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获股东增持、业绩增速领跑南京银行韧性之源透视
深耕区域经济,高质量奔赴!
作者:晨晨
编辑:张戈
风品:可乐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近来,南京银行喜报连连。
2025年9月11日晚,公司公告称,收到大股东紫金集团的增持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7月18 日至9月10日期间增持南京银行股份56,779,756 股,占总股本的 0.46%,合计持股比由 12.56%增至 13.02%。
上月初,南京银行刚公告称,另一大股东南京高科于 7 月 24 日至 8 月 4 日期间增持股份7,507,700 股,持股比由 8.94%增至9.00%。
事实上,2025年以来,包括江苏交通控股、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和资金信托等,多个主要股东都进行了增持动作。慷慨拿出真金白银,原因无它,均基于对南京银行未来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
1
营利增速领跑
双U型曲线延续
看看最新成绩单,上述期许并非无源之水。
8月28日,南京银行披露半年报:2025上半年营收284.80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利息净收入156.46亿元,同比增长28.36亿元,增幅22.13%,营收占比提至54.94%,较去年同期上升6.0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126.19亿元,同比增长10.25亿元,增幅8.84%。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10.81%和10.57%,环比增速分别高于一季度3.51个百分点和2.91个百分点,为后续成长性打开想象空间。
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南京银行单季营收增速分别为0.84%、-2.30%、0.52%和2.83%,归属净利增速为2.38%、-4.58%、-6.38%和5.14%。这一阶段业绩波动较大,增长动力不足。
而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速趋稳且加快迹象愈发明显。当季营收129.0亿元,同比增长13.61%;归属净利58.88亿元,同比增长11.99%。三季度营收123.42亿元,同比增长8.38%;净利50.68亿元,同比增长10.20%。四季度营收117.2亿元,同比增长23.74%,净利35.14亿元,同比增长9.2%。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双U型曲线”,体现了复杂环境中,企业借助自我调整、激发协同效应、经营韧性。显然,南京银行“双U型曲线”在不断延续和巩固,体现了经营策略调整效果。2025上半年,在万亿资产规模的城商行中,该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净利增速双双超8%的银行。
资产负债方面,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9014.38亿元,比上一年末增加3100.38亿元,增幅11.96%。贷款总额13,871.73亿元,增加1307.75亿元,增幅10.41%。负债总额26912.97亿元,增加2918.54亿元,增幅12.16%。存款总额16455.25亿元,增加1493.53亿元,增幅9.98%。
总资产收益率(ROA)0.92%,净利差1.63%,净息差1.8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7%,一级资本充足率11.07%,资本充足率13.63%。不良贷款率0.84%,较上一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11.65%,较上一年末下降23.62个百分点。
结合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上述稳健成绩单凸显成长韧性,难能可贵,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注入了信心。
2
三板块全面开花
累计派现459亿
如何做到的呢?
回望2024年,南京银行制定并开启执行新五年战略规划(2024-2028年),构建了“12345”的整体战略框架,即“坚持一个愿景、构建两大引擎、聚力三大板块、聚焦四个发展、擦亮五张名片”,为公司打造更多业务增长点提供了清晰方向。重点发力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着力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
在公司金融领域,报告期内,围绕实体经济主航道,持续加强对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服务力度,集聚转型发展新动能。截至2025上半年末,南京银行对公贷款余额10552.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0.20亿元,增幅12.71%;对公存款余额10857.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62亿元,增幅6.51%。
且信贷资源持续向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倾斜,贷款余额较年初的增幅分别为27.79%、12.51%、12.42%。实现了即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又有助自身业务增长的双向奔赴。
零售金融领域,南京银行坚持“客户为本,财富为纲,场景为要”的价值主张。报告期内,深化客户服务经营,调优负债业务结构,优化资产经营策略,加速转化改革红利为发展实效。2025上半年零售营收达到76.44亿元,同比增长21.40%。零售利润8.29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零售金融资产余额9448.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8.71亿元,增幅14.25%;个人存款余额5596.24亿元,增幅17.45%;个人贷款余额3319.49亿元,增幅3.67%。
规模扩大的同时,南京银行通过优化贷款投放策略,有效管控风险成本。二季度零售不良率较一季度降低3bp,负债成本有效压降,个人存款付息成本较年初下降20bp,实现了“量”与“质”的平衡发展。
金融业务方面,充分发挥多牌照业务优势,打造多元业务增长点。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托管规模达到3.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3%。同时,挖掘集团内部协同效应,运作效率不断提升。南银理财、鑫元基金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三家子公司上半年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大业务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南京银行质量兼具、业绩稳增就在情理之中。
能挣钱还懂分享,2025年6月南京银行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共派发现金红利23.44亿元。同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符合利润分配条件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具体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同花顺数据显示,2007年上市至今,南京银行累计已派现459.39亿元。
3
深耕“五篇大文章”
股价厚积薄发
实体兴金融兴、实体旺金融旺。打深一度,南京银行深耕区域经济,在洞察需求、锐意创新、系统赋能中,一点点做透着“五篇大文章”,由此达成规模、质量、效益三者平衡,奠定了稳健分红的根基。
如科技金融领域,该行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成功落地科创金融债、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等新产品。同时,“政银园投”“科创鑫贷投”等“贷款+外部直投”投贷联动模式得到有效推广,科创金融生态圈持续完善。截至报告期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攀升至1667.90亿元,较年初增长184.22亿元,增幅达12.42%。
绿色金融方面,聚焦“减污、降碳、扩绿”三大方向,通过深入实施“1+3+X”发展体系和“六个一”工作机制,南京银行正全力建设具有行业引领性的绿色金融标杆银行。2025上半年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2583.27亿元,较年初大增561.69亿元,增长率达27.79%。
普惠金融也有可圈点处。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客户超3.5万户;“无还本续贷”类产品累计服务小微企业7683户;“鑫 e 小微”服务覆盖客户破23万户。数字金融和养老金融方面,南京银行不断探索深融新路径,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养老产业,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一个个鲜活案例、数据,诠释了南京银行扎根区域经济、赋能实体的能力担当。换言之,上述中报的韧性生长,源于一种厚积薄发。而点滴积累也汇成一脉推动了股价的良好表现:
据百度股市通数据显示,2024年1月2日至2025年9月18日期间,南京银行股价累计上涨64.78%,促使“南银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2025年7月,南京银行提前赎回3.87万张“南银转债”,赎回兑付总金额387.9万元,总股本增加至123.64亿股。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可转债转股不仅降低财务成本,减少利息支出,还有利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银行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发展韧性提供支撑。也是提前赎回可转债导致总股本增加后,紫金集团等在内的两大国资股东主动增持,提升持股比例,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形成了与投资者间的良好互动。
4
从非息收入到合规管理
夯实高质量底盘
不过,正如硬币皆有两面,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中,一些短板瑕疵也需南京银行注意,尤其非利息收入结构和合规经营上的挑战。
与利息净收入的稳增形成对比,非利息收入虽整体提升,但内部结构存在明显波动和依赖症结。据wind数据,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速剧烈波动,依次为-2.62%、28.31%、27.59%、11.75%、19.98%和-4.26%。
2025上半年,投资收益增长23.05%至80.8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6.70%,资产处置收益暴增27453%至1818.5万元,但这些亮点难掩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拖累,同比大跌60.13%,汇兑收益呈现亏损,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收益也下滑35.86%和25.54%。最终非利息净收入128.34亿元,同比减少5.71亿元。45.06%的营收占比,排在42家A股上市银行首位,但同比下降6.07个百分点。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较依靠个别业务支撑,反映了非息收入来源不稳定、内部结构失衡、过度依赖市场交易的隐患,容易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让收入稳健度、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拉长维度看,南京银行近年来非利息收入增长显著,占比从2020年的31.25%一路攀至45.06%,意味着该行不再依赖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而是通过其他金融服务获取收入,个中发展活力、革新张性值得肯定。
可若细观,增长主要源于波动性大的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期,投资收益占比虽呈上升趋势,然2024年至2025年已出现回落迹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则剧烈震荡,从0.0024%飙升至21.47%后又跌至6.02%。
再看合规经营层面,2025年以来该行已收到多张行政处罚单。
如开年1月,泰州金融监管分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因多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145万元。5月,扬州金融监管分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南京银行扬州分行被罚款4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7年。
7月,南京银行因监管统计指标计量不准确等,被江苏金融监管局罚款70万元。8月,无锡金融监管分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南京银行无锡分行因个人贷款业务“三查”不到位等被罚45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诚然,罚单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然在强监管、防风险大势下,合规经营已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底盘。多些查漏补缺、痛定思痛,或对南京银行的韧性生长、行稳致远更有益处。
持续深耕区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奔赴,属于南京银行的价值答卷还在路上。
本文为首财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