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是一场营销噱头还是亲民之举?

万木桥/文

2024年以来,部分一线城市的街头,上演着一幕幕极具反差感的都市情景剧:身着笔挺制服、戴着白手套的酒店服务生,在铺着雪白桌布的长桌后,微笑着向过往行人推销着刚出炉的面包和精致的甜品。身后,是金光熠熠、需要高昂消费才能踏入的五星级酒店大堂;身前,是车水马龙、充满市井气息的普通街道。

从上海外滩的华尔道夫到北京王府井的希尔顿,从深圳湾的朗廷到杭州西湖的君悦,一场由顶级酒店主导的“地摊运动”正悄然成风。这究竟是疫情后酒店业断腕求生的无奈之举,是一场精心计算、博取眼球的营销快闪,还是高端品牌在时代洪流中真正走向大众的转型信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超越表象,深入这场风潮的肌理,探寻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时代脉搏。

一场席卷全国的“降维打击”

这股风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全国重点城市同步上演的一场结构性调整。

全国重点城市五星级酒店摆摊案例深度一览表

 

从直接效果看,摆摊为酒店带来了急需的现金流和库存优化。但更深层次的效果体现在三方面:

1. 营销成本的极致降低:一次摆摊活动,其本身因反差性就能引发媒体自发报道和民众在小红书、抖yin等平台的病毒式传播,达到了数百万广告费都难以企及的品牌曝光效果。

2. 客户数据的直接获取:酒店得以零距离接触原本壁垒分明的本地客群,了解他们的消费偏好、价格敏感度,为后续的菜单调整、会员营销积累了宝贵的一手数据。

3. 品牌形象的重塑与刷新:在消费降级的宏观背景下,主动“亲民”远比被动“冷清”来得明智。此举有效缓和了五星级酒店高高在上的社会形象,注入了灵活、务实的新标签。

危机倒逼下的创新,还是未雨绸缪的转型?

五星级酒店摆摊的雏形,确可追溯至2020-2022年的疫情封控期。当时,面对宴会与堂食的瞬间归零,一些五星级酒店为维持基本运营、解决员工就业,开启了“蔬果摊”、“面包外卖站”等模式,服务于被困在家中的高端社区居民。这时的行为,核心是“求生”。

然而,2024年风潮的再兴起,其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疫情结束,但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并未完全降临高端酒店市场。因此,当前的摆摊是酒店业在“后疫情时代”新常态下,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刻研判后,发起的一场有组织、有策略的“主动进击”。

然而追究其深层动因,则是三重压力的集中释放。

1. 营收结构失衡的压力:中国高端酒店长期依赖“客房+宴会+餐饮”的三驾马车,其中商务宴请和大型会议是利润核心。然而,当前企业控本增效、政务消费收紧,导致这块核心业务持续萎缩。餐饮部门从过去的利润中心,变成了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成本中心。

2. 固定成本高企的困境:五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如顶级饼房设备)、人力成本(如资深西点师、厨师)是刚性支出。即使客源不足,这些成本也丝毫不会减少。摆摊,本质上是对这些“沉没成本”的盘活,将闲置产能转化为边际收益,是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实践。

3. 市场竞争红海化的逼迫:当下的消费者面临前所未有的丰富选择。独立设计师咖啡馆、精品烘焙坊、高端连锁餐厅等,在特定单品或体验上对酒店餐饮构成了强烈分流。酒店不再是被比较的对象,而是需要主动进入市场,与其他业态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和钱包份额。

因此,将酒店摆摊简单归因于“营收出了问题”是片面的。更准确的描述是,传统的盈利模式已无法支撑酒店的预期利润,迫使它们必须开拓新的“市场界面”,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进行一场深刻的“渠道下沉”。

市民的追捧、吐槽与背后的社会心态

市民的反应是一面多棱镜,清晰地折射出当前复杂的社会消费心态。

主流是踊跃参与:去五星级酒店的地摊购物,让一部分人在追求“性价比”与“情感价值”的方面获得了双重满足。

排队采购的盛况是市民用脚投票的最直接证明。那些需要排长队的“网红酒店”,如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深圳东海朗廷、杭州君悦,无一不是成功抓住了市民的以下心理:

“精英品味的民主化”:以往,体验五星级服务是带有阶层符号的消费行为。如今,花费数十元即可拥有,这种“破界”的体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满足感,是一种“智识型消费”的体现——消费者认为自己用更聪明的办法获得了同等的品质。

社交货币与打卡经济: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不仅是满足需求,更是创作内容、塑造个人形象的过程。购买一个朗廷的粉色蝴蝶酥并拍照分享,其过程本身就生产了价值,宣告着购买者的生活品味、潮流触觉和所在城市的活力。

对安全与品质的绝对信任:在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的当下,五星级酒店背书的产品,成为了“零试错成本”的选择。这种信任,是酒店品牌长期积累的无形资产,在此刻实现了高效变现。

但在追捧声中,也不乏冷静的声音:

“体验的降级”:有评论指出,在街头排队、站着食用,与五星级酒店本该提供的舒适、尊享的环境和服务是相悖的。这本质上是用产品品质换取了体验的完整性,长远看是否会稀释品牌价值?

“真实的成本”:尽管相对店内便宜,但一个面包二三十元的价格,依然是普通早餐的数倍。所谓的“性价比”,更多是源于之前过于高昂的锚定价格。

“可持续性质疑”:许多市民认为这只是一阵风。“等大家的新鲜感过去了,还会排长队吗?“这种质疑,直指该模式可持续性的核心。

谁是能笑到最后的持久战选手?

并非所有酒店的摊位都能长久。那些能将临时举措变为稳定业务的酒店,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摆摊常态化酒店及其成功要素分析

 

市民踊跃购买的深层原因,在于这些酒店成功实现了从“奢侈品”到“优质日用品”的定位转换。它们提供的不是一顿简单的餐食,而是一种可负担的日常奢华(Affordable Luxury),一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确凿无疑的“小确幸”。

从“路边摊”到“精致市集”

五星级酒店摆摊的事,能持续下去吗?答案是:其“精神”将会持续,但其“形态”必将进化。

从短期(1-3年)来看,要经历一个筛选与分化期。在这个时期里,将会发生如下事情:

跟风者出局:缺乏特色、产品力不足的酒店摊位将很快失去新鲜感,悄然退场。

成功者固化:头部玩家会固化其摆摊业务,甚至开设独立的、更永久的临街外卖窗口,实现形式上的升级。

从长期(3年以上)来看,将是模式进化与生态整合。未来的酒店“摆摊”,将不再是单纯的售卖,而会进化为一个多元价值的接口:

1. 形式进化:从“摊位”到“场景”

酒店会将此活动品牌化,例如举办“周末灵感市集”、“酒店后院咖啡节”等,将单一的食品摊,与酒店自有的花艺、调酒、手作等体验相结合,从一个销售点升级为一个微型的、可移动的“品牌体验中心”。

2. 功能进化:从“卖货”到“引流”

摆摊的核心目的将转变为为酒店的正式餐厅、酒吧和会员体系引流。通过扫描摊位二维码成为会员,可获得酒店内消费的代金券;购买蛋糕的顾客可能被推荐预订当周的周末早午餐。它将成为酒店私域流量池的最高效入口。

3. 产品进化:从“标准品”到“定制物”

产品将更具创新和独家性。可能会出现“仅在外卖窗口售卖的特殊口味面包”,或是与本地艺术家、设计师联名的限量款礼盒,以此创造稀缺性,维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最终,这场五星级酒店的“地摊热”,将作为一种敏锐的市场应激反应,被写入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史。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趋势:未来的商业成功,不属于那些固守壁垒的强者,而属于那些能主动打破边界、与更广泛人群建立情感连接的品牌。

实际上,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既是营销噱头,也是亲民之举,但归根结底,它是一场在现实压力下催生的、极为成功的商业创新。它超越了传统的营销范式,用一种极具张力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品牌韧性,不在于始终维持高不可攀的形象,而在于拥有能屈能伸、与时代共舞的智慧。当五星级酒店的香味飘出大堂,弥漫在街头巷尾,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面包的香气,更是一种打破常规、拥抱变化的商业新风。这阵风能吹多久,取决于酒店们能否将这份街头智慧,内化为一种长期的、精致的可持续战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