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吉利+旷视系力挺,千里科技当不成“华为第二”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从一代濒临破产的摩托车企,到即将登陆港股的上市公司,千里科技只用了五年时间。

民营车企大亨李书福与顶着“AI四小龙”创始人头衔的印奇,共同将曾经的力帆,摇身一变成为千里科技。

李书福和他背后的吉利控股集团,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最活跃的自主品牌之一,更是资本运作的“老手”。除了吉利汽车外,“吉利宇宙”下已经推出了九家上市公司,国内市场无出其右。

而印奇——这位被李书福称作“一见如故”的天才少年同样头顶光环,他是“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的创始人。

二者碰撞出来的火花,便是千里科技。近日,千里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千里科技的资本版图堪称豪华:最大股东吉利控股集团贡献了公司约三分之一的营收;引入的奔驰以13.38亿元入股3%,带来国际品牌背书与技术验证资源;新掌舵人印奇作为旷视科技创始人,携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组成新的核心团队,谋划一整个智能驾驶的全场景布局。

这种产业资本、国际品牌与技术精英的深度绑定,在传统制造转型案例中极为罕见。

但对于此次整合的关键单元——吉利来说,大整合是痛定思痛的觉醒。过去吉利集团内部“山头林立”,各个子品牌的技术、营销以及供应链等都各自为战,资源的浪费和冗余已属于家常便饭。

伴随着千里科技的成型,吉利的智驾整合也走向新的起点。整合后可以比肩华为的团队规模,背后是争做“华为第二”的野心。

1、欲港股上市,打造AI+车概念

千里科技或许并不知名,但是说起吉利以及改名前的力帆科技,却足以让人想起曾经重庆“摩帮”的风光时刻。

力帆的传奇始于1992年,创始人尹明善从摩托车发动机生产起步,一步步做成了“民营汽车第一股”。

然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变迁中,产品无甚竞争力的力帆,逐渐陷入困境,最终走向破产重整的境地。

2020年,吉利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设立的满江红基金接手力帆,吉利持股50.94%。入主后,吉利保留摩托车业务基本盘,并将其换电业务整合至力帆科技旗下,推出“睿蓝”新能源汽车品牌,打造“枫叶”换电品牌。

2025年初,成为吉利系智能驾驶业务依托的力帆科技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

而真正让外界感受到这家企业押注智能驾驶决心的,便是旷视系的介入。来自清华“姚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天才少年印奇,迅速将千里科技战略转向“AI+车”领域。

2021年刚刚回国的印奇,就创立了旷视科技,后和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

早期的高光时刻,有些许的短暂。2019年,旷视科技走上IPO之路。在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无果后,2021年转战科创板又陷入停滞。2024年11月,旷视科技的IPO状态已显示为“终止注册”。

直到遇见了李书福。

2024年7月,印奇通过旗下公司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了力帆19.91%的股份。四个月后,印奇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2025年6月,公司联合吉利与旷视系智能驾驶企业迈驰智行成立“千里智驾”,标志着其智能驾驶业务正式启航。

智能驾驶产业本就是一场押注技术路线的赌局,创始人就显得格外重要。印奇的加入,显然更具AI基因,也更具市场说服力。

根据千里科技高调宣布的战略方案,公司在2025年将实现业务转型,提出“双轮驱动,双化指引”方向,业务分为科技和终端两个板块,包括摩托车、汽车在内的终端业务,以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科技业务。

在一揽子计划下,研发投入也从2022年的907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4.07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投入2.88亿元。

此次计划港股IPO,目标在于整合吉利以及旷视科技等资源,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热门智能化解决方案。IPO募资也将主要用于AI战略推进、技术储备与产业链整合。

据悉,千里科技计划在6个月内,也就是2025年年底前,发布L3级别智能驾驶方案“千里智驾2.0”;到2026年下半年,将推出面向Robotaxi场景的L4级智能驾驶方案“千里智驾3.0”。

2、吉利智驾系大整合,ALL in智驾

从挽救力帆于水火、成立力帆科技,到旷视CEO印奇砸钱收购、借壳上市,力帆科技正式改名千里科技,并摇身一变成为智驾概念股。

但细看千里科技背后的一系列动作,背后无不是吉利在新能源时代的智驾野心。

8月4日,多家媒体爆料称,吉利控股集团于7月底召开重大会议,宣布对吉利系内部智驾公司、团队进行一轮大整合。此前相对独立的极氪自研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旗下的迈驰智行,将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

这次不同于以往吉利对力帆的投钱、投人,一整个智驾团队的打包,是吉利在智能驾驶竞争升级背景下的补救之举。

原本,在吉利集团内部至少有5个智驾团队,分别是研究院智驾中心、极氪自研浩瀚智驾团队、路特斯智驾团队、亿伽通和福瑞泰克。

而整合之下,包括当前极氪团队近1500人、吉利研究院近1000人、加上旷视迈驰的500人团队,直接合并为千里智驾。新公司3000余人的团队规模,量级直接媲美华为、比亚迪等行业头部梯队。

当然,擅长资本谋划的吉利不仅提供业务支持,更引来战略投资者。9月,梅赛德斯-奔驰以13.39亿元受让3%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

从吉利独家支持到奔驰加入,千里科技的“朋友圈”持续扩容。

在人员配置上,千里科技更是“挖”来了华为车BU的高管。今年6月20日,千里科技公告宣布,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正式加盟千里科技,出任公司联席总裁,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吉利的智驾大整合,与当初的华为车BU业务独立颇为类似。

如同华为车BU独立为鸿蒙智行,千里科技以千里智驾为依托,直接作为承载智驾业务和人员的实体,这家整合了吉利体系内所有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平台的公司,也被视为“吉利自己的车BU”。

吉利控股集团行政总裁桂生悦曾公开表示,吉利要与千里科技一起打造“第二个华为”。除了王军外,如今出任千里智驾联席CEO的陈奇,便曾任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主导华为第一代自动驾驶的全栈研发。

除了人员上的“复刻”,千里科技更大的优势在于背后的吉利。

一方面,吉利作为最大客户与供应商的双重身份,既提供订单又保障供应链稳定;奔驰的入股则打开国际市场通道,其测试资源与品牌影响力为千里科技的技术落地提供背书。

王军也强调,千里科技的目标是全球客户,与日韩德系车企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就像博世服务大众。”

在这一过程中,整合带来的资源共享、技术复用、降本增效等好处将逐渐呈现,而真正的爆发或许要等到2026年以后真正量产时刻的到来。

3、华为第二?后来者难居上

据悉,未来千里科技的新体系将由旷视系主导。

尽管是曾经的“AI四小龙”,但旷视并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解决方案能力,也让市场对于整个智驾方案的落地效果持谨慎态度。

毕竟,相比于如今具备成型技术方案的技术公司和车企而言,这样的企业并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面对超3000人的吉利智驾团队,技术路线统一、人员管理以及资源整合等问题,都考验着印奇对于团队的把控能力。

除了人员管理外,新公司的财务数据也揭示着转型阵痛。

2022年至2024年,千里科技营收从86.54亿元波动至70.3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0万元、-1.35亿元和-6804万元,呈波动下滑状态。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至41.84亿元,但亏损扩大至-1.34亿元。

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千里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9.46亿元,同比增长4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7.94万元,同比增长33.37%;扣非净利润依旧亏损,为-1.76亿元,同比下降826.19%。

按照千里科技的说法,营业收入上涨主要是由于公司汽车业务、摩托车业务销量增长,净利润上涨主要是由于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汇兑收益增加,而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则是因为广宣费用增加以及新增智能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研发费用增加。

研发投入的激增进一步吞噬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88亿元,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招股书坦言,技术解决方案的商业化仍停留在概念阶段。

对吉利的过度依赖也是这家上市公司造血能力不足的展现。尽管来自吉利的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39.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2%,但这种“双栖”关系也限制独立获客能力。

一旦合作关系生变,千里科技的业务可持续性将遭受考验。更严峻的是,智能驾驶赛道已挤满比亚迪、华为等巨头,而千里科技在智驾量产经验上的缺失,使其技术壁垒显得不够坚实。

为突破困局,千里科技正加速布局。一方面通过与奔驰合作进入其供应链,另一方面拓展其他车企客户。但智能驾驶方案的验证周期长达1-2年,从“单一依赖”到“多客户支撑”的转型需要时间。

千里科技的转型之路,无疑充满了挑战。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商业化落地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从AI到智能驾驶,从旷视科技到千里科技,印奇的二次创业正面临资本市场与盈利能力的双重考验。

*注:文中题图及未署名图片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