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2.3亿+108%!道氏技术固态电池材料黑马杀出
2025年9月,固态电池领域捷报频传,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签署半固态电池合作协议,QuantumScape与大众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全固态电池实车演示。
在这场决定下一代动力电池格局的竞赛中,除了整车厂与电池巨头的瞩目表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同样悄然崛起。
道氏技术凭借在单壁碳纳米管、富锂锰基正极等关键材料的突破,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16%,单季度环比增长326.80%,展现出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多元材料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1. 营收结构分析,三元材料为主导,新兴材料快速成长。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道氏技术主营业务构成。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等)营收占比52.3%,仍是核心收入来源。
碳材料(碳纳米管导电剂等)占比28.7%,同比增长89.4%。陶瓷材料占比12.5%,保持稳定,钴盐产品占比6.5%,依托刚果矿产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碳材料业务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放量,该产品在固态电池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
2. 客户结构优势,深度绑定头部企业。
电池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孚能科技等头部企业。材料客户,与贝特瑞、万华化学等建立稳定合作。国际客户包括BHP、CODELCO等海外矿业巨头。
这种多元化的客户结构既保证了订单稳定性,又为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应用场景。
高增长背后的稳健经营。
1.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关键财务指标,营收48.76亿元,同比增长45.32%。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8.16%。毛利率18.6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净利率4.72%,创三年来新高。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1.87亿元,环比增长326.80%,显示业务加速向好态势。
2. 资产负债结构健康。
货币资金2024年末为26.89亿元,虽较2023年42.03亿元有所下降,但仍充裕。资产负债率2024年为46.28%,低于容百科技(58.34%)、贝特瑞(52.17%)等同业公司。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12亿元,同比增长85.6%。
3.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35亿元,同比增长62.8%,研发费用率4.82%。重点投向单壁碳纳米管、富锂锰基正极、固态电解质等前沿领域。
道氏技术董事长荣继华在2025年技术发布会上表示:"材料创新是固态电池突破的关键瓶颈,我们在碳纳米管和富锂锰基领域的技术积累,正是切入固态电池赛道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三年,道氏不仅要保持传统材料优势,更要成为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针对AI赋能战略,他强调:"材料研发正从'试错模式'走向'计算驱动',我们将通过原子智算平台加速新材料发现,缩短研发周期从数年降至数月。"
言西认为单壁碳纳米管与硅基负极的完美匹配,解决固态电池关键痛点,从钴矿资源到前驱体材料,打造垂直一体化优势。120吨单壁碳纳米管产能建设,打破OCSiAl的全球垄断。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望大幅提升材料研发效率。
面临挑战硫化物与氧化物电解质路线尚未明朗,需双线投入。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时间表存在不确定性,容百科技、天奈科技等对手在细分领域紧追不舍。多线投资可能考验现金流管理能力。
关键突破点在于2025年内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突破,获得头部电池企业批量订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实现应用验证,通过AI计算平台发现1-2种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
道氏技术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布局,展现了一家传统材料企业向科技平台转型的战略智慧。通过"材料+AI"的双轮驱动,公司既夯实了在导电剂、正极材料等现有优势,又借助计算赋能开启新材料创新的大门。
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挑战,但道氏技术在关键材料环节的突破,已为其在下一代动力电池竞争中赢得先机。
正如荣继华所言:"材料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制造产品,更在于定义产品。"在固态电池这场重塑产业格局的技术革命中,道氏技术正从材料供应商向技术定义者蜕变。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