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市值蒸发1300亿后,东方雨虹卖房卖股,不是穷途末路,而是壮士断腕!

最近,要是你关注财经新闻,可能会看到一条消息:“防水一哥”东方雨虹,又在“变卖家当”了。先是卖掉了手里持有的一家物业公司(金科服务)的所有股票,没隔几天,又公告说要卖掉在北京和杭州的一些商铺和办公楼。

这一通操作下来,账面上算算,差不多亏了4000万人民币。可能有人要说了。

嚯,这不是败家吗?

要知道,东方雨虹去年(2024年)一整年的净利润,也才1.08个亿,这一下子就亏掉去年小一半的利润,公司是不是快不行了?

要靠卖家当才能维持生计了?

别急,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东方雨虹这一系列动作,表面上看着是“割肉”,实际上,背后藏着的,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救”与“重生”。

“一哥”的烦恼: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挣扎。

在说现在之前,咱得先知道东方雨虹过去有多牛。

在建筑防水这个行业里,东方雨虹是当之无愧的“一哥”。2025年上半年,它在国内防水材料市场的占有率是13.3%,稳稳坐在头把交椅上。第二名科顺股份,份额是3.9%。你看,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是碾压级的。

但就是这么个行业龙头,最近几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揪心。咱们看一组最核心的数据,净利润2021年42.05亿元(风光无限),2024年1.08亿元(跌入谷底)。

是的,你没看错。

短短四年时间,净利润蒸发了超过40个亿!说断崖式下跌,一点不过分。这感觉,就像一个年年考第一的学霸,突然成绩滑到了及格线边缘,谁看了都得捏把汗。

图片

最新的2025年三季报也不乐观:营收206亿,同比下降5.06%;净利润8.1亿,同比下降36.61%。业绩还在持续承压。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答案几乎是人尽皆知:房地产行业不行了。

东方雨虹和房地产的关系,那简直是“唇齿相依”,而且是“深度绑定”。它主要就给各大房地产商的楼盘做防水工程。像保利、万科这样的地产巨头,他们旗下80%的新楼盘防水,都包给了东方雨虹。

可以说,东方雨虹就是靠着给这些地产“大客户”们供材料、做工程,一步步坐上“一哥”宝座的。在2022年的时候,全国前50强的房企,贡献了东方雨虹65%的营收!虽然后来这个比例有所下降,到2025年也还有45%。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产大佬们打个喷嚏,东方雨虹就得跟着感冒。

现在不是打喷嚏了,是地产行业进了ICU,那东方雨虹能好受吗?大量的工程款收不回来,变成了账上“看上去很美”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款,一旦对方真的还不上,就成了坏账,直接侵蚀利润。

大刀阔斧计提减值,主动挤掉脓包。

面对这种情况,东方雨虹干了第一件让外人看不懂的事: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图片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一口气计提了6.88亿元的资产减值,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6.69%。这里面,大头是信用减值损失7.30亿元,而信用减值里,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6.33亿元。

说人话就是:公司判断,有6.33亿的应收账款,很可能收不回来了,虽然钱还没正式宣布彻底坏掉,但为了财务报表更真实,现在就先在账上把这部分“虚胖”的资产和利润给减掉。

这其实是财务上非常谨慎、也非常有魄力的一步棋。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人身上长了个脓包。消极的做法是,拖着,盖着,假装看不见,但脓包会越来越大,最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而积极的做法是,主动去医院,让医生一刀把脓包切开,把脓液彻底挤干净。虽然当时会很痛,还会留个疤,但之后伤口才能好好愈合,身体才能恢复健康。

东方雨虹现在做的就是后者。它集中处理了那些过去和中小房企合作中,最有可能成为坏账的“雷”。公司自己都说了,通过这次“大扫除”,未来每年需要计提的坏账损失可以控制在1个亿以内。

图片

这意味着,通过眼下这“阵痛式”的6.88亿计提,东方雨虹把未来几年可能陆续爆发的应收账款地雷,提前给集中引爆了。

短期看,利润表很难看(比如:三季报利润大跌)。

但长远看,公司的资产质量更扎实了,财务报表里的“水分”被挤掉了,以后可以轻装上阵,利润不会再被这些潜在的坏账一点点地“啃食”掉。

变卖资产换现金,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如果说计提减值还只是账面上的操作,那卖股票、卖房子,就是实打实的资产变现了。

前后花了大概2.13亿人民币买来的股票,最后以约2.19亿港币(约合2亿人民币)卖出。一算账,亏了大概1300万。卖北京、杭州的商铺/办公楼:又形成了大约2580万元的处置损失。

半个月,亏掉近4000万。图啥呢?

公告里写得很清楚:“为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回笼,改善资产结构,优化公司财务状况。”

说白了,就两个字:要钱!要现金流!

咱们来看看东方雨虹的“钱袋子”紧不紧。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货币资金有72.59亿,听着不少是吧?但同期短期借款高达46.12亿。扣掉这部分马上要还的债,公司能灵活支配的“活钱”只有26亿多。

公司的流动资产在减少,流动负债却不少,偿债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那些可能贬值或者收益不高的资产(比如:别人家的股票、自己闲置的房产),宝贵的现金流才是过冬的“粮食”。

亏几千万,换来几个亿的真金白银,可以用来还债降杠杆,可以用来支撑日常运营,还可以拿去投资更有前途的新业务。这分明是一笔“断臂求生”的划算买卖。

这背后,也体现了公司创始人李卫国的决心。虽然文章里没有直接引用他的话,但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掌舵人,他必须要有这种魄力。

在行业寒冬,活下去比面子重要。他很可能在公司内部说过类似的话:“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舍不得那些坛坛罐罐。把没用的、低效的资产果断处理掉,把宝贵的资源集中到能让我们活下去、并且未来能赢得胜利的方向上来!” 这种决策,正是一个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应有的担当。

言西认为,东方雨虹非但不是“穷途末路”,反而是在进行一场非常清醒和果断的“战略大转移”。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为自己开辟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你看它变卖家当换来的钱,都投向哪里了?

在国内市场见顶的情况下,“不出海就出局”是很多企业的共识。但东方雨虹的出海,不是简单地把货卖到国外,而是选择了最难也最扎实的路子,“并购经销商网络+自建厂房”。它收购香港、智利的本土建材零售巨头,直接获得成熟的销售渠道;又在休斯顿、沙特、马来西亚建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2025年上半年境外营收猛增42%,虽然现在占比还小,但未来可期。

大力推行“渠道下沉+即时零售”。


1. 发展遍布全国的工程和民建经销商,超过14000家!

2. 推出“雨虹”服务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做防水维修、墙面刷新这些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渠道营收已经增长了15%,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增长点。

咱们再回头看它“变卖家当”的行为,格局就打开了。

它不是在绝望地典当东西换饭吃,而是在进行一次果断的“资产置换”:卖掉与旧发展模式关联度高、流动性差、非核心的资产,换成宝贵的现金,然后ALL IN 到代表未来的新赛道上去,海外市场和国内零售市场。

行业的冬天,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大考。对于东方雨虹这样的龙头,考验的不仅仅是活下去的耐力,更是“敢调整、敢变革”的魄力。它通过计提减值和变卖资产,正是在勇敢地丢掉过去的包袱,哪怕这个过程很痛、很难看。

它的自救,不是被动躺平,而是主动破局。这份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魄力,恰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业龙头应有的韧性。

卸下了房地产的沉重包袱,找准了出海和零售的新赛道,轻装上阵的“防水一哥”,它的未来,依然值得我们抱有一份期待。

毕竟,能对自己下狠手的企业,往往才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