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抖音陷入“二选一”罗生门,2025双十一的暗战与较量
价格战的火药味从未如此浓烈,电商平台的竞争已从商品、主播蔓延至舆论场。在2025年双十一期间,引发了一场电商平台之间关乎商业公平的争议。
有传言称,京东强制要求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在其他平台的商品价格不能比京东平台更低,还特别设置巡查小组,一旦发现违规,就对商家处以大额罚款。
另有网传截图信息显示,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立即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这场争议引发了京东、抖,音电商和美的三方的回应,也将电商平台之间关于价格、流量和商家资源的竞争摆上了台面。
风波乍起:三方各执一词
面对舆论发酵,京东首先做出回应。
相关报道显示,京东内部人士解释称,所谓“二选一”属于误解,实际情况是京东要求在其平台上的售价不能高于其他平台。
这种做法被京东称为“价格平价”条款,目的是确保销量大的平台价格具有竞争力。
该人士强调,美的等品牌在京东平台销售量很大,京东的做法是为消费者构筑价格防护墙,与限制商家去其他平台经营的“二选一”有本质区别。
抖,音电商内部人士则采取攻势表示:“京东以上回应,证实了京东主动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的自主经营权这一事实”。
该人士指出,京东以巨额罚款为威胁,禁止家居家电商家参与抖,音电商的平台营销活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当年对某电商平台“二选一”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京东限制上述商家使用抖,音的“双十一”优惠券,禁止他们参与抖,音“双十一”促销活动,无疑已经构成了“二选一”,期待有关部门能够介入核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不过美的方面对处罚进行了否认,向媒体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网络上相关提及美的的文章属于不实信息。
事态将如何发展,目前还尚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阿里巴巴被处罚182.28亿元后,平台进行“二选一”时变得更加隐晦。
更有意味的是,京东内部人士还指出,近期所谓“京东对美的巨额罚款”、“京东二选一”等针对京东的负面信息,屡屡登上抖,音和今日头条热榜,甚至同一个话题反复上榜。
上述表述,也在暗示这场价格战,被字节跳动发酵成为了舆论战。
正中回旋镖:从炮轰主播到身陷争议
此次“二选一”争论,犹如多年前的回旋镖,击中了京东。
回看2023年双十一期间,京东与李佳琦团队就曾因“底价协议”发生激烈冲突。
彼时,一名京东采销人员的朋友圈diss主播李佳琦后,突然被各大媒体传播,随后李佳琦控价等话题登上热搜榜。
该京东采销人员表示,主营烘焙产品的品牌方海氏与李佳琦签订“底价协议”,且品牌方海氏向京东发送律师函。
但从外界透露的律师函内容来看,海氏并未提及任何李佳琦及底价协议的内容,所谓诉讼纠纷只在于京东与海氏之间。
京东方面强调,平台自掏腰包补贴消费者是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而超级头部主播以一己私利损害品牌长期发展、伤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值得商榷。
美腕则对外明确表示,“李佳琦直播间和海氏品牌没有签订所谓的‘底价协议’;李佳琦直播间从未要求品牌进行任何的二选一;李佳琦直播间商品的定价权在于品牌。”
品牌方海氏则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在和京东平台签署的协议里,明确经营行为需建立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京东无权擅自修改价格。
并表示京东采销更进一步未经沟通将产品改为五折出售,给品牌造成严重损失,亏损全部由品牌承担。同时否认与李佳琦直播间之间存在“底价协议”。
如今京东自身却陷入了类似的争议中,回旋镖正中眉心。
不论是与李佳琦,亦或是与抖,音,京东都将自身打造成为消费者谋优惠谋福利的“正义者”,甚至在道德层面去声讨友商。
当初,美腕及品牌方回复后,京东无法拿出李佳琦直播间签署“底价协议”的真凭实据,监管层面也并未回应及处罚,一切不攻自破。
此后,京东采销则频繁以“11.11真便宜,价低李佳琦直播间”为噱头进行直播。这种万亿级电商平台直接与头部主播对标,也被不少消费者吐槽是为营销而“作秀”,为销量展开“商战”。
但与此前炮轰李佳琦不同的是,京东承认其要求品牌“在京东平台的价格不高于其他平台”,哪怕是其他电商平台贴钱补贴搞低价,这已明显违背了品牌方的价格自主权。
有趣的是,京东采销作为其较为重要的岗位之一,频频遭相关品牌供应商工作人员吐槽。比如在小红书上搜索“京东采销”,乱拉促销优惠券、逼迫商家降低供货价、公开训话等评论比比皆是。
新局面:策略转型与竞争格局变迁
双十一作为各个电商平台最重要的促销节点,竞争更为激烈,各平台也推陈出新改变策略。
2025年双十一大促在“二选一”争议的同时,也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战线进一步拉长。2025年抖,音、苏宁、京东、淘宝/天猫双十一大促周期预计分别为57天、44天、37天、31天。
其次,各平台纷纷摒弃过去复杂的满减叠加规则,转向“立减直降、明折明扣”的直观模式,大幅缩短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提升购物效率。
第三,本次双十一全面加强AI技术赋能,从搜索推荐到商家运营实现全链路升级。申银万国数据显示,淘宝天猫AI工具调用量达150亿次,京东、抖,音通过AI优化点击率与成本效率。
第四,即时零售双十一大促上线,生态联动持续强化。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十一推出五大核心活动,日订单规模突破8000万单,带动手淘日活用户实现20%同比增长。
种种变化都反映出,电商行业从追求GMV到注重用户体验的战略转型。
券商给出的具体数据显示,淘宝/天猫开售1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3万余品牌成交翻倍;京东超5.2万品牌成交增300%;抖,音商家直播销售额增500%。
电商平台的竞争边界在不断模糊和重塑,淘宝/天猫凭借自身庞大实力优化用户体验,抖,音则是基于用户基础和精准算法快速切入电商领域,京东作为传统电商则努力加码内容生态。
守擂者暗自发力,新入局者明里争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
但无论平台之间如何博弈,消费者权益与市场公平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也是2025年双十一“二选一”争议将带给行业的最重要拷问。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消费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