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豪捐1亿却给员工降薪,泉州运动品牌大佬许景南怎么了?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近日,知名运动品牌匹克被曝未通知员工便全员降薪的传闻,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多位自称匹克公司的员工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公司出现大范围降薪,降薪幅度在10%至50%之间,并且事先未获得书面通知。

针对此事,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于9月17日的内部高管会议上表示,“这次不是全员降薪,是针对负能量的、高薪的这两部分”。

许景南同时在会上披露了公司的经营现状:今年前8个月,匹克外销业务累计增长二十余万双,整体保持稳定态势;但内销直营板块表现疲软,自年初起便持续亏损,仅1至7月累计亏损额已超1.3亿元,这也是此次薪酬调整的关键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匹克深陷降薪风波之际,匹克却在9月初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而这种对外捐赠大方、对内却给员工降薪的行为,让匹克遭到部分员工和网友的质疑。

雷达财经注意到,匹克曾有过一段长达七年左右的港股之旅,但2016年从港股退市。上市7年间,匹克的业绩曾在2011年至2013年间接连出现下滑。2014年、2015年,匹克的业绩虽有所回升,但仍不及巅峰时期。

据媒体报道,匹克体育CEO许志华曾解释称,匹克退市是因为“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而告别港交所后,匹克也曾向外界透露过回归A股的计划。但直到现在,其仍未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

老牌运动品牌匹克,被曝大幅降薪

据经济观察报,一位福建地区的匹克员工透露,9月15日为公司常规发薪日,员工们普遍发现薪酬较以往有所下降。此前的9月11日,在其部门,仅内部相关人士向部分员工口头提及可能降薪,并未出具任何书面通知文件。

另据蓝鲸新闻,多位受访匹克在职员工证实了降薪一事基本属实。

网传员工聊天记录显示,此次降薪覆盖集团所有员工,且采取差异化降薪策略。

其中,总部员工按薪资层级分档降薪10%至30%,工资5千到1万的降薪10%,工资1万到2万的降薪20%,月薪2万元以上的降薪30%,而直营销售体系员工薪资降幅更是高达50%,相关绩效奖励亦被取消。

网传落款为匹克体育董事长许景南的内部通知显示,针对本次降薪调整,经过充分沟通与意见征集,全体同事均表示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公司员工高度的团队凝聚力与共渡难关的责任感。

然而,据经济观察报,对于网传内部通知中的前述表述,多位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有异议。他们表示,在此之前,公司相关负责人从未就降薪事宜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也未开展意见征集工作。

另有一位长三角地区的匹克员工表示,自己到手的薪资减少50%,其所在分公司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人事、商品部门等员工薪资均被减半,仅店铺一线销售人员薪资未受影响。

同日,许景南向新黄河大鱼财经回应称,降薪员工占比不到百分之十。

不过,此次降薪事件仍在网络上迅速扩散。截至9月19日上午,微博平台上关于“匹克董事长回应全员降薪”话题的阅读量超过770万。

一边给员工降薪,一边慷慨捐1亿

据界面新闻,9月17日上午,匹克举行内部高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身为匹克集团董事长的许景南,透露了更多关于公司近况的信息。

有知情人士透露,许景南当天在会议上发言称,“这次不是全员降薪,是针对负能量的,高薪的这两部分”。

许景南还在会议上表示,其自今年5月起便酝酿调整,重点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且采取差异化降薪策略。

针对低收入员工,许景南强调:“如果工资低于3000元,我们会补到3000元,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给他们再一次机会,鼓励他们去努力发扬公司精神,主动性地去开展工作。”

许景南表示,绩效奖金制度仍将保留,整体降薪幅度不到10%,相关决议内容已向工会和公安备案。

许景南还在会议上提到,今年1月至8月,匹克外销业务累计增长二十余万双,整体保持稳定,公司正在制定十年规划,目标是“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并强调“打造中国人的国际品牌”仍是核心战略。

不过,许景南也无奈地表示,自年初起,匹克内销直营板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仅1月至7月累计亏损便已超过1.3亿元,期间还不得不转手三个分公司,这也是此次调薪的核心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降薪风波前不久的9月5日,在泉州市举办的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匹克现场宣布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家乡慈善事业。

然而,这种对外捐赠大方、对内却给员工降薪的行为,却遭到部分员工质疑。

雷达财经了解到,目前,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已关注该事件,并指出并非所有降薪都违法或合法,需经审理认定。如员工认为权益受侵害,可提交申请,人社局将审查调查,并可申请法律援助。

对于匹克员工称发工资后才得知被降薪一事,京都律师事务所林斐然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包括降低工资,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若匹克公司未经员工同意擅自降薪,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差额。

林律师还建议道,员工可以先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恢复原工资待遇。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改正。不过,林律师也提醒道,考虑到员工与公司发生强摩擦,很可能会丢了工作,决定维权前建议慎重考量。

七年港股之旅结束多年,何时叩开A股大门?

公开资料显示,匹克集团创立于1989年,总部扎根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家以“创国际品牌,做百年企业”为宗旨的体育用品企业。

据了解,匹克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及推广“PEAK匹克”品牌的运动产品,其产品包括运动鞋类、服装及配饰,至今已有30多年的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经验。

匹克曾在相关文章中提到,早年间靠拉板车谋生,一趟仅能赚取2元钱时,创始人许景南便已怀揣着创建自有事业的梦想。

在积累一定的启动资金后,许景南投资过汽车队、包装厂、拖鞋厂、木箱厂、机砖厂、建材厂等10多家企业。

时间转眼来到八十年代,许景南命运的齿轮终于发生转动。彼时,因为耐克加工厂从泉州撤走,许景南招收了耐克厂原来留下的一批人员,开始其自创运动品牌之路。

2009年9月,匹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匹克市值达52亿港元,成为继安踏、特步、361度后第四家登陆港股的泉州运动品牌。

然而,上市七年间,匹克的股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16年私有化前,其股价相较于发行价已下跌超过60%,市值大幅缩水,远不及上市之初。

于是,2016年11月,上市七年的匹克宣布正式从港交所退市,完成私有化。

回看匹克历年的财报,上市后的2011年至201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6.47亿元、29.03亿元、26.13亿元,净利润7.78亿元、3.11亿元、2.44亿元,两项指标均呈现出逐年下滑的颓势。

2014年、2015年,匹克的业绩有所回升,营收分别涨至28.41亿元、31.08亿元,净利润则涨至3.21亿元和3.92亿元,但仍与此前的巅峰时刻存在明显的差距。

对于私有化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匹克从估值偏低的港股退市,或是为了谋求在估值更高的A股市场重新上市,以实现公司价值的重估和最大化。

而自2016年私有化退市后,匹克多次传出回归A股的消息。2020年,许景南曾公开表示,匹克进行重组,积极准备重回A股,打算用三年的时间在A股上市。

2021年9月,匹克宣布获得近15亿元融资。彼时,市场上再度传出匹克或将提交A股上市申请的消息。

对此,匹克体育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表示,“目前匹克体育确实有冲刺A股的计划,但具体规划暂时不能告知”。

然而,截至目前,外界仍未听到匹克成功回归A股的上市钟声。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匹克关联企业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卷入上百起司法纠纷,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

其中,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担任原告的案件达105起,担任被告的案件有5起。

如今身陷降薪风波的匹克,未来还能否成功叩开A股的大门?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