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需谨慎!永和智控又要三折甩卖医院,上亿商誉成泡影
永和智控正在挂牌转让光伏子公司和四家医疗板块子公司,收购时长都不超过五年,但与前期收购成本相比,挂牌价格大多打了三折,有的甚至是“零元转让”。
三折转让医疗板块资产,1.61亿元商誉归零
2025年11月18日,永和智控(002795.SZ)公告,公司拟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孙公司昆明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医科)100%股权,首次挂牌底价不低于3592.77万元。
至此,公司旗下四家医院全部挂牌转让。过去一年,永和智控公开挂牌转让达州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州医科)95%股权、凉山高新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凉山高新)70%股权、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医科)73%股权及成都永和成(永和智控全资子公司)对其的1493.50万元债权,首次挂牌价格分别为2767.64万元、936.53万元、1493.50万元。
2020年,永和智控开始跨界医疗业务,当年以8860万元收购达州医科95%股权,以1.08亿元收购昆明医科100%股权。上述收购分别形成商誉5716.58万元、7115.24万元。
2021年,公司又收购了凉山高新和参股公司西安医科。其中,凉山高新70%股权的成本为3150万元,并形成商誉1988万元。西安医科57%股权的取得成本为4098.58万元,形成商誉1275.33万元。2023年,永和智控追加896万元收购西安医科16%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73%。
与前期收购成本相比,昆明医科100%股权的首次挂牌底价折价约67%,达州医科、凉山高新股权挂牌价格也都折价约七成。西安医科的挂牌价格与永和智控子公司对其的债权相同,股权部分相当于是零元处置。
永和智控收购完成后不久,上述医疗子公司很快开始亏损。2022年,昆明医科净利润亏损15万元,西安医科亏损1377万元。2023年,达州医科、凉山高新开始亏损,西安医科继续亏损1390万元。到了2024年,四家子公司全部陷入亏损。
此时,公司由上述收购事项形成的1.61亿元商誉已经全部计提减值准备。
1.85亿元债权标价3000多万,光伏负资产“无人问津”
我们曾发文《“易主”不易!永和智控又被“放鸽子”,有公司疑现精准减持?》提到,永和智控实控人曹德莅三次转让公司控制权失败。
其中,在今年8月的控制权转让协议中,公司实控人承诺在2025年12月20日前努力促成剥离上市公司光伏不良资产、医疗板块的工作。医疗板块方面,实控人承诺,若上市公司未能在承诺期限内完成相关资产的处置且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收购相关资产,实控人或其指定主体在承诺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收购。
实际上,上述光伏、医疗等“不良资产”正是曹德莅入主永和智控后,为公司开拓的新业务领域。
永和智控原业务以阀门管件为主。2019年10月,曹德莅通过增资等途径成为公司新任实控人。2020年,公司开始打造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连锁专科医院的产业发展模式,陆续对昆明医科等医疗资产进行收购。2022年公司又开拓光伏电池产业,以3122.45万元认购普乐新能源科技(泰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乐科技)新增注册资本,取得普乐科技51%股权。
普乐科技主要生产、研发和销售N型TOP Con电池和IBC电池。永和智控称,普乐科技于2023年4月完成一期厂房基建工程建设,2023年5月实现N型TOP Con电池首片下线,2023年6月TOP Con电池产线形成销售。
与医疗板块子公司相似,普乐科技也长期亏损。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普乐科技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1.95亿元、-0.49亿元。2024年年末,永和智控对普乐科技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1.82亿元,公司按单项全部计提坏账。公司称,普乐科技不具备还款能力。
永和智控也在试图甩掉普乐科技这个大包袱。2024年10月,公司与深圳市凡荣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荣实业)签署转让协议,拟将普乐科技51%股权及公司对其的全部债权按照一揽子交易的方式,以6140万元交易对价转让给凡荣实业。但2025年10月,该交易终止。
与此同时,永和智控将上述普乐科技51%股权及债权挂牌出售,首次挂牌价格为3049万元。与出售给凡荣实业的价格相比,挂牌价格下降了约50%。
截至评估基准日5月31日,普乐科技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04亿元,股东全部权益的市场价值评估值为-2.92亿元。此外,普乐科技对永和智控的债务金额为1.85亿元,其中本金1.69亿元、应付利息0.16亿元。永和智控称,对普乐科技的债权可受偿金额最可能实现的下限是3049万元,以此确认为挂牌底价。
11月19日,公司收到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具的《项目信息反馈函》,截至11月17日公告期满,无意向受让方报名参与投资。
连亏三年现好转,实控人岳母却减持
业绩方面,永和智控自2022年开始出现亏损,至今未走出亏损泥潭。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9.48亿元、8.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6%、4.19%、13.19%;分别取得归母净利润-0.26亿元、-1.56亿元、-2.97亿元,持续亏损且亏损幅度愈发严重。亏损原因包括加速推进新能源电池业务导致各项成本费用持续投入,以及医院资产产生较大商誉减值等。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降7.25%,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减亏20.65%。
盈利向好的同时,公司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余娅群却在减持公司股份。
余娅群是实控人曹德莅的岳母,2025年8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7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84%。以8月29日收盘价4.86元/股计算,余娅群或套现约1812万元。
此外,公司董事、总经理鲜中东在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3月10日减持公司股份65万股,减持均价5.17元/股,合计套现336万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