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指数高开低走暗藏分化,电池板块逆势狂飙!后市关注新主线

【盘面分析】

目前的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分歧,有资金在年底这1个多月的时间里提前开始收获利润,有资金继续猛追猛打扩大收益,这就导致了机构资金有“看高一线”的,也有频发“顶部已现”的。既然每次下跌有主力资金护盘,那么现在的上涨就看欧美股市能否再度起航拉升,这有助于A股市场进一步走高。今年A股市场走的是“电风扇”的轮动行机构行情,相较于去年的“雨露均沾”做盘难度较大,只不过行情没有结束,“吃饭的机会”要把握好,不然又是下个10年!

骑牛看熊发现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产业化趋势加速。政策引导和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需求驱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提速。现阶段半固态电池已率先装车,全固态电池市场可期。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应用于对续航和安全性要求高,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机器人和eVTOL 等新兴行业,随后拓展至中高端新能源车型,随着技术工艺的成熟和规模化效应的逐步显现,最后应用于成本敏感度高的储能行业。梳理海内外电池和整车厂对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计划表逐步清晰,预计2027 年全固态电池开始小规模装车,2030 年进入量产。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两市个股开盘涨跌互半,题材板块方面培育钻石、电池、POE胶膜等板块表现较强,航天装备、消费电子、煤炭开采等板块表现较差。光伏、储能概念反复活跃,拓日新能涨停,海博思创涨超16%,协鑫集成、科陆电子等跟涨,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大力推进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建设;到2030年,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CPO概念震荡拉升,可川科技涨停,仕佳光子涨近20%,罗博特科、汇绿生态等纷纷跟涨,隔夜美股科技股普涨,英伟达涨近6%,此外谷歌表示,其代号为“Ironwood”的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向市场。抗流感概念盘中逆势走强,特一药业涨停,金迪克涨超10%,南新制药、太龙药业等纷纷跟涨,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

存储芯片概念反复活跃,神工股份20cm涨停,走出2连板,江波龙涨超8%再创新高,德明利、迈为股份等纷纷跟涨,闪存龙头闪迪(SanDisk)11月将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其涨价的消息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导致创见、宜鼎国际与宇瞻科技等模组厂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超硬材料概念延续强势,四方达、沃尔德等纷纷冲击涨停,惠丰钻石、黄河旋风等跟涨,经批准,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总署公告2025年第55号、56号、57号、58号,及公告2025年第61号、62号暂停实施,相关公告涉及超硬材料等相关物项。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二出现高开低走后的震荡走势,这样的盘面仍然有部分个股冲高,说明游资相对于机构资金更为活跃,不过追涨风险较大。年内超万亿元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正在重塑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定价逻辑,推动其逐步摆脱离岸市场的波动特性,迈向定价权向内资转移的结构性变革新阶段。尽管进入四季度港股出现阶段性震荡,但机构普遍认为,此轮行情远非短暂反弹。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400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二出现跌破再度下探的走势,这也说明机构资金仍然在出货,市场资金的转向较为明显,前一日的热点悉数凉凉,做盘难度较大。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信号进一步夯实、全球流动性环境预期改善,叠加互联网科技、高股息资产与高端制造三大核心主线的轮动发力,港股市场有望在价值重估的道路上继续稳健前行。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320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11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但择时成功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是增量资金的底层结构在发生变化,稳健绝对收益型资金持续入市在降低传统激进策略择时的有效性。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还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到的是中美关系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而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这种情况下,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

题材板块中的培育钻石、电池、冶钢原料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消费电子、航天装备、煤炭开采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展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0.72 万辆,预计2025 年约1600 万辆,十四五期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6.15%,且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出口和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具备显著市场地位,2024 年全球占比63.7%。但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盈利水平较低、行业内卷显著,以及行业品牌和知名度较低等不足。展望十五五,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将显著高于我国汽车行业增速水平,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整体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将显著缓解,智能化进一步普及。

 全固态电池工艺体系革新,关注核心增量环节。半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生产工艺相近,对原有产线的可复用率较高。而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变化较大,尤其是前道和中道工序区别显著,前道干法工艺更加适配材料特性且可节约能耗和成本,将逐步替代湿法涂布; 中道胶框印刷+叠片+等静压代替传统卷绕+注液;后道将采用高压化成分容。

设备端将新增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转印、胶框印刷、等静压等设备,干混、辊压、叠片和化成分容环节也需对原有设备迭代升级。生产工艺的变动带来设备端需求和价值量的重构,全固态电池单GWh 设备投资额较传统液态电池将有明显提升,其中变化最大的前道和中道设备价值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030年全球和中国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320.59 亿元和251.36 亿元。假设2030 年全固态电池在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电池、eVTOL 电池中的渗透率将分别为2.5%、1.5%、3.5%、3.5%;全固态电池在中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电池、eVTOL电池中的渗透率将分别为3.5%、2.5%、5%、5%。产业化初期全固态电池设备投资成本较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设备端的持续降本,单GWh 设备投资额有望逐步下降,从现阶段的4-5 亿下降至2030 年的2-3 亿。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随着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阶段,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迎密集落地,将为产业链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增量需求。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头部公司,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领先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在固态电解质、新型正负极、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集流体等材料环节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公司。

每个交易日收盘后写出我第二天的计划,第二天中午12点到1点更新当日的午评以及对前一天晚上计划更新,记得购买文章的朋友第二天中午再次点开文章,查看我计划更新的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