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合作协议、七次没下文,*ST仁东又要投芯片,股价“先涨为敬”
*ST仁东正计划投资1亿元入股一家芯片公司,标的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而在最近十年,公司与其他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8次,其中7次未进一步落地执行。
溢价17倍投资亏损AI芯片公司,股价提前涨停?
9月24日晚,*ST仁东(002647.SZ)公告,拟投资1亿元入股深圳江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原科技),将获取江原科技4.1427%股份。
本次投资按照江原科技投资前整体估值21亿元进行定价,估值增值率高达1714.86%。*ST仁东表示,此次投资江原科技是布局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看好国产AI芯片未来的市场空间,同时也认可江原科技的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
江原科技2022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141.0818万元,主要从事全国产AI芯片研发。江原科技产品是基于12英寸晶圆流片的算力芯片,主要以算力卡形式出货,作为核心算力硬件提供给AI一体机客户、算力服务器等客户。
但是,江原科技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至2024年,江原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0万元、3000万元,取得归母净利润-233.35万元、-10536.10万元、-14663.28万元。2025年上半年,江原科技取得营业收入1230.55万元、归母净利润-6853.69万元。
估值方面,江原科技此前进行过两轮融资。第一轮融资发生在2023年3月到4月,投前估值7亿元。第二轮及追加投资发生在2023年12月至2025年1月,投前估值15亿元,2025年1月投后估值18.6亿元。而本次投资按照21亿元估值进行定价,比今年1月上涨12.9%。
从二级市场数据来看,上述对外投资公告前,*ST仁东股价就已多日大涨。9月15日、16日、17日,公司股价三连板,随后继续波动上涨,22日再度涨停。9月15日至24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4.91%,公司所在的互联网金融板块跌了0.28%。其间公司两次发布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并于9月17日、23日两次登上龙虎榜。
9月23日,第一大买入席位为华安证券浦江江滨中路证券营业部,买入1614.80万元、同时卖出377.52万元。中国银河证券南京江宁金箔路证券营业部同时位列买四、卖三,买卖金额几乎相当,净卖出-87.91万元。当天的买二、卖四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投资公告发布后,9月25日公司股价涨2.6%,26日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年,*ST仁东与其他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8次,其中7次未进一步落地执行。
比如在2017年1月,*ST仁东披露与深圳市京基百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意向协议,双方拟在支付及行业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智能停车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后续该协议过期。
2017年6月,*ST仁东发布与江西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江西银行在有效期内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而后续双方尚未展开实质性合作。
梳理公司公告发现,*ST仁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合作对象包括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江西银行、京东集团、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等,合作内容涵盖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区块链等诸多领域。
连亏六年刚迎盈利,支付牌照被中止审查
*ST仁东主营业务为第三方支付,核心子公司广州合利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利宝)为持牌主体。
不过,合利宝的支付牌照处于中止审查阶段。合利宝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于今年7月9日到期,在申请续展时,间接控股股东仁东控股进入重整程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合利宝中止审查。*ST仁东坦言,如果支付牌照不能成功续展,公司将失去重要收入来源。
另据广东银罚决字(2024)1号处罚决定书,2024年5月,合利宝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中的商户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警告并罚款200万元。
在本次对江原科技的1亿元投资款中,*ST仁东将使用公司自有资金5000万元,并向合利宝借调5000万元。经本次对外投资后,*ST仁东本部剩余可用资金余额约339万元,合利宝(单体)剩余可用资金余额约1012万元。
但据*ST仁东控股上半年母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剔除债务重整相关直接费用后,母公司日常经营月均付现费用约为370万元,包含员工工资、房租、差旅招待费及日常办公费用等。根据合利宝上半年单体财务报表数据,合利宝单体月平均营业成本约4296万元。剩余可用资金都难以覆盖一个月的经营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ST仁东通过子公司广州合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合利)控制合利宝,而广东合利为上市公司收购取得。
2016年10月,*ST仁东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广东合利并形成商誉11.94亿元。但2017年公司就开始对其计提商誉减值,至今累计计提减值准备近3亿元。
盈利方面,*ST仁东已经连亏六年,2019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542.88万元、-43066.26万元、-5238.33万元、-14019.24万元、-21533.99万元、-83298.83万元,2024年同比增亏287%。
2024年12月,因重整事项,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45.83亿元,负债总额为52.32亿元,出现资不抵债,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39.66%,但实现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上涨406%,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净资产约6.85亿元。
公司表示,上半年重整程序高效推进。通过执行重整程序,公司成功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实现了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还引入了中信资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实力雄厚的投资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