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数”海!数据资源入表加速,5家A股公司“家底”上亿
近日,国家数据局启动首批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目前,数据资源价值已在百余家上市公司财报中量化,5家公司规模超亿元,有不少公司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等方式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首批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启动
国家数据局在11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启动,明确了12家中央企业为首批试点牵头单位,联合民营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等共同承担试点任务。
此次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重点围绕创新数据管理机制、培育壮大数据产业、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创新环境四个方向,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
行动聚焦能源电力、交通物流、矿产资源、装备制造、卫星遥感、新材料、农业、建筑建材、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推动国有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在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数据产品与服务协同创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同时,试点部署突出“场景化”,推动试点企业聚焦行业发展需要,在行业数据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方面,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行业跨领域场景,跑出更多数据赋能实体经济的好经验好模式。
通过系列举措,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水平,有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服务带动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南方电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等多家央国企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并就数据服务创新路径和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南方电网的核心经验是以打造可信流通环境为脉,以推动跨行业融合应用为果,走出一条能源电力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路径。2024年8月,南方电网率先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发布149类电力数据开放目录,与不同类型的运营方共构流通生态。南方电网正积极推动电力数据与制造、金融、环保、应急、城市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研发数据产品400余个。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牵头联合53家央企共建“焕新社区”开源平台,开放120个预训练模型,与行业龙头数据科技企业建立业务协同机制,形成“数据共享-联合研发-场景共创”闭环。在技术赋能方面,与头部数据标注企业共建国家数据标注基地,研发多模态数据标注工具。在跨行业垂类大模型打造上,已联合行业合作伙伴构建近40个细分领域大模型,服务于能源、医疗、物流等重点领域。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致力于“油气输送去哪里,数据和服务就跟到哪里”,通过数据开放,实现“硬设施”的“软联通”,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源入表加速,5家公司账面价值过亿
据《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在“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项目下分别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以列示和披露数据资源信息。
根据我们前期发表的《数据资源量化入表提速,谁是A股“数据富翁”?》,2024年末,约91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数据资源”不为0,91家公司的三个数据资源科目(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金额合计值为20.81亿元。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联通(600050.SH)、中国电信(601728.SH)排名前三,数据资源分别为6.16亿元、3.79亿元和3.71亿元。
截至2025年三季报,已有101家公司的数据资源入表,三个数据资源科目金额合计29.68亿元,计入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中的数据资源分别为0.26亿元、11.81亿元、17.61亿元。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31家公司数据资源账面金额在千万元以上,其中5家公司规模超亿元,前三位依次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今年三季度末,中国移动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科目下的数据资源金额分别为4.76亿元和4.16亿元,合计8.92亿元,而2024年末分别为5.60亿元和0.56亿元。半年报显示,中国移动打造梧桐大数据平台,汇聚沉淀数据规模超2000PB,2025年上半年调用量超1100亿次。
今年三季度末,中国电信计入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科目的数据资源金额分别为1.93亿元和3.12亿元,合计5.05亿元,而2024年末分别为0元和3.71亿元。中国电信打造“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推进自有数据集、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汇集超10万亿token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总量超350TB。
今年三季度末,中国联通计入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科目的数据资源金额分别为1.94亿元和1.96亿元,合计3.9亿元,而上年末分别为1.67亿元和2.12亿元。据公司年报,无形资产中的数据资源主要包含为现有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撑的行业数据库和模型等,开发支出中包含的是尚在开发中的数据资源。
科大讯飞(002230.SZ)、同方股份(600100.SH)分列第四和第五位次,数据资源金额分别约1.62亿元和1.50亿元。
今年三季度末,科大讯飞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科目下的数据资源金额分别为1.54亿元和787.18万元,上年末分别为6174.09万元、0元。科大讯飞表示,公司持续加大数据资源引入和构建的力度,在大模型各任务方向引入行业数商企业联合开展数据建设,星火大模型通用任务效果显著提升,在教育、医疗、司法等重点行业优势进一步扩大。
今年三季度末,同方股份无形资产科目下的数据资源金额为1.50亿元,上年末为9343.71万元。同方股份公告提及将充分发挥数字信息产业整体优势,聚焦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
入表科目来看,仅有海天瑞声(688787.SH)和蓝色光标(300058.SZ)两家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存货科目中,金额分别为1762.28万元、828.74万元。
此外,读客文化(301025.SZ)2024年末在存货科目下列数据资源8665.58万元,今年一季度末为7760.22万元,今年中报及三季报中未披露金额。
A股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哪些路径?
不少A股公司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据产品研发、数据赋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方式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格尔软件(603232.SH)正募集资金拟投资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实现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计划优先在金融、教育等优势行业实现应用及业务闭环,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久远银海(002777.SZ)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研发行业数据可信空间技术方案,持续推动赋能数据要素价值变现。公司研发数据要素全链路技术支撑平台,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数据要素商品的筛选系统及方法”,形成数据安全流通与数据管理关键技术能力,赋能行业数据价值发掘。
慧辰股份(688500.SH)在数据要素赛道深耕多年,研发出“慧AI智能应用平台”“Chat BI数据分析智能体““定性数据研究智能体”等智能产品技术,提供面向企业客户服务数据分析、业务洞察、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等场景的智能体应用能力,已形成了相应的软著及专利。
嘉和美康(688246.SH)推进“临床+数据”双轮驱动战略,升级数据赋能体系,公司推出的C-Fusion1.0数智融合临床解决方案,实现从临床诊疗到管理的全面场景AI赋能,全面支持智慧医院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
思特奇(300608.SZ)创新打造的城市数据要素流通运营平台,覆盖数据流通的全生命周期,支撑数据确权登记、数据授权、数据加工、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助力数据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