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药企健康元,困在“转型阵痛”里
传统业务的萎缩,如同一记重拳,将公司打得措手不及;而新增长点的培育,又如同在荆棘丛中摸索前行,艰难且充满不确定性。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坦途,研发的投入、市场的开拓、品牌的重塑,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健康元在转型的阵痛中艰难前行,试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01、四面楚歌
在医药行业竞争白热化与政策变革的双重冲击下,健康元这家老牌药企正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公司的传统业务板块,如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等,曾是其营收的“主力军”,如今却纷纷遭遇滑铁卢。
化学制剂板块,部分仿制产品被纳入集采,这看似是市场机遇,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集采政策下,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被无情挤压。该板块2024年收入77.22亿元,同比下降11.39%,2025年上半年营收39.04亿元,同比下滑7.51%。核心产品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液等纳入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呼吸制剂收入2024年降至10.97亿元,同比下滑36.98%。同行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愈发激烈,健康元在其中艰难求生。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同样不容乐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该板块2024年收入49.97亿元,微降0.96%,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8亿元,同比下滑4.48%。原料药市场,价格是关键因素,企业不仅要优化成本控制,还要保证产品质量,才能在波动中站稳脚跟。然而,健康元似乎在这场竞争中稍显吃力。
中药制剂板块同样受挫,2024年收入14.72亿元,同比下降18.44%。集采政策的推进,使得药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传统业务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营收连续下滑,给公司整体业绩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
同时,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凸显。2025年中报显示,健康元应收账款为28.86亿元,较上年末的24.30亿元增长了18.8%,其中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不仅占用了公司大量资金,还增加了坏账风险,这对公司的资金链和财务状况构成了严重威胁。
更令人担忧的是,健康元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降,已经降至0.22的历史低点。这意味着公司的总资产周转能力趋弱,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盈利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经营状况下,健康元如何维持正常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整个行业来看,2025年中国药品全终端销售预计下滑2.87%,医院与零售市场双双承压。在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健康元不仅要应对同行的激烈竞争,还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目前来看,这样的突破似乎并不容易。
02、荆棘丛生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然而2025年上半年,健康元的研发费用为6.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15亿元降低了14.49%。研发投入的减少,就像给创新药研发的马车卸下了几匹马,导致研发进度延迟、项目质量下降,未来产品线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
创新药研发本就充满风险,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健康元虽然有多个创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但研发过程中技术难题、临床试验失败等风险如影随形。2025年1月,健康元宣布终止PD-1项目并暂停或调整部分仿制药项目,这一决定直接导致公司计提9242.50万元的减值损失,可谓是“伤筋动骨”。
健康元在呼吸领域虽已构建起涵盖10余款1类创新药的丰富管线,但市场竞争激烈。例如,其推出的吸入型PDE4抑制剂,虽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但需与已上市的PDE3/4双靶点药物恩塞芬汀等竞争。此外,尽管健康元通过与DeepMind等机构合作,将AI药物发现平台迭代至3.0版本,实现分子生成效率提升60%、活性预测准确率达82%,但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较大。
当前健康元的多个创新药项目处于关键临床阶段,如抗流感新药玛帕西沙韦已完成Ⅲ期临床,展现出优异治疗效果。然而,临床试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市场推广同样面临挑战。以全球首创的COPD口服药PREP抑制剂为例,该药物虽已启动Ⅰ期临床试验,但作为全球首创药物,其市场接受度和推广难度较大。此外,健康元还需面对其他药企在类似领域的竞争,如TSLP单抗与IL-4R单抗等药物虽已进入Ⅱ期临床,但国内外均有竞争对手。
即使有创新药成功研发出来,创新成果转化也并非易事。以流感新药玛帕西沙韦胶囊为例,虽然已完成申报,但上市后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情况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创新药这条赛道上,健康元面临着重重考验,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03、矛盾困境
在医药行业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多变的2025年,健康元这家老牌药企正面临着传统业务萎缩与新增长点培育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传统业务如化学制剂和原料药板块在集采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营收下滑;另一方面,公司急需培育新的增长点,如创新药和保健食品,以实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但这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给健康元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健康元在资源分配上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传统业务,尽管面临萎缩,但仍需要资金维持运营和市场份额,以保障短期内的稳定现金流。然而,新增长点如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公司有限的资金如何分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过度削减传统业务的资金支持,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的进一步丢失;而如果减少对创新药研发的投入,又可能错失未来的增长机会。
人才资源的分配同样棘手。传统业务的运营和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团队,而新业务如创新药研发、保健食品的数字营销等,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有不同要求。公司有限的人才资源难以同时满足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需求,导致人才分散,影响了业务的专注度和效率。这种资源分配的矛盾,使得健康元在传统业务和新增长点之间难以找到平衡。
健康元的传统品牌如“太太口服液”等在保健品市场曾有一定知名度,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品牌影响力逐渐下降,消费者信任度降低。在培育新增长点时,需要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如在呼吸系统用药领域的品牌建设,但新品牌的塑造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市场定位的冲突也给健康元带来了挑战。传统业务主要面向大众消费市场,而新增长点如创新药则主要针对特定的医疗市场。两者在市场定位、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上存在差异,公司需要在不同市场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混淆。这种市场与品牌的战略冲突,使得健康元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健康元的未来之路并不平坦。公司需要在资源分配上更加精准,在利润与投入之间找到平衡,在市场与品牌上进行战略调整,在风险与收益上做出明智决策。只有这样,健康元才有可能在困境中找到一条生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