹杠,一边想着如何让他理解当下的行情,既不希望他错过也不希望他做错。

挂了电话又思考了一会,觉得我俩之间的对话可能对读者也有用,所以整理了一下,今天分享给大家。

1、指数虽然涨起来了,但指数行情不等于牛市,更加不等于全面牛市。不要心存全面牛市,什么都会涨的幻觉,那是市场无效化的表现。而目前这一轮,是市场经过改革,进而有效化产生的行情。

貌似、可能、也许会有风格切换,但是我宁愿相信下半年总体依然还是创业板这边表现更好,就像“新老基建”的关系一样,可能在复工复产初期,“新基建”要暂时让位于“老基建”,但是随后市场的主线依然还在“新基建”,毕竟那是政策、资金主导的方向。


2、指数行情是有权重品种驱动上行的,权重驱动必然会使交易量集中。短期交易量被集中后,流动性损失的个股就将横盘甚至下跌。这也就是“赚指数不赚钱”。

哪怕演绎到极致,以券商板块举例,最后一段资金或许会分散到金融科技上,但是带不动中石油的。哪怕在券商板块内,头部券商涨完,下面波及腰部的,但是总体涨幅依然有很大差距。


3、指数上攻完成了,会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场。同时流动性从权重释放出来。形成场内的流动性充裕,此时承接了流动性的板块将成为市场新热点。结构性行情越多,结构性行情之间轮动越好,就越像牛市。

因此,现在错过券商板块不要紧、没有赶上煤炭、有色也没关系,风口轮流转,A股的市场风格转变还是很快的。

4、不管是什么样的行情,涨得越急,跌起来也越急。好行情有持续性的表现便是“急跌急反弹”。这便是割韭菜的地方。所以,拿的票,要您自己懂的,否则拿不住,现在给你券商你也拿不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两年习惯了自下而上找个股做行情。面对上周这种突如其来的,爆炒低位蓝筹股,肯定是茫然和懵逼的。

今天,低位周期股修复一段落后,开始减慢涨速。低位蓝筹只留下券商一个活口,而且明显很强,逻辑前面也说过了。当低位个股修复差不多之后,后面才会有个股赚钱效应会出来。

现在有点像坐飞机刚起飞的时候,陡峭的拉升,让你本能的觉得有点慌。可能大家都不太习惯这种节奏。

这种行情,如果选择了正确的板块和个股。最好的操作就是不操作,不要频繁的来回交易。

最后讲几个板块的表现和我的理解,具体的建议明天文章中和大家详聊。

【 煤炭 】

煤炭的上涨不能简单看做是一个行情的末期现象。疫情对煤炭供需不对称的冲击已经结束,煤价4月底以来已经显著反弹。

长协煤价太低了,导致一旦有需求溢出,坑口煤炭价格就会快速上涨,这也对煤企的盈利构成正刺激。尤其是汽运价格随坑口价上涨。

预计下半年需求的进一步恢复对煤价形成支撑,供给在进口和超产监管的作用下也缺乏弹性,煤价边际可继续改善。

板块目前估值还处于长周期底部,下半年随着预期的改善,板块反弹概率也在增加。


反弹的催化剂或来自于三个方面:市场对宏观预期的向好修正、煤价超预期的上涨、市场估值风格再度向价值龙头回归。


这种是复工复产带来的上游上涨,和以往那种大同煤业涨停大盘暴跌的模式不一样。历史不可能简单的重复。

【 医药 】

今天市场出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医药股又开始涨了,一些业绩预期不错的,甚至新高。

这其实打破了很多人之前的担忧,会不会低位补涨完就88了。因为低位补涨后,高位优质品种,还能继续走独立行情。

投资逻辑没变、个股基本面没变,疫情也没完全结束,现在股价好不容易调下来了,不知道之前错过上一轮行情的还有没有兴趣、有没有信心继续参与。

【 水泥 】

周期品的涨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核心的就是供给、需求和库存。以水泥为例:

1、供给:因为环保原因,从政策层面限制了新增产能,供给是受限的;

2、需求:随着疫情好转,工地开工,保就业政策和专项债发放等促进基建回暖,下游需求复苏;

3、库存:水泥因为不便于储存,库存极低,导致下游的需求增长能很快带来板块的量价齐升。

三因素叠加,造成水泥的逻辑,是目前周期股中最通畅的。

【 新能源汽车 】

此前媒体报道,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工厂因新冠疫情关闭了大约 7 周,所以华尔街分析师给出的二季度的出货量相对保守。

但结果是,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9.065万辆,远超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的72000辆。

受此刺激,特斯拉总市值涨到了2283亿美元,而丰田的市值约为2020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已相当于5.8个通用汽车、8.7个福特汽车。

对整个行业而言,在全球市场政策推动需求释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向上动能充足。

政策的持续推动有利于引导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伴随欧洲各国加码新能源补贴以及国内复工复产进展顺利,三季度国内外销量同比有望一同转正,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对于行业分析,研究框架是第一位的,只有抓住了行业最本质的规律,才能把握住大方向,否则一旦陷入碎片化信息的汪洋大海,甚至会越努力越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