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关店超5000家,这家被ST的鸭脖大王该怎样突围?
文/刘工昌
9月19日晚间,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4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告知书指出,绝味食品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经查明,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公司2017年至2021年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认为,绝味食品上述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所述违法行为。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拟决定对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戴文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彭才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对彭刚毅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①
9月30日,ST绝味湖南证监ju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了此事。
因少报营业收入而被重罚,倒少见。而绝味食品的问题远不止这一条。
公司披露,截至2023年末,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达9.8亿元,至今未偿还。绝味食品表示,若资金占用问题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解决,公司股票简称前将冠以“ST”字样。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收到实际控制人关于还款的具体方案。该事项已引发监管部门关注,上交所要求公司就相关情况作出说明。
绝味食品公告称,公司A股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 绝味”; 证券代码仍为603517;实施风险警示的起始日为2025年9月23日。
就这样,因存在营业收入连续几年少报,还有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绝味食品被处以重罚,最终引发“ST”。
为什么?
绝味食品的创始人是戴文军,2005年在湖南长沙开设了第一家绝味鸭脖门店。2006年,正式创立了绝味食品,确立了第一代标准化门店。
2007年,绝味食品确立了“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商业运营模式。这一模式使得绝味食品能够快速扩张门店规模,2010年,绝味食品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绝味食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13年,绝味食品注资内蒙古塞飞亚股份公司,进入上游产业链。2015年,绝味食品开始推广第四代门店形象。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②
图源:商业MMBA
绝味食品的主要产品包括鸭脖、鸭架等鸭副产品及豆皮、藕片等蔬菜制品。绝味食品的产品风味主要有四种:招牌风味、黑鸭风味、五香风味和酱鸭风味。
绝味的“鲜”,是产品口味也是品牌壁垒。
绝味的“鲜”是从源头开始的——为了让产品的味道够“绝”,它一直在筛选更适配的香料,绝味鸭脖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开设了大型生产基地——多个自有工厂,在原材料配送的过程中,采用恒定控温4度、湿度50度的专业食品冷柜保鲜。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绝味鸭脖应用了39道复杂工序,从清洗到包装,层层把关。从卤水的调制到炒锅的翻炒,老师傅们不仅会对食材进行二次严苛校验,更是以匠人精神把控火候,用小火慢卤,雕琢出直击味蕾的鲜香。
在保证了鲜香和鲜卤以后,冷链配送做到低温锁鲜。以生产基地为核心,以300-500公里为半径,绝味搭建了一个紧靠销售网点、快捷生产供应、最大程度保鲜的供应链体系。这套体系通过智能温控的冷链运输系统,确保卤味可以始终维持在最佳的运输环境之中,配合着每日定时配送机制,让每份卤味都可以在早上9点前抵达终端门店,消费者收到的每份卤味,都能保持刚离火时的原汁原味。从香料的鲜香、到卤制的鲜卤、再到配送的鲜送,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正因为有了将卤味从入锅到入口时间斥缩至极限的鲜卤鲜送,才能让顾客在品味鲜辣的同时,又总是能体验到产品带来的新鲜感。
不止于此,鲜送中还为我们展示了绝味的强大供应链,冷链物流车辆2000多台。以最优冷链配送距离作为辐射半径,构建了一个“紧靠销售网点、快捷生产供应、最大程度保鲜”的全方位供应链体系。③
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卤味品类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573亿元,同比增长3.7%。和五年前年均9.35%的高增长相比,如今已明显进入饱和。
这种变化,根源在传统卤味企业对“电商新世界”的适应不力。2024年绝味食品的线上收入为5113万元,所占比例不过0.82%。
这种不到1%的收入占比表明绝味线上发育迟缓至极。原因在于像绝味食品这样的卤味食品长期依赖线下门店经营,通过重资产模式跑马圈地。电商时代来临后,绝味等很多老牌企业根本没能及时适应。
也有人说,年轻人嘴刁了,盯着健康,低盐低脂低糖,传统重口鸭脖卖不动。绝味于是改路子,推“绝味Plus”,炸卤、甜品、烧烤、酒饮扎一块,SKU差不多三十款,但新模式推不动。④
其实很多消费者其实并未对卤味失去兴趣。新京报数据显示,九成受访者都有吃卤味的习惯,鸭脖、鸭掌、凤爪一度是年轻人追剧、聚会、野营的标配,20%的受访者每月“打卡”卤味。而将年轻人与卤味隔绝的关键,还在于价格。高价让这种“家常小吃”沦为“偶尔消费”,销量自然大不如前。
除了电商难题与价高,传统卤味“王者们”的舞台还被新势力“清场”。业内市场份额最集中的五家巨头——绝味、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久久丫——合起来只占整个市场20%,没有任何一家真正形成规模化优势。此时一批新锐卤味品牌像王小卤、盛香亭等脱颖而出,迅速抢占市场。
这些新兴品牌不仅产品创新,有别于老品牌的售卖方式更让他们更灵活。分别采用按个售卖、明档现卤、自选自挑、现制体验等方式拉近与消费者距离,既近距离获取观众口味,又大大提升了效率。
新品牌在抖yin、小红书、淘宝直播的玩法更是将绝味们远远抛在身后,依托网红流量和直播带货迅速起量。王小卤强势卡点直播带货,头部主播李佳琦、明星马可都为它“站台”,2022-2023年销售收入保持在10亿元左右。2024年抖yin电商618期间,王小卤GMV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420%。数据直观体现了新旧品牌“流量差距”。
新品牌还深耕私域,通过微信小程序、社群等直接和用户互动,实现精准营销。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也成为正餐外卖的重要渠道,线上下单、门店自提,消费者省时省力。
总之新品牌与消费者联系紧密,复购率高,会员管理系统完善,这些令绝味们望尘莫及。
更致命的是,卤味工艺标准化程度不高,路边夫妻店、白牌作坊都能制作,迅速挤压了老牌的生存空间。
多重压力下,绝味等老牌卤味企业普遍陷入绝境。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涨、营销与研发投入拉高,短期利润遭受冲击,外加新锐“冒进”。⑤
2025年8月15日,绝味食品在营门店10838家,相较于2024年年中直接减少了4131家,缩减幅度达到27%。而从2023年底到2025年9月,绝味总计关店五千一百多家。
9月3日,绝味食品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52.6%。

分产品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卤制食品销售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40亿元,占比84.88%,较上期减少4.68亿元;非核心业务中,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2.63亿元,占比9.54%,集采业务及加盟商管理收入分别为1.16亿元和0.27亿元,除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实现增长,其他均出现下滑。⑥
资本市场更冷,股价从最高102块跌到13块多,市值蒸发五百多亿,2025年9月23日,这家曾被称作“鸭脖茅”的企业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ST绝味”,遥想2020年疫情期间一年暴涨3倍、市值冲至650亿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ST绝味收盘价为13.52元,较2021年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超过80%,市值不足百亿。
营收净利大跌,股价狂泻,还被戴上st的帽子,绝味食品今天可谓水深火热。
在因少报营业收入和创始人挪用巨额资金遭证券公司重罚,且被ST,而2025半年报显示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下滑,大幅关店,可以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未来突围之路在哪。
首要的是止血、重建信任与优化基本面,让公司活下来。
而信任重建的前提是,创始人团队必须就资金占用问题进行彻底交代,承担法律责任,并与上市公司的日常管理进行切割。
其次是作为上市公司,要保证财务透明化,引入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长期财务监督,定期发布增强透明度的报告,甚至尝试发布经过审计的季度报告,以重塑资本市场信心。
当务之急是完成业务基本面止血,必须“关、停、并、转”无效门店。大幅关店是阵痛,但也是必须。关键在于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求生”。聚焦单店盈利能力,对优质门店给予更多支持,对亏损门店坚决调整。
与此同时必须完成供应链的稳定。与上游供应商重新谈判,共渡时艰。通过预付款、长期订单等方式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价格的稳定。
做好上述 措施,稳住基本盘后,再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产品角度,要打破“鸭脖”依赖,绝味不能只是“卖鸭脖的”,需要打造新的“明星单品”,如切入预包装短保食品(如卤味饭、卤味面条浇头)、休闲素食(如卤豆干、素食系列)等,利用现有渠道进行测试和推广。
发展方向,保持品牌年轻化与健康化。针对年轻消费者对健康、口味的多元需求,推出低脂、低钠、植物基等新概念产品。营销上从“土味”转向“潮味”,与电竞、国潮、二次元等Z世代文化结合。尝试开设 “卤味+”(Halal+) 模式的体验店,例如“卤味+茶饮”、“卤味+烘焙”、“卤味+快餐”的复合型门店,提升客单价和消费场景。
特别重要的是,渠道与模式的重构。要大力发展小程序、社群运营,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做深单客价值。推行“网上下单、附近门店配送”的即时零售模式,提升门店人效和坪效。将自身强大的冷链物流体系(“绝配供应链”)向全社会开放,为其他餐饮品牌提供第三方服务,将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
实现战略再定位。绝味最大的隐形资产是其遍布全国的供应链和加盟商网络。它应该从一个“卤味销售公司”转型为 “轻餐美食孵化与赋能平台”。
长期来看,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与数字化能力,这是绝味食品防止危机重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它需要公司治理真正实现现代化。即建立真正独立的董事会,引入强有力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杜绝大股东“一言堂”和资金挪用的一切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公司运营在法治和规范的轨道上。
利用大数据和AI,实现对终端消费需求的精准预测,指导产品研发和库存管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总结而言,绝味的未来,取决于它能否完成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
[引用]
①(绝味食品涉嫌违法违规,公司、董事长被罚 环球网2025-09-20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②(绝味食品:如何打造一个千亿级的卤制品帝国 中国财富网2023-08-07)
③(20年,从长沙小吃到国民品牌,绝味鸭脖独门秘诀是什么?营销兵法2025-04-18 )
④(鸭脖大王陷反向造假风波,绝味关店超五千家 财富有道2025-10-12 )
⑤(卤味江湖变天:一年关店超4000家,绝味食品们为何一夜失宠? kdknkkqt8743 2025-10-07 )
⑥(绝味食品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降 中国山东网2025-09-03)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