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葵花药业双品牌产品体系遇阻,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大幅下降

作者:郑永康

编辑:张佳茗

2025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结束,对于医药生物板块来说,业绩好的公司能够给股价持续走强提供背书,但业绩差的公司就有可能拖累公司的股价。继去年全年股价下跌大约17%后,今年前八个月葵花药业的股价继续下跌约20%,而这样的势头不知道何时才能扭转。

8月27日,葵花药业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3.1亿元,同比下降48.2%;归母净利润为8,131万元,同比下降8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19万元,同比下降89.5%;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345.9%;EPS(全面摊薄)为0.1392元。显然,葵花药业交出的这份上半年成绩单不尽如人意。

行业调整叠加成本压力、优化库存消化

从公司介绍来看,葵花药业是以生产中成药为主导,以“化学药、生物药”和“健康养生品”为两翼,集药品、健康养生品研发、制造与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品牌医药集团企业。近年来药政政策陆续出台对国家医疗、医保、医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当下,整个医药行业正处于阵痛期,多家中成药企业处于业绩调整期。由此,作为其中的一员,葵花药业的营收和净利也出现了大幅下降。2025年第二季度,葵花药业的营业收入为6.47亿元,同比下降35.9%;归母净利润为2,420万元,同比下降89.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32万元,同比下降96.3%;EPS为0.0414元。

整体来看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各项财务数据:其中毛利率38.85%,同比减30.25%,净利率6.23%,同比减69.5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69亿元,三费占营收比28.17%,同比减0.8%;每股净资产7.64元,同比增1.8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元,同比增345.97%;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减83.13%。

葵花药业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经营业务出现了较大变动,特别是在药品销售方面。公司针对行业下游医药流通领域的变化,主动优化了产品的渠道库存,控制了发货量,并与下游商业合作强化动销,旨在提升终端消费者的服务能力。

除去渠道库存消化‌外,另外的两点原因包括了公司的成本压力和行业调整。就前者来说,葵花药业的原材料成本处于高位,生产规模下降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再就后者来说,在医药行业政策引导下,市场非理性波动影响产业链备货和终端需求‌。

如果说一期的半年报业绩褪色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对比三期的半年报就大致可以看出公司的财务问题了。先结合公司经营端看收益,近三期半年报,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9.13%、55.7%、38.85%,变动趋势持续下降。同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持续下降,近三期半年报,葵花药业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2.38%,20.43%,6.23%。

再结合公司的资产端来看收益,近三期半年报,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79%,9.71%,1.84%,变动趋势持续下降。

品牌价值不低但一线城市线下渠道缺失

从公司在中报的表述来看,葵花药业上半年紧抓“一老一小一妇”领域进行特色经营、差异化竞争,聚乙二醇3350散、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重磅品种相继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其中,葵花药业推出的聚乙二醇3350散为国产首仿,主要针对便秘用药人群,疗效及安全性表现均优于当前主流的乳果糖类产品;布洛芬混悬液/滴剂的药物释放速度和药物吸收率与进口原研药一致,同时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表现。此外,其报告期内同时取得了多项研发进展。

同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葵花药业的了解更集中在“葵花”和“小葵花”两大品牌之上,据权威机构最新评估,葵花药业旗下“葵花”+“小葵花”品牌价值升至365.78亿元。问题在于,公司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构建“线上+全渠道”运营新模式,但对比中药同行,片仔癀、广誉远等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设立直营门店。葵花药业却反其道而行之,举例说来,或许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其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分公司仅有研发人员而已,甚至没有对外的销售柜台。

不仅是营销思路存在疑问,公司高管的辞职和子公司的变化同样对葵花药业的经常产生了扰动。上月初,葵花药业外发布公告,副总经理陈亮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公告日,陈亮未持有公司股份,无未履行承诺事项。

再往前6月底,另外一则公告披露了公司高管马新因退休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公告显示,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含子公司)任何职务。

此外,7月下旬,公司公告决定注销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大药房有限公司,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黑龙江省葵花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黑龙江葵花药材基地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完成后黑包材、药材基地法人资格注销。或许也是这样的调整,对半年度公司的业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葵花药业对子公司投资的情况也不理想。2025年1月,公司对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元,截至6月末投资亏损2,081.52万元,反映该子公司盈利能力不足,需警惕外延并购整合风险,看来下一步还有可能会继续整合或注销子公司。

或许正是上述种种因素所致,公司明确表示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