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一重工的“矛盾”,手握581亿现金为何仍要赴港上市?

2025年9月30日,三一重工同时发布了两则看似矛盾的公告:

一则是正式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另一则是宣布中期分红26.14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50.11%。

一边是“缺钱”融资。一边是“有钱”分红。

这一矛盾动作背后,隐藏着三一重工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这是三一重工自2017年中期分红1.53亿元后,八年来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图片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三一重工未分配利润达581.61亿元,在手货币资金高达198.66亿元。这家“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龙头,显然并不缺钱。

图片

那么,三一重工为何要在此时启动赴港上市?

答案藏在创始人梁稳根2022年立下的目标中:“三一集团要走向世界,在第四个十年(2016-2026年)里成为工程机械世界第一”。

工程机械龙头的底气。

三一重工的产品线覆盖挖掘机、混凝土机、起重机等设备,几乎能够满足下游地产、基建等所有工程机械需求。

凭借全面的产品布局和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在工程机械领域建立了牢固的市场地位。截至2024年,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已连续14年稳居国内销量冠军宝座,电动搅拌车连续4年领跑国内市场。这种持续领先的市场表现,为公司积累了雄厚的财力。

图片

2016-2020年,三一重工的营收从232.8亿元大幅增至1001亿元,足足翻了4倍多。这一快速增长期恰逢中国基建和房地产建设的高峰,三一重工准确把握了市场机遇,实现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尽管近年来面临行业下行压力,三一重工依然保持着稳健的财务状况。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充足的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为其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曾表示:“工程机械行业是周期性行业,企业必须在行业高峰时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寒冬’。”这一经营理念使得三一重工在行业调整期仍能保持财务稳健。

出海抵御国内周期?

近年来,国内地产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从数据来看,三一重工的国内营收已从2020年的827.2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273.2亿元,降幅达到66.97%。

然而,如果将视角放宽至全球市场,2020-2024年间,三一重工总营收降幅仅为21.66%。这一差异的背后,是公司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的下滑。

2020年,三一重工海外收入占比仅为24.01%,到了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营收485.1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已经超过60%。这一结构性变化标志着三一重工已成功从一家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转型为全球化企业。

三一重工的产品重点销往“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已成为公司海外营收增长最快的地区。针对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公司还推出了“定制版”产品:如为高温地区配备大容量散热器,使挖机能耗较国际品牌低10%-12%,单台年省油费3-4万美元。

图片

海外市场不仅带来了收入增长,还提供了更高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国际市场毛利率为31.18%,明显高于国内市场的22.1%。这种“量利齐升”的海外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稳定器。

赴港上市,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三一重工选择此时启动赴港上市,是基于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层次考量。

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竞争中,资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同样重要。

通过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可以直接接触国际资本市场,吸引全球投资者,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这对于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全球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为三一重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更加灵活的资本运作平台。这将有助于公司未来可能进行的海外并购、技术合作等战略举措。

从行业特性来看,工程机械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全球竞争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都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全球化的资本布局。三一重工作为后来者,需要通过赴港上市补齐这一短板。

梁稳根在内部会议上强调:“要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我们必须具备世界级的资本平台和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能力。赴港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新起点。”这一表态清晰指明了赴港上市在公司战略中的定位。

全球竞逐,与世界第一的差距。

尽管三一重工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与全球顶尖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中,三一重工的市占率为4.6%,排名全球第六。头部企业依旧是市占率15.9%的卡特彼勒和11.2%的小松。

图片

从营收结构来看,卡特彼勒除了核心产品挖掘机等300多种主机装备外,还覆盖发动机、液压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几乎100%自制。相比之下,三一重工的零部件自给率在60%左右,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有待提升。

这种差距也体现在盈利能力上。尽管通过自主研发及战略合作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三一重工毛利率(30%左右)已超过国内同行,但对比卡特彼勒(40%左右)仍有明显落差。

不过,三一重工在海外营销网络建设上更胜一筹。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三一重工打造了400多家子公司的海外渠道体系,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近70%;构建5个海外中心仓及近1000个海外配件仓库,显著提升了全球营销及服务能力。

图片

在研发方面,三一重工也在不断加大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的SY375H油缸、GS23回转减速机等产品已达到全球技术前列。这些技术进步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言西觉得三一重工一边大手笔分红,一边筹划上市融资,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从财务角度看:中期分红26.14亿元,股利支付率达到50.11%,这一举措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健康的积极信号。这对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为后续上市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具有正面作用。

2.从公司治理角度看:稳定的分红政策是回报股东、践行股东价值最大化理念的具体体现。三一重工作为蓝筹股,通过持续分红增强投资者黏性,为未来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3.从战略角度看:分红展示的是当前实力,融资布局的是未来发展。三一重工赴港上市募资主要用于海外渠道建设、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优化,这些都是支撑其全球化战略和世界第一目标的关键投入。

三一重工的这种财务安排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战略自信和财务智慧。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既通过分红展示实力,又通过融资布局未来,这种长短结合的策略值得肯定。


在未来迈向世界第一的路径。

距离2026年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只剩不到两年时间,三一重工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

但从公司近年来的战略执行看,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没有可能。

在产品层面:三一重工需要进一步提升核心零部件的自给率,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缩小与卡特彼勒在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上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和智能化产品方面,需要加快突破步伐。

在市场层面:公司需要在巩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加速开拓欧美等高端市场。这些市场对产品品质和服务网络要求更高,但同时也是提升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关键。

在产业链层面:三一重工可以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快速补齐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短板。赴港上市获得的融资平台将为这些战略举措提供资金支持。

梁稳根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用了二十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再用十年时间成为世界第一,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种坚定的信念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上,三一重工以4.6%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六,前面是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巨头。距离2026年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三一重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回过头看,三一重工已经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60%以上,与卡特彼勒处于同一水平。公司打造的400多家海外子公司、近70%的海外人员本地化率,以及全球化的供应链布局,为其冲刺世界第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一重工正在下一盘全球化的棋。赴港上市不是这盘棋的终点,而是抢占全球制高点的重要一步。手握581亿元未分配利润却仍要上市,三一重工看重的不是简单的融资,而是全球资本的整合平台和国际市场的品牌背书。

在工程机械这个全球竞争的赛道上,三一重工已经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潜力。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或许只差一个香港上市的距离。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