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最值钱的东西,可能不是黄金,也不是房子,而是你身边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金属。伦敦10月9日消息: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触及11,000美元,这也是16个月来最高点。铜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血液”,正处于从传统工业金属向战略性关键资源的历史性转变阶段。高盛最新报告指出,铜价已进入”10,000美元新底线”时代,未来两年价格上限约为11,000美元/吨;而花旗则更为乐观,预计2027年铜价可能突破12,000美元/吨,极端情景下甚至触及15,000美元/吨。这种价格预测分歧反映了市场对铜供需缺口扩大时间点和程度的不同判断,也预示着铜市场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价值重估期。
过去,铜是工业经济的 “体温计”——GDP涨、铜价涨,经济冷、铜价跌。这种绑定关系,直到新能源革命被彻底打破。如今,铜已成为零碳经济的 “核心入场券”。全球资本的布局逻辑清晰指向:未来十年,谁掌握了铜资源及绿色铜产业链,谁就更易在绿色能源竞争中占据主动。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是新能源领域对铜的刚性需求爆发 —— 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赛道都是不折不扣的 “吃铜大户”: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贡献超过60%的增长,其背后是人工智能(AI)、国防和能源安全对电力系统的迫切需求。举个例子,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用铜量,是传统火电的八倍;一辆电动车的用铜量,是燃油车的四倍。电动汽车、风能和数据中心也提供了直接的增长动力。
全球零碳转型的共识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需求:各国碳中和政策落地、科技巨头绿色承诺推进,推动铜需求从 “周期性增长” 转向 “结构性增长”。从需求端,长期来看,铜价也正迎来“时代红利”。铜需求很多时候来源于电力设施,电线、光缆、电池等。近两年,全球掀起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的浪潮,也释放了一波新需求。新能源方面,有数据显示,每辆电动汽车所需的铜大约25至50公斤,而传统车辆的铜大约是8-12公斤。AI方面,铜也是数据中心的关键组件,还有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消耗大量电力,倒逼电网升级,都将推高铜的消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估计为27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100万吨,因为其广泛用于电气项目、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数据中心。从供应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几个铜矿并不太平,铜产量的锐减或将为价格提供支撑。5月下旬,位于刚果(金)的全球第四大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矿震事件,并导致其2025年产量指引由从52万~58万吨,下修至37万~42万吨。7月底,全球最大地下铜矿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因为地震造成矿井坍塌,运营这座矿山的智利国营铜业公司表示,今年的产量将缩减30万吨,较此前预期低约11%。9月8日,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大规模湿性矿料涌出事故并堵塞了通道,导致7名工人被困地下,其中有2名工人身亡,自由港立即暂停该矿区作业。9月24日,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莫克莫兰(以下简称“自由港”) 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其位于印尼的Grasberg矿山因泥石流事故停产,启动不可抗力条款,Grasberg项目在2025年四季度将减产20万金属吨,2026年减产近27万吨,预计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生产水平。兴业研究有色金属行业高级研究员胡道恒向媒体表示,Grasberg矿场事故对今明两年全球铜矿供应的影响或较为显著。预计对2025、2026年全球铜矿分别造成0.9%和1.1%的供给损失。因为铜的供需本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即便是1%左右的供给变化,也会导致供不应求。不仅如此,Grasberg矿场事故将导致东南亚地区电解铜供应将处于紧张状态,以及施压2026年长单谈判。当全球三个主要铜矿运营都“熄火”时,这会给本已受限的供应带来过度压力,这三起矿山事故或将使今年铜这一关键大宗商品产量减少约6%。
政策限制方面,印尼从2023年起实施铜精矿出口禁令,要求矿商必须建设冶炼厂才能获取出口配额。然而,自由港配建的Manyar冶炼厂于2024年5月投产后7月又因制氧事故停产,Gresik冶炼厂建设进度也多次延迟。这种”有矿没冶炼厂,有冶炼厂没矿源”的错配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印尼2025年铜精矿出口禁令全面生效后,其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因品位下降和事故频发,产量损失已超52.5万吨,且2026年产量目标下调35%至49.8万吨。与此同时,智利矿业税改革(阶梯税率)和秘鲁左翼政府资源国有化倾向,也显著抑制了矿企扩产意愿。地缘政治风险方面,资源国正采取提高特许权使用费率、重新谈判采矿合同、国有化和禁止出口等多种措施,强化资源主权控制。例如,刚果(金)2018年新矿业法将资源税率由净销售收入的2%提高至毛销售收入的3.5%,对钴等战略性资源的税率提高至10%,并额外征收50%的意外暴利税。赞比亚、南非等国也纷纷提高矿业税赋,这将导致全球铜矿成本曲线陡峭化,进一步限制供应增长潜力。此外,美国已对俄罗斯铜实施禁运,导致LME库存中约50%的俄罗斯铜无法在COMEX交割,引发投机资本逼空行情,这种地缘政治溢价可能持续影响铜价走势。 “铜是未来的新石油。”高盛在9月25日发布的研报里如是形容,高盛认为,铜在人工智能、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电网系统面临老化,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驱动铜需求的主要动力,同时铜的需求还有来自电动汽车、风能和数据中心等的直接提振。此外,铜矿开采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不断加大,资源限制和需求增长为铜价提供支撑。预计全球铜市场将在本世纪20年代末进入短缺状态,从2028年起铜价将升至11000美元/吨以上。电是AI的生产要素,铜是电的载体,铜在AI竞赛中不可或缺。当前,欧美国家电力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电网均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终点,要承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必须进行更新投资,而电网建设高度依赖铜。但精炼铜逐渐短缺,供需失衡将推动铜价重心不断上移。
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