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周立宸接班5年,海澜之家还在200亿周围打转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这个由女人和孩子撑起消费主力的时代,男人的消费能力经常被调侃为“还不如一只猫”。但李泽并不这么认为,“男人如果不爱消费,那是谁在买始祖鸟?”
中年男人把始祖鸟捧上了神坛,那为什么不愿意去“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了?
近日,海澜之家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微增2.23%;归母净利润18.62亿元,同比下滑2.37%。
海澜之家极其依赖线下,约8成收入来自线下。然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的加盟店及其他门店净关闭了264家。
2020年,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之子周立宸接班,成为公司董事长。在周立宸掌舵之下,公司邀请许魏洲、潘展乐、曾舜晞等新生代运动员、明星代言,又与开心麻花联动打造贺岁微电影,向年轻人靠拢。
但从最终结果来看,自2020年以来,海澜之家的营收和利润在增长与下滑之间反复横跳,始终难以打破瓶颈。
今年9月,海澜之家宣布启动赴港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在更为复杂的国际市场,海澜之家能否吸引更多男人“一年逛两次”?
1、加盟店持续减少,加速打造直营店
“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这句经典的广告语,让海澜之家在男装市场迅速崛起,甚至一度成为了男装的代名词。
但在个性鲜明、追求差异化的年轻人眼里,海澜之家“太成熟了”——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25岁穿着像35岁”、“款式太成熟,不适合35岁之前的男生”。
90后男性消费者李泽(化名)表示:“我在海澜之家买了件polo衫配西裤,穿出去上班第一天,别人都说我看着像是要去参加联合国大会。”最后,李泽直接把衣服送人了,再没买过海澜之家。
其实,海澜之家不只有「海澜之家」这个品牌,也不只有男装。
在主品牌「海澜之家(HLA)」之外,公司还有女装品牌「OVV」、简潮时尚男装品牌「黑鲸(HLA JEANS)」、高端婴童品牌「英氏(YeeHoO)」等。不仅如此,公司还代理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海德)、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
只不过,主品牌「海澜之家」仍然是重中之重。2025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系列实现营收108亿元,占比总营收的69%。
然而,海澜之家系列的加盟店正在减少。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澜之家系列的加盟店及其他门店分别净关闭57家、164家、359家,三年累计净关闭580家。
进入2025年,加盟门店关闭的节奏未停。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海澜之家系列的加盟店及其他门店共4101家,较年初的4365家净减少264家。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于是,海澜之家选择加速打造直营店。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海澜之家系列直营店达到1583家,净增115家。
即便如此,海澜之家系列产品的营收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冲击。2025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系列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下滑3.99%,是唯一出现营收下滑的品牌,护城墙出现了裂缝。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其实,海澜之家不仅线下门店承压,线上渠道也是短板。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销售实现营收为31亿元,同比下降3%,占总营业收入(156亿元)的比例不足20%。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放在行业中来看,2024年时,男装品牌红豆股份的线上渠道收入占比约24%,七匹狼超过30%,森马线上占比更是超40%,均明显高于海澜之家。
主品牌线下门店失守,又打不开线上渠道,双重挤压背后,海澜之家增长疲态已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亿元,仅同比微增2.23%。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接下来,海澜之家的增量该往何处寻?
2、周立宸接班5年,超190亿砸向营销
其实,海澜之家一直想要寻求改变。而2020年,算得上是企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19年,海澜之家首次闯过200亿大关,营收达到220亿元。到了2020年11月,周立宸就从父亲周建平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开始掌舵海澜之家。
周立宸出生于1988年,接班时只有32岁。年轻的“二代”上任之后,海澜之家选择在营销方面重金投入,试图改变海澜之家在年轻人中的品牌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海澜之家曾赞助春晚,成为央视龙年春晚唯一服装品类赞助商;邀请曾舜晞、十个勤天等当红明星参加品牌定制户外慢综。
2025年,海澜之家还与沈腾及开心麻花创作团队合作打造了贺岁微电影《年味儿》。在今年十分火爆的苏超赛场,海澜之家也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现身。
而公司的代言人阵容更是“顶配”。2021年以来,海澜之家陆续邀请许魏洲、潘展乐、曾舜晞等新生代运动员、明星代言。
这些综艺、明星有着相当数量的年轻粉丝,海澜之家试图用流量重塑品牌,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2.52亿元、34.25亿元、43.53亿元、48.41亿元及35.24亿元。短短不到5年时间,公司已经在营销上花了约194亿元。

(图 / Wind(单位:亿元))
重金投入营销,自然是想要获得更高的销量,但公司营收一直在涨跌之间反复横跳。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12.41%、-8.06%、15.98%、-2.65%及2.23%,整体营收规模始终在200亿元上下徘徊,原地踏步。
不仅如此,巨额的营销费用还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62亿元,同比下滑2.37%。在此之前的2022年和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的降幅分别为13.49%、26.88%。

(图 / Wind(单位:亿元))
即便公司利润并不稳定,海澜之家在这期间仍然每年拿出85%以上的利润回报股东。2021年至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分别为22亿元、18.6亿元、26.9亿元及19.7亿元,累计分红87.2亿元。
在这期间,周建平、周立宸、周晏齐(周建平女儿)三人持有海澜之家的股份一直保持在45%以上。即便以45%股权计算,周建平家族也拿走了超39亿元的现金“大礼包”。

(图 / 海澜之家2024年财报)
相比于分红,投资者其实更想要海澜之家提振A股股价。
在上交所e互动上,有投资者吐槽公司今年股价单边震荡下跌,跑输市场及行业指数,表示愿意接受现金分红比例适当降低,焦急地希望公司给出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


(图 / 上证E互动截图)
针对投资者的疑问和担忧,「子弹财经」试图向海澜之家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3、存货超百亿,海外是出路吗?
投资者对海澜之家的股价有所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海澜之家股价最高达到8.74元/股,截至2025年11月19日,其股价报收6.26元/股,10个月内累计下滑28%。
据媒体报道,11月6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2025年11月份指数审核结果。在最新的MSCI中国指数调整中,已将海澜之家剔除指数名单。(编者按:MSCI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它编制的指数是全球资本市场极具影响力的投资参考基准,而当某一公司被其剔除指数名单,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空信号。)
在A股明显承压之际,海澜之家又计划冲刺港交所。今年9月8日,海澜之家宣布,授权管理层启动赴港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有投资者为此感到担忧,认为市场普遍将公司二次赴港上市解读为利空,这也是当前股价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询问公司是否有暂缓赴港上市的计划?而海澜之家目前尚未对此予以回复。
其实,海澜之家虽计划赴港上市,但本身并不缺钱。截至2025年9月末,其货币资金为55.8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31亿元,合计超57亿元。同期,公司没有短期借款,且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不足10亿元,资金链相对宽松。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而海澜之家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高达115亿元。在国内市场增长疲软之时,这些存货如何加速周转,快速消耗?“出海”自然就摆上了台面。
海澜之家表示,赴港上市是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据悉,2024年,公司已在马尔代夫、肯尼亚开出海澜之家首店。2025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
按照海澜之家的计划,公司会在深耕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等成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宽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新市场。
但市场的疑问在于,海澜之家能否在海外卖出“男人的衣柜”?
在销售终端,海澜之家离不开广大加盟体系的支持;在生产端,公司零售品牌的产品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其中,「海澜之家」品牌主要采用可退货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公司可以将滞销的商品剪标后退还给供应商,由供应商承担滞销风险。

(图 / 海澜之家财报)
这意味着,海澜之家主要是轻资产模式运营,而在海外建设新的供应链和选址成本高企,海外难以快速复制国内低成本加盟体系、供应链体系。若将供应链留在国内,势必增加税务、运输等运营成本。
从品牌来看,与安踏、李宁等品牌线丰富的国际化品牌不同,海澜之家的整体风格偏商务、偏成熟,如何迎合海外市场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需要长时间的探索、磨合。
而数据也证实,目前海澜之家的海外市场份额并不高。截至2024年末,海澜之家海外门店总数达到101家,海外地区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30.75%。同年,公司总营收为210亿元,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不足2%。
海澜之家想要在海外走出一条新路,但这条路势必漫长而曲折。未来,能否带领海澜之家突围,就要看“二代”周立宸如何大显身手了。
*文中题图来自:海澜之家官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