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致酒行,最惨三季报背后,白酒行业正经历比2014年更惨淡的周期?
前些天,上市公司华致酒行(300755.SZ)发布了三季报,作为国内头部精品酒水营销和服务商,这份成绩单给的人感觉,不是一般的冷。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1.64亿元、同比下降34.07%,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特别是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而且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致酒行出现单季度亏损,总共只有3次,分别是去年4季度的-1.26亿元、今年2季度的-0.31亿元和这一次的-2.62亿元。
力场君更关注的则是存货资产减值数据,华致酒行前三季度存货减值准备金额3.25亿元,其中上半年计提存货减值准备0.56亿元,第三季度计提存货减值准备2.69亿元。截至三季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3.57亿元,存货减值的比例约在10%左右。
什么情况下会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呢?华致酒行在年报中是这样描述的: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华致酒行从酒厂买来的酒,按照购买成本计入到存货里面,如果预计这些酒后面的售价,再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比之前买来的成本还要低,也就是需要赔钱卖,就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称为计提存货减值准备。
结合华致酒行的3季报,这也就意味着公司此前从酒厂买来的、还堆在仓库里的酒,估计得比成本价低约10%,才能卖的掉,才符合当下的市场行情。
这是个怎样的行情环境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0年前的2014年,那时候的白酒行业也正在经历寒冬,《中国食品报》的一篇报道提到:在政策影响、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叠加、增长减速、消费调整、价格重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14年中国白酒行业的变革更加剧烈,行业发展正式步入总量放缓、竞争加剧、利润下降的“新常态”时期。
特别是全国名酒批发价格同比呈现一路下行,且跌幅较大,成为带动白酒价格总指数下跌的主要因素:2014年5月份,五粮液宣布下调核心产品普五出厂价至每瓶609元;2014年7月份,泸州老窖宣布下调52度国窖1573经典装市场零售价格至每瓶779元;贵州茅台批发价格相对坚挺,全年累计跌幅也达到12.86%。
当年的华致酒行,还不是A股上市公司,还在三板趴着呢,但是也已经有了公开数据了。2014年的华致酒行,为其约12亿元的存货,计提了约5500万元的减值损失,计提比例还不到5%。
但从这个数据来看,站在华致酒行存货的角度,今年三季度的白酒行业价格体系,恐怕是比2014年那时候更惨淡,行业处境更艰难。
同时,力场君最近也看了一些券商研报,就连一贯看好唱多的券商,在报告的字里行间里,也能感受到一些忐忑、一些不安。比如招商证券(600999.SH)在一份题为《白酒2025年三季报总结:加速出清,底部渐显》的报告中,就有这样几个观点:
1、行业进入“企业煎熬期”的中程:25Q3上市公司报表层面加速出清,环比 Q2 下滑加速,现金回款下滑幅度大于收入,虽然过程中平衡各方利益较为艰难,但最终结果符合预期,以行业龙头五粮液的大幅 下滑,宣告了本轮行业报表进入深度调整。
2、高端酒受到政策冲击明显、批价表现承压:茅台凭借独一无二的品牌能力和渠道实力,保持了收入持平微增;五粮液勇于调整,大幅出清清理历史遗留包袱,信号积极,四季度仍将顺势而为;老窖25Q3下滑可控,此前调整较早,但后续仍有出清压力。
3、2025下半年或成为本轮业绩下滑幅度最大的阶段:展望3季度,考虑到需求同比仍有缺口、企业包袱仍待释放、2026年春节偏晚的因素,预计酒企报表侧出清将延续深度出清,茅台或努力实现不下滑,其他企业下滑幅度预计仍将保持。
说起来,力场君此前在国庆长假期间还写了一篇《以酒ETF为例,一组数据表现很意外!老登股距离春天不远了?》,抛出了一个问题:鹏华中证酒ETF(512690.OF)流通份额已连创新高,是不是值得期待?
从后来的行情实际反馈来看,还是乐观了。在长假放假前,酒ETF报收在0.59元,截至昨天还在0.58元,振振荡荡白玩一个多月。
当然了,A股的二级市场行情,与业绩本身的关联或许不那么紧密,关键还是看市场的风口在哪里;那些亏到不行的所谓的科技股,也拦不住噌噌地涨呀!更何况,也有券商预计伴随着基本面加速探底,白酒板块已经进入战略配置期,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