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创新驱动转型价值凸显的行业龙头
中国建筑作为全球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军者,在2025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创新活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2%,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实现了利润逆势增长,反映出其深刻的业务结构调整和经营效率提升。公司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稳居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首位。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公司抵御行业波动的关键,基建板块表现亮眼,新签合同额达823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能源工程、市政工程等细分领域增速尤为突出。房建业务持续优化,高端工业建筑领域占比显著提升,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境外市场同样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8%。这种“基建托底、新兴赋能、海外拓展”的多元格局,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建筑正以智能建造和绿色发展重构传统建筑业的发展逻辑。公司发布并应用“好房子”营造体系,在38个项目中进行实践。通过推广AI审图、机器人施工(如钢筋绑扎机器人)、BIM自动建模等智能建造技术,以及应用开槽型叠合板新技术等绿色建造方式,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能耗与碳排放。公司还积极布局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低碳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并成功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所有上市子公司已实现ESG报告披露全覆盖。
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中国建筑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例如,在云南大理巍山县参与的古建保护项目,将崇正书院改造为先锋书店,旧民居转型为特色餐饮民宿,让千年古城在活化利用中焕发新生。公司还迭代升级了ESG指标体系,推进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程,建立多级联动的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展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中国建筑当前估值与业绩表现形成显著反差,价值洼地特征凸显。公司股息率长期位居建筑行业前列,2024年分红水平保持较高水准,为投资者提供了坚实回报。尽管上半年股价处于相对稳定区间,但动态市盈率仅为3.9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知名财经评论员邢星先生指出,公司在业务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安全边际高,具备估值修复空间。随着“十五五”规划中基建投资机遇的释放及智能建造政策的持续推进,中国建筑作为行业龙头,其长期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