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率先跑通AI商业化闭环,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白华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随着AI的不断发展,极具冲击力的一幕上演了。
一边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全球AI产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IDC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2.3万亿元(约合3500亿美元)。其中,中国AI市场预测2025年规模将超6900亿元,占全球30%~35%份额。
另一边,产业繁荣的背后,企业级AI落地却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大模型、AI Agent等技术层出不穷,但在金融、制造、零售等复杂业务场景中,通用技术的“水土不服”问题日益突出:私域数据采集标准不一、多源数据治理难度大、AI能力输出与业务流程脱节等痛点,导致超70%的企业AI项目陷入“投入高、回报低”的僵局。
困境的本质,在于AI技术与企业业务的“价值断层”,这就留给企业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做好一款能够让AI在企业落地的企业级软件?如何让私域数据的采集、治理和应用,在GenAI的通用能力之上,构建针对企业业务的专有能力。
就在行业普遍困惑之际,用友在2025全球商业创新大会上,以一款全新升级的产品给出了破局之道。
1、AI落地需“三管齐下”,用友BIP 5以“原生一体”破局
DeepSeek在今年春节引爆AI热潮后,AI在中国企业已从普及教育阶段迈入普及应用阶段。AI与千行万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成为新时期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但是,企业AI落地实践中普遍存在“技术孤岛”现象,即单纯依赖大模型部署难以实现业务价值闭环。从“技术-数据-流程”三角架构视角分析,成功的AI转型需要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技术工具提供算力与算法支撑,数据治理奠定知识底座,流程重构实现价值转化,三者缺一不可。
这种协同模式超越了传统“工具层赋能”的局限,指向更深层次的“业务层重构”,要求企业从系统架构层面进行系统性升级。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对此有着深刻洞察,他认为企业要想成功实现AI落地,仅仅接入或部署大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进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升级应用数智化的新一代企业软件;二是加强开展数据治理、知识治理;三是接入或部署主流大模型和垂类模型。
基于这一行业洞察,在2025全球商业创新大会上,用友宣布全新一代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平台用友BIP迎来里程碑式升级,重磅发布“用友BIP 5”。
新产品依托创新构建的数智新架构,通过统一数智底座iuap支撑,贯通智能业务流程、企业数据云、企业AI,实现了“AI×数据×流程”原生一体和场景闭环。
“用友BIP 5”不仅全面升级了AI与数据能力,还将AI融入14类端到端业务流程、超2500个流程场景。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AI技术与业务流程脱节的局面。
具体来看,“用友BIP企业AI”是企业一站式落地AI应用的产品矩阵,包含智能平台、通用智能服务、领域智能服务,具备“统一数智底座、融入核心业务、结果可靠、安全合规”四大特性,提供满足企业级复杂场景需求的各种智能体。
其中,“智友”作为一款企业通用类智能体,成为企业统一的智能入口,为每位员工提供了一个业务智能伙伴;智友能调度全域多智能体协同工作,可根据用户自然语言指令,自动理解、分析并规划拆解任务,协调相关智能体协作并交付成果。
“用友BIP企业AI”的智能体构建与运营平台,能帮助企业高效构建和运营与数智底座及应用原生一体的智能体。企业业务人员无需编写代码,通过可视化界面和零代码操作,10分钟内就能快速构建一个智能体。该平台打通财务、人力、供应链等用友BIP十大业务与管理领域,自动调度用友BIP4000+API,通过Data Agent按需跨流程获取数据,通过用友智库查知识和图谱,让业务流程全面升级为智能驱动模式。
在数据服务能力构建上,“用友BIP 5”打造了数据到智能、知识到智能的双闭环,助力企业基于私域数据构建自主智能,让企业数据资产形成“企业智能”,创造“业务价值”。
例如会上全新发布的“企业数据云”,由平台层、数据层、模型层、应用层构成。
平台层提供一站式数据采集、开发、治理、应用的数据底座,保障数据可用、好用且安全;数据层汇聚BIP大数据、异构系统数据及社会化数据,打造高质量“企业大数据”资产;模型层结合领域/行业know-how,形成财务、人力、营销、采购、资产等模型,让数据结合算法转化为业务可用能力,实现“让数据说话,让数据融入业务逻辑”。
此外,应用层提供两类数据服务,一是数据应用服务(BI),打造经营分析、人力分析、资产分析等专业数据分析应用;二是Data Agent服务(AI+BI),打造经营分析助理、营销分析助理等企业所需的数据类Agent,成为贴合业务场景的智能分析助手。
在流程能力构建上,“用友BIP 5”以端到端流程覆盖为核心抓手,打通财务、人力、供应链等用友BIP十大领域,将AI真正融入核心业务流程,打造企业数智化全景解决方案。
用友在AI领域的布局并非临时之举,早在多年前,用友就以前瞻性眼光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组建专业的AI研发团队,这种长期主义的投入也最终反映在业绩上。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用友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其中,用友第二季度收入已从之前的下滑转为正增长,实现22.03亿元,同比增长7.1%。公司核心产品BIP3半年度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7.7%。公司合同签约金额半年度同比增长8.0%,第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超18%,BIP产品实现AI相关合同签约金额超3.2亿元,部分单个合同签约金额突破千万。
截至报告期末一级央企累计签约46家;累计服务中国500强客户382家,占比达76.4%;成功签约招商局集团(二期)、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油燃气、水电五局、中华煤气、中国南水北调、中盐股份、汇源集团、云南昆药、中国人寿保险(海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信金融资产、中信证券、四川中烟、江苏中烟等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已有6.5万多家大型、中型企业选择用友BIP。
例如在医疗行业,爱尔眼科基于用友BIP上线数智员工,有效解决了税码维护、药品器械首营管理、集中支付与银行对账等工作中的效率问题,处理效率提高近8倍;在钢铁行业,鞍山钢铁集团基于用友BIP,构建了基于鞍钢大数据平台和AI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智能决策和业务提效智能体,打造了20余个适合自身业务模式、流程优化的智能体,推动企业在生产、营销、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
上述业绩和案例充分证明,在AI技术重塑企业数智化格局的当下,企业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某一款孤立的产品,而是像用友这样具有持续创造产品的能力,以及将AI技术深度融入企业实际业务、解决真实痛点的落地能力。
2、从“出海”到“扎根”,构建增长新引擎
在国内市场稳固领先地位的同时,用友并未局限于本土市场,而是积极践行全球化战略,将中国企业数智化实践的成功经验输出到全球,从“产品出海”迈向“能力扎根”,在海外市场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自2003年开启全球化征程以来,20余年间,用友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交付经验,累计销售和交付1400多家海外大型及中型企业客户,其中60%为当地客户,40%为中企出海客户,成为服务海外客户最多的中国企业软件厂商。
这不仅让用友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还建立起了完善的海外服务网络和客户基础,为其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竞争基础。
在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用友坚持精准本地化策略,构建起“懂中国企业出海需求+通海外本地市场规则”的独特竞争力,成为中国软件企业出海的标杆。
一方面,针对中企出海场景,用友通过持续迭代的本地化适配技术,将国内成熟的企业管理软件架构与海外合规要求深度融合。这一举措确保了出海企业的财务、供应链系统在跨境运营中能够无缝衔接,避免了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规要求差异而导致的系统故障或运营风险,为中企出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智化支撑。
另一方面,面向海外本地客户,用友组建了覆盖亚太、欧洲、中东的本地化研发团队。这些团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行业特性,在财务云、人力云等核心产品中嵌入区域化功能模块,以满足当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与当地生态伙伴联合研发,用友能够快速响应本地化技术迭代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在海外本地市场的竞争力。
凭借这种“双轨研发”能力,用友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不仅满足了中企出海的需求,还赢得了海外本地客户的认可,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从财务数据来看,用友海外业务收入增长态势十分强劲。
2025年上半年,用友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9%。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深耕亚太地区这一传统优势市场,同时积极拓展美洲、欧洲及中东等新兴市场,为中企出海企业及海外本地企业提供优质的数智化软件与服务。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签约金额同比增长42.5%,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体现了用友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海外市场已成为用友重要的收入增长极。
面向未来,用友有着清晰且远大的目标。作为中国新一代企业软件的领航者,用友致力于成为全球前三的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提供商,让中国企业软件在国内外市场都能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
用友通过发布用友BIP 5以及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不仅为企业AI落地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也为中国企业软件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用友在全球企业服务市场中将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