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中期主义的胜利
11月19日,百度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三季度百度整体营收为312亿,同比下降7%。其中,百度核心业务营收247亿,同比下降7%。
三季度,全面All in AI的百度打破了传统业务壁垒,三季度AI新业务同比增长超50%,达到100亿元规模。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成为核心亮点。
只不过,百度AI原生营销的引擎动能,要想真正扭转起百度广告板块的收缩,仍需时间:三季度,百度营收核利润基本盘的在线营销业务营收153亿,同比出现18%的下滑。
此外,三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营收93亿,同比增长21%,百度智能云业务拉动作用显著。爱奇艺板块在三季度表现没有太多惊喜,营收67亿元,同比下降8%。
总体来看,百度AI赋能驱动作用越发明显,只是距离公司彻底转型,还需更多时间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百度净亏损112.32亿,由盈转亏,主要受设备价值重估与更新等因素影响,公司产生了一笔162亿的长期资产减值,本质属于发展期间的一种提前成本压力释放,对未来公司整体走向并无大碍。
百度此次披露的AI业务,不是凭空而来,意在打破传统业务部门的界限,是一种基于传统业务在AI驱动下的归拢提炼。
全新视角下,百度AI业务已达到百亿规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体量上已占公司当季营收的三分之一,增速上也大幅领跑传统业务。
其中,百度AI云收入42亿,同比增长33%,AI云基础占据了业务一半体量。该业务一大亮点在于,百度算力租赁业务本季度增速达到了128%,相较上季度50%增速再次翻倍加速。
百度AI云的行业竞争力随着时间推移得到了印证。IDC最新发布的《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已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
过去数年,GEO模式对传统SEO搜索模式带来了持续冲击。这也导致,当传统搜索日渐式微,市场衡量百度市值回归的关键标准之一,就在于百度的在线营销业务,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扭转下滑趋势,最终平稳落地乃至回升。
一直以来,百度以在线营销营销为主的核心业务,撑起了集团超70%的营收,以及绝大多数的利润。2024年,百度广告业务表现稳健,也让集团全年业务仅下滑3%。到了今年一季度,百度广告收入同比下滑仅6%,仍处于可控范围内。可到了今年二季度,百度在线广告收入同比下滑15%,来到162亿。
不过,到了今年三季度,百度在线营销营收153亿,同比减少18%,下滑速度提升,这也直接导致百度核心收入同比减少7%。尽管,百度的AI在线营销板块,在三季度实现了大幅增长,只是规模体量距离实质性重振百度的广告业务,还有距离,更需要时间验证。
搜索是百度广告业务的基座和用户流动的源头,重要性不言而喻。搜索从未过时,一直是互联网关键的基础入口。目前,几乎每一个APP内,搜索功能都是平台连接用户、内容、服务的核心关联点。
只不过用户的需求痛点一直在变。到了移动时代,不同平台筑起高墙,加上不同人群受到兴趣、需求、消费场景等驱动,出现了明显圈层分化。受此影响,用户对搜索的需求,已经不再是PC时代的广大“网友”简单的“百度一下”,而是人群差异汇聚不同APP后,用户对搜索有了更加垂直、精确、高质量的需求。
三、长久转型的战略定力
百度三季度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述业务以及回答投资者问题时,重心放在智能驾驶上。
事实上,百度智能驾驶这些年的走向正在明朗起来。2025年三季度,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接单达到310 万单,增速达到212%,出现明显加速。截至11月,萝卜快跑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已突破1700万。
目前,萝卜快跑除了在国内20多个核心城市逐步渗透外,也在包括香港、迪拜等海外市场迅速铺开,达成了全无人驾驶里程破1.4亿公里、自动驾驶总里程超2.4亿公里的成绩。
李彦宏谈到:“第三季度,我们全方位展示了AI为业务带来的变革性价值.....萝卜快跑全无人运营规模加速扩大,全球化脚步加快,已进入瑞士市场,同时保持了行业领先的安全标准。”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即“边际成本”效应,意在描述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总成本变动量。简单来说,边际成本,就在于衡量企业“多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多花多少钱。”
一旦“边际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扩大产量,就能加速突破成本壁垒,利润可实现迅速激增。
从这点上说,百度的萝卜快跑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沉淀与成本投入,目前或许已即将逼近技术“收入”突破“成本”的临界点,并且运转速度越来越快。
今年以来,百度股价累计涨幅接近40%。这看似是对百度价值重估,根源,则是对百度战略调整的一种深层肯定。
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巨头,百度近年在团购、电商、外卖等业务上表现不尽人意,这与早些年李彦宏总结步入市场准则,即市场足够大、利润足够大或许直接相关。多元化业务的尝试,也让彼时的百度,出现了一定的战略失焦。
这让百度时常陷入一种“起大早、赶晚集”的批评声中,李彦宏也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谈到,百度这些年有做成的、有做失败的。如果有什么规律性的话,当这件事的成败几乎完全取决于它技术的先进性的时候,我们的成功概率就会大不少,尤其是这个技术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投入和迭代,那我们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当然,百度要想用AI焕发自己的第二春,仍避免不了变革的阵痛:一个直观的案例是,新的搜索服务或许将颠覆过去以竞价排名为主的盈利模式,由此,集团财务侧承压短期内不会消失。
只不过,如果一家公司目标足够长远,当下变革所付出的代价与转轨期遭受的痛苦,也会被时间转化,终将变成一种对勇敢者自我颠覆的巨大奖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