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聪明”之处在于你可能还把它当“熊市”了!
本周截止到目前A股市场除了周二的反攻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调整,特别是近两日的回调把周二的硕果也吞噬殆尽。当然,这并非是A股本身要调,是特殊事件的影响以及全球市场的调整造成的连带结果。
尽管A股市场的“韧性”已经很值得我们欣慰了,但在全球大势不济面前,A股市场能否“独善其身”并不需要强求,只要我们还能按照我们自身的节奏和趋势运行就好,即便出现波动也是上升途中的正常波动,我们就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另外,A股市场在这次波动的过程中我们有几点是要特别留意的。一是3000点已经反复攻击未果,但3000点终究只是个数字,不代表反复攻不下就意味着这里就是顶部。恰恰相反,3000点是我们的政策底部,3000点反而是最应该防守的位置,现在不攻要么是在蓄力,要么就是等待时机。
等待的是市场第二轮上涨的基础和条件。就是要等待疫情的结束,要等待资金的换手完成。同时还要等的是整个市场的信心重新凝聚。所以才会出现有北向资金的流出和南向资金流入的情况出现。还有就是一到3000点就会有散户“跑路”,等这些浮筹清理干净了,市场上攻自然水到渠成了。
第二就是市场风格正在发生变化,但很多变化是细小的,是不具备持续性的。比如资金和板块热点的轮动。口罩、医疗器械等无疑是受事件影响的受益者,但并不是大趋势。虽然公共卫生等未来会持续受到关注,但资金的喜好似乎也并不是最直接的,或者说并非是资金“最爱”。
因为这类资产需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取最大收益,阶段性仅仅只是炒作,后面也只能是资金的部分配置,作为底仓的长线布局,还是要靠耐心来取胜。
而就核心资产而言,上一轮是科技,未来仍让还有机会,不过还有另一个机会就是“新基建”。这在这次市场波动过程中正在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说大资金和长线资金这次换手选择了谁的话,那么无疑“新基建”成为了重要的配置之一。例如5G、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等。
近期举行的中央高层会议多次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归类,并冠以“新基建”这一概念。
而“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常会再提新基建。
如此看来,就算年初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随着我们抗疫终将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大方向的建设一定会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而就资本市场或者就拿A股市场来说,波动调整带来的就是新的布局的机会。不然你会认为国家大力发展的前提下让资本市场拖了后腿吗?
就好比2019年全年的行情,大家都认为不怎么样,但是你仔细翻看2019年A股市场的走势,大多数个股全年涨幅都至少翻了一倍。试想,如果你持有一直优质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坚定持股的话,2019年全年你的资金也至少是翻了一倍。这种利润请问在其它地方你又如何能获得呢?
再有,3000点是不好上攻,但2900点就那么容易跌破吗?其实也不是,既然我们能盯着上面的压力不放,为何不低头看看下边的支撑其实一直也是都存在着的呢?而2860~2900点区域之间是不是都是很好的布局区域呢?放眼看宽一点,世界是不是其实还是很美好的?
所以,非熊市下的震荡,不该看做是市场的弱势之举。除非你认为现在的A股市场就是熊市......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